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企业家的决策素质
2019-09-10王贤辉
王贤辉
决策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决策一旦出现失误,轻则造成重大损失,重则破产倒闭。因此,必须全力避免企业的重大决策失误。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呢?
决策者的素质是决策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高素质的决策者,才能作出成功的决策。那么,决策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1 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知识渊博和久经沙场,这是成功决策者应当具备的第一要素。
一位合格的现代企业决策者,应通晓现代科学管理和现代经济理论,要熟悉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新兴学科知识,应了解现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基本理论;要涉猎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史和国情,要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军事等发展动向、趋势以及国家当前和长远的发展政策。
一位成功的现代企业决策者,绝不只是一个理论家,同时还应该是个身体力行的实践家。他必须是决策项目专业领域的内行,并有着决策成败的经验教训,是个“吃过梨才知道梨味道”的人。
2 获取、浓缩、选择信息的能力
决策是离不开信息的。因此,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决策者必须是个善于获取、浓缩、选择信息的行家里手。瑞士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发明了电子表,但老板们举棋不定,结果,日本成了电子表王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向苏联出售2000万美元的高精度滚珠磨床,结果苏联的导弹误差立即缩小为500英尺,美国不得不耗资600亿美元制造MX机动导弹去被动应对。这些,都是表明决策者是否会获取、浓缩、选择信息而导致决策成败的典型案例。
3 思维敏捷、独立意志、善于应变、快速决断的能力
决策者要富于想象力,才能发现问题,要经常思考决策问题,并且要提前想到决策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所以决策者必须思维敏捷,包括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决策者要能容纳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但不能人云亦云,凡事应自己拿主意,因此,决策者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事物和社会现象面前,要能独立且并迅速作出决断。
清朝乾隆年间,山西著名的大晋商乔家大院第一代掌门人乔发贵,在乾隆20年,发现当年粮食大丰收,粮价大跌,特别是黄豆,他看到商机,预测由于黄豆贬值,种者甚少,来年必将供不应求,价格定会上涨,于是他趁机低价大量收购黄豆,结果如其所料,来年黄豆价格大涨,他为此大赚一笔。
4 冒险、挑战、负责、创新精神
商业社会,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而且收益愈大,风险愈大。如果决策者缺乏冒险精神,不可能作出成功的重大决策,当然难成大器。决策者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对成功与利益反应敏感,对失败与损失反应迟钝,我们称之为风险型决策者;另一种恰恰与其相反,我们称之为保守型决策者;再一种是处于以上两者之间,称之为稳妥型决策者。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决策者,只要是坐在决策者位置上,就必须敢于冒险,敢于负责。当然,这种冒险是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的,不是盲目冒险,不是冒失。
公元1911年,山西保晋矿务公司,负债累累,濒临倒闭。当时有人建议山西大晋商刘笃敬接管,但他手下见矿务公司陷入如此危局,怕深陷泥潭,都劝他不要接管。但刘笃敬目光远大、胸有成竹,他深知矿产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是发展民族工业的命脉,正是当时洋商争夺的目标,按照西方经验,矿产公司是最有前途又能赚大钱的稀有产业,尽管眼前不行,但只要经营管理得好,是可以改变局面的,再说也决不能落到洋人手里,为此他力排众议,以超人的魄力,果断决定接管保晋矿务公司,并亲自任总经理,结果在他的经营下,很快就摆脱危机扭亏为盈。
5 民主作风、善于沟通、办事稳妥
现代企业决策,都是团队式集体决策,如企业董事会,作为董事长,不仅应具备果断拍板的决断能力,更应善于聆听来自各方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的民主作风,只有两者兼备,才能作出正确决策并付诸实施。决策者切忌主观、武断、固执、偏见。
此外,决策者还应具备高尚的德行、情操、修养。言而无信,只说不做,患得患失,缺德失信,是决策者的大忌。
6 掌握决策要领
科学决策,其根本要领是实事求是,即情况要实在,方案要实际,决策要实验,结局要实惠。具体说要掌握五个“三”:
(1)空间三层次。正确地掌握情况,是决策正确的先决条件。决策前一定要掌握国情(国内外情况)、行情(本行业情况)、本情(决策对象的本身情况)三个层次的情况,作全面分析。本情抓精确,行情抓基本,国情抓方向。
(2)时间三阶段。要掌握决策对象的过去、现状、未来三个阶段情况,作历史分析。过去为借鉴,现状为基础,未来作主导。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3)方案三状态。制订决策方案要对决策对象的各种条件,如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争取条件与限制条件等进行多方探索,从而排出最佳状态、最劣状态、一般状态,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对策,制订各种可行性方案。
(4)决策三步骤。第一步,将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从中酝酿出倾向性方案;第二步,将倾向性方案进行充实、论证、深化,弄准方案实践的可能性,使之逐步完整;第三步,進一步讨论、审查、初定、复核、定案。
(5)结局三有利。决策一定要做到国家、企业、员工三者有利,多方得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样,决策才能受到各方支持,真正做到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