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沙水活动中的观察与评价
2019-09-10张晏夏家芝
张晏 夏家芝
摘要:“以研促教,科教兴园”,我园2018年申报立项了马鞍山市级课题《大班幼儿建构游戏评价策略的实践与探究》(编号:MJG18037),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切实有效地进行实践性游戏研究,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沙水游戏 支持策略
一、案例回放及支持策略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科学探究包括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等内容。沙水活动是幼儿接近大自然最便捷的途径之一,也是最直观的科学课堂。我们班搭建的事物是“神奇的大坝”。小朋友热火朝天地在沙池里搭建心中的大坝。奇奇和萌萌很快就搭好了,奇奇围着大坝转了转说:“大坝是要有水的。”萌萌说:“我们运点水过来吧。”(我们幼儿园在规划沙池和水池时,因为场地的限制,只好将沙池和水池分别设在操场的两边,距离较远。)只见奇奇和萌萌高兴地向材料箱跑去,在材料箱里寻找了起来。奇奇从材料箱里拿了一个水桶,萌萌拿了一个水瓢,开始跑向远处的水池接水,水灑了一地,他们将剩下的水倒进大坝流进了水库。他俩来回运水,乐此不疲。别的小朋友看到了,也悄悄地挖了水库,模仿他俩运水。看着操场上来回跑的幼儿和满操场的水,我在想:如何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运水?这应该是下一次游戏的延伸点。回到班级后,我组织大家讨论,大家都对今天游戏中的运水环节都很感兴趣。我问道:最后你们哪个水库里的储水量最多呀?小朋友面面相觑说,水都没有了,水被沙子吸光了。我接着又问:“你们想让水不被沙子吸光吗?”“那多少水才不会被沙子吸光?”奇奇和旁边观看的小朋友齐声说道:好多好多水!我接着追问孩子们:“怎样运水,水才不会很快被沙子吸光?”有的说,我们一个接一个排队运水;有的说,大家往一个大坝里注水(汇聚力量);还有的说,像游乐场一样,让水转圈圈(我的理解是通过一定的设施,让水循环地运送,保证水源的不间断)。对于水的运输幼儿很有想法。幼儿的讨论无疑是对《指南》相关内容的最好的诠释——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相信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观察评价都要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的。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和预设目标发生冲突时,作为教师,我们是犹豫和害怕的,我们害怕这种“失控、散漫”的活动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传统的教育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目标固定单一,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行为方式相脱节。对课题的实践让我们相信,评价不应只是选拔和鉴别优劣的方式,其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面对游戏的状况,我们可以设置支持策略:尊重儿童的发现、允许幼儿选择和尝试,提供时间、空间让儿童充分地探索。
二、案例回顾及支持策略二
鉴于上次我们的讨论,我提醒幼儿把运水的方法画下来,等游戏时试试。水库和大坝建好了,幼儿们向材料箱跑去,翻找运水的工具。有的用水桶拎水,用水瓢运水,用小盆端水……我将幼儿们尝试的方法拍下来并记录。在大家都忙于运水的时候,我注意到妹妹小朋友把材料箱里的透明管拿了出来,又找了许多的连接工具,两通、三通、连接扣,然后安静地、专注地组装零部件。陆续有两个小朋友加入了探究过程。我问妹妹:“你想做什么呢?”她愣了一下,然后坚定地告诉我:“运水!”我能看到妹妹嘴角挂着浅浅的、自信的微笑。后来,小朋友们自由组成三队开始拼搭管道,一节一节地向水源搭过去;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忙个不停。在操场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忙碌的小朋友们。三组管道同时搭了起来,搭着搭着,材料不够了,水源还是很远。我问小朋友们:搭好了吗?小朋友们说,没有,水还是很远,工具都没有了。我说,“三组”管子加起来都不够吗?我特别强调了“三组”管子,奇奇小朋友马上就说,把三个合起来,搭一个。此后,管道终于开始向前延伸出去。
观察是聆听幼儿的语言,观察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之一。基于观察,教师才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判断、支持幼儿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观察时,我会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会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避免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情绪影响观察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游戏中,幼儿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都很强;为了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在幼儿寻求帮助时,我主要用鼓励式的语言、肢体语言指导。用鼓励式的语言激励幼儿把游戏进行下去或深入,用眼神和表情提醒和肯定。根据游戏的需要,我有目的地选择评价的形式,将评价情境自然化,幼儿依托具体的游戏情境,能够最快、最大程度地理解教师评价语言的含义。游戏中,幼儿虽然有合作,但是缺乏目标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那该怎样促进幼儿围绕主题,向联合游戏的方向发展。鉴于此,我们的支持策略是,引导幼儿分化主题任务,明确分工,让幼儿自主分配,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合作的重要性。
三、打破常规,使支持最大化
1.边看、边研、边改变
以研促教,科教兴园。每次活动后,我们会引导幼儿从情感、态度、技能技巧等方面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这种组织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掌握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游戏线索,还能让幼儿内化和梳理已有的经验和技能。针对活动中幼儿的进步和问题(包括常规问题和游戏中的问题)以及幼儿的作品,课题组也会进行研讨,做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反思性的评价,不断调整、优化游戏的环境和材料,从而促进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发展。
2.取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即使上午的一小时,也不能保证大坝的建成。基于幼儿的需要,我们与其他班级协商,对于没有搭建完的大坝,可以不拆,下午户外活动可以继续。我们没有像以往一样,忙着走一日活动的流程,而是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需要。
我们的支持策略是,教研推动,打破常规,从时间、空间上保证幼儿游戏。
四、启发和思考
1.沙水是一种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沙水一般不分家;沙水游戏中蕴含着多种教育契机;在沙水游戏中,幼儿不断、反复地游戏,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到干沙和水的流动性与湿沙的可塑性;幼儿在不断地搭建、铲挖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小手肌肉和臂膀的肌肉,还可以体验到物质的守恒,如用不同器皿装沙和水,感知多、少、相等等概念,初步知道体积和形状间的关系。在铲沙的过程中,体会到使用长柄铲子才省力、方便,在不知不觉中感知材料长度和受力点之间的关系。
2.幼儿的发展是整体性的,我们要关注各领域间的有机联系。在沙水活动中,我们尝试将五大领域的内容和沙水游戏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沙水游戏的生长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5—6岁儿童提出的要求是,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做记录。每次游戏中我们都会让幼儿自备或选择自己可能需要的工具,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作品,把沙水游戏和数学、美术知识联系起来;幼儿在欣赏、观察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帮助自己回想、梳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对沙水游戏生长点的挖掘。
维果茨基说过:“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幼儿的表现总是超过他们的实际年龄,高于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同时,幼儿的分享、评价又将个体经验提升为集体经验,促进幼儿向最近发展区发展。下一个学习机会在哪里?怎样将水源和大坝真正地连起来?大坝的周围可能有什么?幼儿们会对沙画感兴趣吗?我们还需要提供哪些隐性材料?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