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途径探析
2019-09-10孙志敏
孙志敏
摘要:语言文字是人们互动沟通的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工具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本文以苏南某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应用现状,依据现状,分析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途径,以此来提高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效指导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言文字 小学语文 应用途径
2016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联性,充分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两者合之,方为语文”。其强调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将语言文字应用好。对于教师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应用好语言文字,是帮助学生成长第一步;对于学生来说,学好语言文字,才能正确理解汉字意思,掌握好这门基础工具,从而在未来生活与工作中更加广阔的听、说、读、写能力[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应用现状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说明语文课程具有广泛的目标,以及在多次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在苏南某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应用存在两方面问题。
1、小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尚缺乏。目前,小学生能够掌握语言文字表达,但是语言文字的表达仅限于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书面题目例如阅读练习题难以更加深层次理解。对于书面语言,需要在训练中才能获得。读书与写作技能若不能及时获得专门性、系统性训练,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能力就只能停留在口头语上,不会表达,阅读和写作能力就无法发展。
2、语文课堂易变成内容分析课。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发现教师容易将课堂变成内容分析课,只是在教课文,而非教语文。教生字、读课文虽是课堂上必要的,但存在“蜻蜓点水”现象,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形式单一的齐声朗读,没有达到学习语言文字、练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效果。另外缺少听说写的训练,学生提笔写作,易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如今,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返璞归真的精神,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础,学生得不到语言文字训练,语文理解与应用能力将无法得到提高。
二、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途径
语言文字是学生學习知识的载体和工具,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应该充分让学生的语言文字得到训练,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训练开展,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途径应该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语言文字训练特点。语言文字训练涵盖了多方面,包括阅读、拼音、识字、说话、写作等方面,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要依据以上两方面,并按照教材教学要求,确定语言文字训练形式。教师在向低年级学生授课时,要认识到该年级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时期,因而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对学生拼音、识字、说话开展训练。例如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木兰从军》教学中,教师不需要一味让学生分析花木兰从军的原因、经过、结果,而是抓住课文关键字、关键词,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方式,领会课文的内容。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习到字词,也能加深课文印象。教师在向高年级学生授课时,要认识到高年级段学生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例如在讲授《云雀的心愿》时,可以让学生们解读标题“心愿”是什么意思,紧接着可以让学生思考心愿的近义词有哪些?这样一连串的发散思考,既能让学生明晰“心愿”真正的具体内涵,也能在发散思考中,积累更多的词语。
2、激发语言文字训练活力。语言文字是具有生命力的,人们通过语言文字向对方传达信息。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静态的语言文字,鲜明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例如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中,当需要学生理解成语“小心翼翼”一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和讨论普罗米修斯在盗取宙斯火种的表情、动作、神态等等,再让学生加上表情与动作读文中对话,这样就能将“小心翼翼”一词的形、韵正确传达给学生。在领悟“普罗米修斯英雄情怀”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安排特色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普罗米修斯是否是传统意义上的“贼”、普罗米修斯具备哪些情怀,还可以带领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情节。通过这些形式,加深学生课文印象,使语文课堂生动有趣 。
3、强化理解字词方法的习惯。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之一:不仅需要教会学生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教师从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唤起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这些都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字词方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很重要。例如在讲授《草原》一课时,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为学生搭建语用平台。语用平台,实际上就是带领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下,关键字词的特定内涵,研究语境的多种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预习书中课文,并且做相应的习题,当教师在讲解习题时,重点讲解不同语境之下,字词的正确含义。比如在理解“像”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解释为“镜像”,又可以解释为“好像”,教师提炼理解字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理解方法,并且在不断实践中,强化理解字词方法的习惯,循环往复之后,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解词方法。
4、紧抓句子理解与应用训练。在强化理解字词方法之后,教师还需要紧抓句子应用训练。句子,是课文重要的语法单位,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师开展句子训练时,应该重点围绕四方面:一是关注课文中心理解句子,二是关注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三是关注带有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四是关注对文章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句子,比如承上启下的句子。以《普罗米修斯盗火》课文为例,课文最后结尾处的尾局“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结尾句体会到了什么感情色彩时,应该首先教学生弄清楚该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再带学生理解该结尾句的作用。层层引入,多角度训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才能学生提升语文能力。
5、常设问题激活字词探索力。创设问题也是语言文字训练关键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关键字词的探索欲望。同时设置问题本质也是教师对教材的领会,对语言知识的解读。创设问题时,需要注意多关注问题的内在逻辑与连续性,如教学《夹竹桃》一文中,可以设置提问“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了作者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经过教师层层点拨,学生瞬时间有种“顿悟”感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语言文字应用途径,带领学生领悟语言,感受语言魅力,从而提升语文理解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向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字“互动”艺术研究[J].华夏教师,2019(16):73-74.
[2]油建磊.略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155.
[3]彭玉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微[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18:3.
[4]景蓉.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N]. 发展导报,2018-11-1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