APP下载

湖北经济学院财管学院综合导师制的调查与思考

2019-09-10袁文艺蔡红英

袁文艺 蔡红英

摘 要:湖北经济学院财管学院推行综合导师制,在导师制改革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在对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综合导师制的效果和问题,提出优化综合导师制的建议:做精学业导师制,做特项目导师制,做实业界导师制,做强专业导师制,发挥综合导师制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综合导师制;学业导师;项目导师;业界导师;专业导师

湖北经济学院是以财经类学科为特色的湖北省省属高校。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简称财管学院)有财税、公共管理两大学科,财政学、税收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四个本科专业,以面向公共部门为人才培养特色。2017年,财管学院获批湖北省省级改革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一制三化”,即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2013年起,财管学院制定和实施了特色鲜明的“综合导师制”,在导师制改革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综合导师制的制度设计

财管学院已形成覆盖学生成长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导师制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个部分:学业导师、专业导师、项目导师和业界导师。学业导师针对大一新生,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担任,其职责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第三学期(专业分流之后)为每个学生分配专业导师。专业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职业发展,包括暑期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立项、中期论文、研究生报考、公务员报考、毕业论文、就业指导等。根据财管学院专业面向公共部门就业的特点,设立考研、考公务员、考证(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学科竞赛等项目组,由资深教师担任项目导师。如组建了由具有多次担任公务员考试阅卷专家和面试考官的教师组成的公务员考试项目组,为财管学院和全校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学院聘请实务部门专家为学院兼职教师即业界导师。业界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实务专家进课堂活动,讲授实务性专业知识;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业务指导;为学院实习实践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个方面的导师制工作各有侧重,分别从生活、学习、专长、实践等方面,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成长过程进行指导,覆盖学生大学全程,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培养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以本为本”、“三全育人”等高等教育要旨。综合导师制的实施已经初现成效:2015到2018年财管学院考研(出国)、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学科竞赛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二、综合导师制的调查与评价

2019年10月,为了解学生对综合导师制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笔者针对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本为财管学院2016级本科生,含4个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以大四学生为调研样本,原因在于他们已基本经历了整个导师制流程,比低年级学生更有发言权。采取2种调查方式。一是普查式问卷调查,发放和回收问卷188份(大四学生总计197人)。188学生中,财政学、税收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分别为34人,76人,44人,34人。男生51人,女生137人。二是召开座谈会,4个专业的20位同学参加。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情况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学业导师评价

“学业导师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帮助”的多选题中,选择依次是:“人生和职业规划指导”(144,76.6%),“思想政治引领”(100,53.19%),“适应大学环境”(87,46.28%),“心理疏导”(75,39.89%),“其它”(21,11.17%)。座谈会中,学生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评价不一,部分學生评价很高,如班主任主动带全班学生到华师等高校参加主题班会活动等。也有学生提出,辅导员和班主任只在晚点名时出现,此外和学生沟通很少。

(二)项目导师评价

“项目导师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帮助”的多选题中,选择依次是:“考研指导”(108,57.45%),“考公务员指导”(91,48.4%),“学科竞赛指导”(55,29.26%),“其它”(39,20.74%)。座谈会中,同学们提出对考公辅导项目较为了解,老师们负责而且专业。对其它项目导师缺乏了解,如考研只和专业导师交流,不知道学院有这个项目,也不知道学院提供了哪些指导。

(三)业界导师评价

“业界导师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吗”的单选题中,选择依次是:“有”(98,52.13%),“没有”(33,17.55%),“说不清楚”(47,25%),另有10人未填答。约一半的同学对业界导师未作出肯定性评价。另外,“有”选项中,具体内容为“学习、生活、考研、实习、论文、社会实践等”,与业界导师的关联度并不紧密,可见学生对业界导师的功能不太了解。

(四)专业导师评价

专业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的主体,问卷中设计了系列问题,涉及指导方式、指导态度、指导内容、指导效果。“与专业导师见面总次数”的单选题中,选择依次是:“5-10次”(88,46.81%),“5次以内”(60,31.9%),“10-15次”(33,17.55%),“15次以上”(7,3.72%)。“获取专业导师指导的难易程度”的单选题中,选择依次是:“中等”(107,56.91%),“容易”(67,35.64%),“很难”(14,7.45%)。“专业导师是否主动联系学生”的单选题中,选择依次是:“主动”(149,79.26%),“不主动”(39,20.74%)。“专业导师指导内容” 的多选题中,选择依次是:“论文”(178,94.68%),“考研或就业规划”(95,50.33%),“学业情况”(87,46.28%),“实习”(64,34.04%),“个人生活情况”(13,6.91%)。“专业导师的指导是否对学生有帮助”的单选题中,选择依次是:“不仅对论文有帮助,还对学业、人生规划有帮助”(90,48.87%),“只对论文有帮助”(50,26.6%),“在论文、学业、人生规划、生活上都有很大帮助”(43,22.87%),“没有什么帮助”(5,2.66%)。

(五)综合导师制的总体认知与评价

“是否了解财管学院的综合导师制”的单选题中,选择依次是:“较为了解”(133,70.74%),“了解”(34,18.09%),“不了解”(21,11.17%)。结合问卷的填答和座谈会的情况,学生往往把综合导师制和专业导师混为一谈,如业界导师的功能和专业导师基本一致,对项目导师的指导内容不清楚。基于此,可以判断,问卷调查存在信度上的偏差,当面交流的座谈会掌握的信息更为准确,学生对综合导师制的认知度总体上不够。此外,部分教师也对实行多年的综合导师制缺乏准确的理解,如班主任和辅导员不知道自己被定位为学业导师。

“综合导师制亮点”的开放题中,主要答案:“一对一指导,针对性强”,“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师生双向交流”,等。“改进综合导师制的建议”的开放题中,主要答案:“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师生之间多交流互动,多见面”,“双向监督,对导师匿名评价、打分”,“较早确定专业导师”,“减少指导学生人数,导师指导2-3个学生”,“加强对就业的指导”,“加强对选课的指导”,“加强对中期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等。从开放题的回答上看,集中于专业导师,印证了前文学生对“综合导师制”认知不够的判断。学生的少数建议受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如师生比决定了不可能1个导师指导2-3个学生,大类招生分流的时间节点决定了专业导师只能在第3学期确定。多数建议则有其合理性,在后续的导师制工作中应予以吸纳和调整。

三、优化综合导师制的思考

(一)做精学业导师制

学业导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环境,习惯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一是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学工系统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政治引领优势,利用专业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二是借鉴台湾亚洲大学的“曼陀师”(mentorship)、湖南大学的“学长制”,给新生配备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学长导师,旨在引导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帮助低年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尽早确立积极明确的奋斗目标、排除低年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存难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①。

(二)做特项目导师制

项目导师制旨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财管学院基于人才培养特色,设置了考公务员、考研、学科竞赛等项目。做特项目导师制,要求在巩固考公务员等优势项目的同时,提升考研项目的实效,适应社会和学生需求开设创新创业、国际化等项目。如考研项目,以前的做法是针对备考科目由学院组织数学、英语、西方经济学等考前培训,这不是学院的优势,花了钱效果一般。建议由资深教师(含985、211高校名师)组成项目团队,给学生提供考研志愿指导、面试专业指导、调剂指导等针对性服务,提升考研成功率。

(三)做实业界导师制

业界导师旨在架设校园和社会的桥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调查显示,学生对业界导师认知不足,说明业界导师没有做实。做实业界导师制,要从供和需两方面着手。供的方面,发挥财管学院校政密切合作的优势,充分利用实践部门专家(实践教师、产业教授等)进课堂、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实践育人渠道,明确实习实践部门专家的育人责任。需的方面更重要,引导学生从学生走向社会,激发学生参与实习实践、主动到实践部门拜师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做强专业导师制

专业导师是导师制的主体。做强专业导师制,要做到三点。一是确立良师益友的定位。专业导师要做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规划上的导师,同时也要做人生和生活的朋友。学生第3学期配备专业导师,师生共同度过2年半的大学时光,这段时光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良师益友的定位要求导师既教书也育人。第二,专业导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使自己“强起来”,有能力去做学生的良师。老师“强起来”,才能使学生方向明确地“忙起来”。第三,专业导师“立德树人”,以主动作为的担当情怀胜任学生的益友。

(五)发挥综合导师制的协同育人效应

第一,促进综合导师制中学业导师、项目导师、业界导师和专业导师的四位一體、有机协作,发挥人才培养的合力。第二,综合导师制的内涵和范畴实时动态调整,实现制度供给、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匹配。第三,对综合导师制的实施进行考核和激励,以学生的评价为考核的基础,保持制度运行的压力和动力。第四,总结综合导师制的实践和经验,实时在湖北经济学院和兄弟高校相关学科专业推广应用,彰显试点学院改革的示范效应。

注 释:

① 潘彬,肖永明:《生活导师制:本科生入学适应教育新模式》,载自《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潘彬,肖永明.生活导师制:本科生入学适应教育新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6.3.

[2] 王力.本科生导师制的分级分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9

[3] 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7.6.

[4] 刘辉,张蕴甜.导师制的三种面向:理论图景、域外经验和中国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

[5] 魏志荣,吴胜,任伟伟.英美中三国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比较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

[6] 吴立爽.地方本科院校多元化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