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每个孩子闪光
2019-09-10陈惠娟
陈惠娟
摘 要: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面对不同的学生,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爱”。正如冰心老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
关键词:亲情;赏识;耐心;严厉;鼓励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一个班级如同一个小小社会。班主任要对不同学生表达不同的爱语,让他们都能熠熠生辉。
一、随迁生爱在亲情
随着社会的需求,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无疑带来了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那就是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2016年9月,我从三年级接班。一个叫意的孩子引起了我的关注,她有如星般眸子的眼睛,微翘的鼻子,可课间她从不与人交往。了解得知,这是一个随迁孩子。父母在合肥打工一年后又去了外地,她的生活由腿脚不变的奶奶照顾。此后我便特别留心起这个女孩儿,一面课上多加提问,课余和她聊天;一面给她安排几个“朋友”。渐渐地,她愿意和同学一起嬉戏,一起學习了。我还主动与她的父母进行联系,建议他们经常了解孩子的状况。每周,小意都能接到来自杭州的电话。这个暑假,她在西湖旁度过假期。
意的故事让我明白:作为教师,不仅要肩负教育孩子的重担,还要充当孩子亲人的角色,要“蹲下来”与这些孩子交流,给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关爱,让随迁的孩子不再孤独;关爱,让留守的孩子找回亲情;关爱,让他们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学困生爱在赏识
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学困生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老师要给特别的“他”创造成功的机会,时常表扬他,让他们增强自信心。
第一次拿到班级学生的名单时,我发现一个特别的名字——木子。办公室里一位老师立即感慨地说:“这孩子肯定不聪明!我以前带过一个叫木子的孩子,反应特别慢,各科成绩都不好。”当时我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一个星期下来,这孩子的情况正如同事说的那样。最让人头疼的是他的作业,工整美观沾不上边,字写得乱糟糟的,简直没法认,大多是靠猜。仔细观察之后,我发现这孩子挺爱看书的,但从不出声地读出来。我想这也与他的朗读水平有关。于是放学后我给他讲故事,内容不长,一两分钟左右,讲过以后,我会把故事书给他,让他再读出来。当他读故事时,我也会拿起一本书来阅读。每次他读得好,我会夸奖他两句。希望这样可以产生一定的感染力,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我又一次找来家长,希望他们在家开展亲子阅读,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听写、默写。坚持三周后,我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理解能力强了,字也写得好多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学习兴趣提高了。细想想,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是阅读的功劳呀!
三、屡错生爱在耐心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进的过程。每个孩子身上必定有其独特的优点。作为老师,就要处处留心学生,从极其细小的地方着手,去了解孩子的心灵需求。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同学的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打骂。
咱们班最调皮的学生叫杰,他的眼睛特别大,忽闪忽闪的都是智慧。可他也实在调皮,总喜欢惹是生非,惹的配班老师天天跟我告状。有一次,他藏起了一位同学的语文课本,虽然他不肯承认,但我从他的眼神中已经找到了答案。原来,杰在上节课不服从这位同学管理,同学说了他几句。洞察一切后,我笑着告诉大家,今天的课间,大家帮忙找一找,看谁的眼睛亮。大家七手八脚地忙了起来,杰一声不吭,在座位上暗暗地观察着。上课铃响了,我邀请了名侦探来帮忙,他就是杰。大家把目光转向杰,他有点不好意思地从讲台的角落里拿出了书。隔天,我找孩子来谈及此事,孩子怎么也想不出我怎么知道是他放的,但他那幼小的心灵却被触动了,那个调皮的“坏小子”渐渐成了个“热心肠”。“感人心者莫过于情。”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
四、优等生爱在严厉
俗话说得好:“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师爱不只是对学生的关爱、爱护,它还包括一个“严”字,没有严格要求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严格要求,并非指班主任的态度严厉,而是指班主任必须在思想、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并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使他们成材。比如,班主任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执行,贯彻始终,决不半途而废。对违反者,犹其是对优等生应严肃对待,及时处理,做到不护短,不迁就。只要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是会乐意接受的。
五、普通生爱在鼓励
班级中除了上述学生,大部分还是普通学生。他们不那么爱闹腾,不需要老师过度操心,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爱。班主任也要爱他们。俗话也说得好,“捉泥鳅要捧,教孩子要哄。”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时要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让学生在鼓励声中成长进步。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是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的名言。没有爱,教育就是无源之水。热爱学生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需要,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爱,会剔除一切不和谐之音。作为一名班主任,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寻找治愈顽疾的良药,善于换位思考、善于借力,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爱无痕、润万物”,做到“教育从细节做起,润物细无声”。班主任的爱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有了爱的甘泉,才能去洗涤孩子心灵上的污垢,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