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混龄体育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2019-09-10吴文琴
吴文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日常生活中,无论形成哪一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都必须以运动材料为载体。只有通过合理有效投放运动材料,与材料不断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园市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实施研究,纵观当下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现状,我们时常在反思:运动材料的投放如何摒弃小年龄的幼儿存在 “咽不下”,大年龄的幼儿“吃不饱”的现象;混龄运动区域材料的投放如何能遵循幼儿个体差异和动作发展的学习路径去投放材料,使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混龄体育活动中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发展。现以我园开展混龄体育活动的几组镜头为例,谈谈如何关注混龄体育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混龄户外晨炼开始了,大、中、小班的幼儿带着手环标志来到了投掷区。今天的游戏内容——兵娃娃打怪兽。活动中,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森林里来了一群怪兽,山羊公公想请小朋友帮忙去打怪兽。”在投掷区中,中小班幼儿兴高采烈地朝着大小不同、距离不等的“怪兽”处投掷沙包,活动场面甚是热闹。慢慢地,大部分幼儿由于一直投不准,打不到“怪兽”,似乎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个别幼儿不断地将身体前移靠近“怪兽”将沙包对准“怪兽”,小班的轩轩小朋友干脆跑到椅子跟前将“沙包”往“洞里”一仍,整个游戏在幼儿一次又一次“打怪兽”中结束了。
案例分析:
《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的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中对不同年龄的典型性特征目标要求: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4米、5米左右。在混龄体育游戏“兵娃娃打怪兽”活动中,不难发现幼儿并没有达到投掷练习的预设目的。这一混龄活动看似开展得热热闹闹,教师也事先设置了情境“兵娃娃打怪兽”,趣味性强,游戏性浓,幼儿参与游戏积极性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体育活动开展的角度来看,体育元素却悄悄流失,该活动只是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了一次游戏的机会,幼儿仅是在情感方面得到了满足,至于在活动中如何正确使用肩上投掷方法以及如何正确目测距离来打“怪兽”,幼儿却全然不知,幼儿动作技能训练和体能发展情况可想而知。
混龄体育活动“小火车钻隧道”开始了,大、中、小班幼儿来到钻爬区,责任区教师引导幼儿观看“隧道”环境设置,并要求大、中、小班幼儿自己探索不同的“钻爬”方法进行钻爬游戏。几个小班幼儿本能地屈膝一个跟着一个向前爬着,努力过一段距离的“隧道”。大班有个别幼儿一开始还能侧着身体钻爬隧道,中班幼儿用匍匐的方式钻爬着过“隧道”,但看到有的幼儿已经钻爬到“隧道”的终点,他们也放弃了自己正在探索的办法,干脆采用最简单、最快的“屈膝”方式钻爬隧道。责任区的教师看到大班幼儿为了快速钻过隧道而改变了方法,于是介入并提醒大班幼儿要用与小班不同的办法钻爬“隧道”。此时,幼儿完全沉浸在“过隧道”的游戏中,钻爬动作练习失去了预期价值。
案例分析:
在这次钻爬区混龄活动“小火车过隧道”中,从游戏的氛围看,幼儿玩得很尽兴。活动开始前,责任区教师一边引导幼儿观看钻爬区的运动材料,一边又启发幼儿想办法运用不同的钻爬方法过隧道,其目的是引发幼儿自主活动的兴趣,满足不同年龄幼儿钻爬动作发展水平差异的需求。活动中,教师做到了适时介入,不时提醒大班幼儿要用与小班幼儿不同的办法钻爬“隧道”。但现实活动场景中,幼儿还是一个劲地爬过“隧道”,表面上看是幼儿太“调皮”,不遵守钻爬活动规则,但“大一统”的“隧道”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发挥,导致一些规则约束差的幼儿为了游戏而游戏。
1.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在混龄体育活动开展中,为了避免小年龄幼儿存在 “咽不下”,大年龄幼儿 “吃不饱”的现象。在材料投放时,必须做到有层次性地投放材料,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需求,还能促進他们之间的互动兴趣。在案例2中,教师因地制宜、精心创设了具有情境性的户外混龄运动环境——小火车过隧道,但由于是混龄活动,单一的用椅子拼搭成的同一宽度、同一距离的“隧道”,满足不了大幼儿钻爬的需求,导致了在游戏过程中只有个别幼儿想出用侧身钻爬,大部分幼儿则从众模仿。那么,针对案例2中的材料、情境如何体现层次性呢?首先在材料投放上,可根据《指南》中不同年龄段幼儿典型性特征的目标要求设置有宽有窄封闭式的(如用布遮挡着)或开放式的不同“隧道”,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练习用不同的方式爬过不同的“隧道”。如:大班幼儿可在封闭的“隧道”中挑战侧身爬、仰身爬、缩身爬等;中班幼儿可在较窄的“隧道”里练习匍匐钻爬、膝盖悬空钻爬;对于小班幼儿或一些胆怯的幼儿,教师可鼓励他们在用小椅子拼搭的开放式的“隧道”上爬行。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适宜的材料,给予适宜的支持策略,从而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遵循幼儿动作学习路径投放材料
对于幼儿来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学习都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幼儿动作发展的学习路径由易到难,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在了解幼儿动作发展核心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学习路径投放有效材料。案例1 “打怪兽”中的材料提供,很容易导致幼儿去追求投准,这对于中、小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涉及到挥臂与控制臂力。对于小班幼儿,教师投放的材料要能引发他们开展近距离、远距离的投掷练习,不一定要投准。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以慢慢缩小目标的范围和大小,隐性地去激发幼儿的投准欲望,让他们慢慢地学着挥臂与控制相互协调,逐步学习投掷。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投掷动作的熟练,会对投准感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挑战欲望,教师可投放固定的投掷目标材料或移动的投掷目标材料,引导幼儿尝试从投远到投准,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掌握投掷的动作要领,逐步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总之,在开展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中,教师只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遵循幼儿动作发展的学习路径,投放适宜的运动材料,才能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需求,让每位幼儿都能在混龄体育活动中获得更贴切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