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述

2019-09-10展恩慧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5期
关键词:城市绿化种类绿化

展恩慧

社会不断发展壮大,但环境污染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绿色植物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景观美化问题非常重要。然而,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仅仅进行园艺是不够的,并且还要对其进行整理以使其看起来美观,舒适而不单调。这将需要更新和发展景观植物配置理论,以及创造景观的艺术方式,以满足人们的环境需求。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

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意义及作用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城市的绿化种植。良好的植物配置与园林中的自然环境有效的融合起来,可以充分的发挥多元植被的生态效应,有效的改善小区域范围内的气候,及减少城市的污染,使城市干净、舒适,适宜人居。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品位的提升,园林设计者越来越喜欢引进外来物种,城市绿化植物引进呈现许多新特点,如引种推广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引种方式上,从以往的种子、枝条等繁殖体发展到多种径级的植株;驯化间隔明显缩短,甚至出现不经试验直接引进的现象。盲目的引进尽管短期内有利于满足城市绿化发展对新优植物的迫切需求,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①植物种类单一

植物种类的單一易导致生态系统脆弱,在植物种植时,我们应维持植物的多样性,丰富的植物品种让城市更具特色。但是,我国城市绿化植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除个别城市在植物园或者城市周边的自然山林之中园林植物应用的种类超过1000种,大多数城市的物种数量在 200~400 种,至于能够作为行道树的树种则更少,苏州地区行道树种类就更少了,香樟作为乡土树种被大面积种植。但是,在引进外来物种的同时,我们也应对植物的特性进行详细了解,避免引进入侵性植物及避免对本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②植物种类特色不明显

城市的绿化应当因地制宜,在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上首先要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其次要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品味及其功能划分。但是,在大部分地区,植物种类特色不明显,各城市之间的园林绿化存在惊人的雷同和相似,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表现更为明显,省会城市选择引进的某些品种,几年后则会漫延到中、小城市。

③对本地物种重视不足

城市绿化是新兴产业,市民、城市绿化工作者往往过分欣赏和青睐外来物种,对一些优良的乡土树种缺乏认识,不注重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使城市绿化失去了本地特色。外来种的无序引进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利的后果,如排挤本土植物、微生物和小动物,使其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对野生生物缺乏友好性,不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构建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异种花粉可能导致过敏症等。

④植物引种缺乏安全性认识和措施

由于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植物材料交流相当频繁,使城市绿化植物引种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之一。绿化植物引种所带来的入侵生物不仅包括植物、植物材料,可能携带的危险性昆虫和微生物更具隐蔽性,危害更大。目前在植物引种上,不仅在引种安全上意识薄弱,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不利于生物入侵的防范。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要想营造一个令人们满意的园林环境必须通过合理的设计表现出来。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原则,掌握植物配置的方法程序和步骤以及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才能在设计中体现出来,最后运用到实际中去。

①整体优先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对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文化景观都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梁思成先生曾经就城市建设问题上大力反对拆除具有文化内涵的四合院,在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问题上同样也是遵循这个道理,只有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整体上进行统筹,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园林艺术,真正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②因地制宜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植物生长的习性、功能以及适宜的环境进行栽植,对进行栽培的土壤以及气候等因素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才能够与当地环境相吻合,发挥其绿化的作用。

③经济原则。有人曾提出园林绿化与果品生产相结合,或者说是将果树应用到园林绿化中来。关于这种做法,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绿地或单位附属绿地上完全可以考虑,但在一些公共绿地上要慎重选择。经济原则指的是发展节水型园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植,或选用耐旱的地被植物,如沙地柏、扶芳藤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如银杏、臭椿、国槐等。

④坚持生态原则。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园林植物能否成活以及生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为了适应生态环境,植物配置选择应该做到适地适树(草),引进外来树种、花木需经过试验、驯化,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⑤使用艺术手法进行园林配置

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的绿化景观,其植物配置必须实现艺术性及可欣赏性,这就要求城市的园林工作者按照一定的艺术手法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配置。首先,工作人员要保证植物配置的动态及均衡性,按照植物的整体姿态及其季节变化状况进行和谐搭配,保证植物在一年四季的发展中始终保持怡人的生命力。其次,工作人员还可以按照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进行植物配置,比如根据植物形态高低、花叶形色等之间的对比进行搭配,实现景观的美感搭配,而且还应该用体型大小或色彩对比等手法对树丛进行协调组合,避免过高过低或者是颜色形态的混乱。此外,工作人员还要通过立体的轮廓以及空间的变幻,使植物之间的配置呈现出一种起伏感及韵律感,并且将花色、花期不同的植物进行相间的搭配,保障植物配置的层次性。

综上,植物配置应以生态学理论为主要方向,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为基础,以科学原理为发展和配置为出发点。通过颜色、大小、形状和纹理作为主要设计元素来优化艺术配置。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尚志市苇河林业局)

猜你喜欢

城市绿化种类绿化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南京市主城区绿化建设现状浅析
我爱绿化
城市绿化中园艺的修剪造型设计分析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多功能破冰铲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