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没在黑暗之中的力量

2019-09-10刘祥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子夜参考答案

刘祥

[课前准备]

1.提前两周布置《子夜》的整本书阅读。第一周完成初读,每天阅读三章(约80页),阅读时归纳整理人物、情节、主题等信息;第二周对照梳理出来的问题,补充阅读茅盾写于1932年12月的《<子夜>后记》、写于1977年10月的《再来补充几句》以及《我走过的道路》;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瞿秋白的《读<子夜〉》、吴组缃的《评<子夜>》、曹万生的《茅盾的市民研究与<子夜>的思想资源》,对初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自我释疑。

2.第一周分两次检查阅读进度并检查阅读任务完成情况,第二周分两次检查辅助资料阅读情况和再梳理问题的整理情况,以确保全班同学自主阅读的进度与自我思考的进度总体一致。

3.《子夜》阅读任务清单:(見表一)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立足小说要素,口头概述《子夜》的主要内容。

2.通过课堂活动与交流,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包括:作品人物分类、人物形象感知、人物关系图表整理、矛盾冲突梳理。

3.对话时代,弄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

1986年,日本学者筱田一士先生评选出了20世纪世界十大文学巨著。它们分别是: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阿根廷博哈斯的《传奇集》、奥地利卡夫卡的《城堡》、美国道斯·帕索斯的《U.S.A》、美国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英国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奥地利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日本岛崎藤村的《黎明之前》、中国茅盾的《子夜》。《子夜》凭什么能在20世纪中国的数千部长篇作品中脱颖而出,又凭什么能够得到不同价值观下的西方学者的认同?今天起,我们将用四节课时间共同走进《子夜》,努力发现作品中隐藏着的神奇力量。(2分钟)

二、感知与交流

(一)内容整体感知

1.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口头概述《子夜》的主要内容。(6分钟)

[提示]先组织学生在讨论小组内口头交流,再从各小组分别提名1位学生作班级交流。注意兼顾不同学习能力者。

参考答案: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振兴民族工业,力图构筑自己的“双桥王国”,迅速增加其企业的活动资金,就想利用南北大战来发一笔横财。但是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却对他的计划和行动百般阻挠。最后,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支撑,加紧压迫和剥削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最终还是在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一败涂地,彻底破产。

2.《子夜》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可以归结为哪几类?(6分钟)

[提示]分类需要先确立分类标准,标准不同,归纳出来的类别也就不同。就《子夜》而言,可以依照人物间的关系分类,也可以依照人物的身份分类,还可以依照人物的阶级属性分类。不强求分类的唯一性,重在引导学生明晰分类标准。

3.这些人物中,你最同情谁、憎恨谁?(5分钟)

[提示]学生可能说出的值得同情的人有吴荪甫、林佩瑶(吴少奶奶)、四小姐(蕙芳)等;憎恨的人有赵伯韬、杜竹斋、高家驹等。教师需引导学生阐释理由,要结合作品中的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4.你同情的人物代表的是“正义”吗?你憎恨的人一定是“邪恶"的化身吗?(5分钟)

[提示]主观情感上,读《子夜》的人多会对吴荪甫持有同情态度,而对帝国主义者、军阀、买办资本家、罢工者等致使吴荪甫最终走向毁灭的人或势力表示憎恨,因为这些因素破坏了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梦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吴荪甫盘进八个小厂以及朱吟秋的丝厂时,我们看到的不又是一个大资本家并吞小资本家时的机关算尽、引君入彀、铁腕狞笑的吴荪甫吗?

再如,为了在公债市场翻本而采用何慎庵的计策叫女儿去做仙人跳套赵伯韬消息的冯云卿,看似已突破了做人的底线,但他也有再难也不动女儿压箱底的陪嫁钱的一点点做父亲的温存。

(二)自读成果交流

1.提名1名学生上讲台,利用多媒体展示《子夜》人物关系图。(5分钟)

[提示]因为要做PPT,所以这名学生需提前指定。

2.围绕该生绘制的人物关系图谱进行探究,进一步理顺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相关情节。(5分钟)

三、思考与呈现

《子夜》主要描述的是多大时间跨度内发生的事件?这一段时间内的中国整体上处于何种发展状态?(8分钟)

[提示]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不细读文本是回答不了的。故事开始的时间还容易找,在第一章有说明(这时候一这天堂般五月的傍晚,有一辆一九三0年式的雪铁龙汽车像闪电一般驶过了外白渡桥,向西转弯,一直沿北苏州路去了)。

但小说故事结束的时间需要细细推敲。根据小说结束章节第十九章内容“还是一九三0年新纪录的速率,汽车在不很闹的马路上飞驰”,可判断时间依然是一九三0年,但是是一九三0年的哪个月份呢?这要结合几处内容进行推算。吴荪甫最终失败后,在第十九章中有“佩瑶!赶快叫他们收拾,今天晚上我们就要上轮船码头。避暑去!”,可推知是一九三0年的夏天;吴荪甫他们做公债非常关注战事,在第十七章吴荪甫乐观估计与赵伯韬决战的结果时,曾说:“大概这个阳历七月底,总可以解决了罢?”可以推知应该是一九三0年七月。

参考答案:1930年5月到7月,当时的国内正在经历中原大战,日本人在东北蠢蠢欲动,上海滩上鱼龙混杂,民族资本在夹缝中努力寻求生存。另外,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一些以外销为主要业务的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打击,濒于破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自己,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亦引起了工人的猛烈反抗,罢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处于三座大山残酷压迫下的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势已燎原。

四、提炼与巩固

后世评论家认为《子夜》“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对此,你怎么看?(3分钟)

[提示]该问题作为课后练习布置,需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整理答案。课堂上,教师需对该问题进行适当点拨,教给学生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参考答案:《子夜》采用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了三十年代初期上海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同时还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争。这些内容的有机融合,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实现了作者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探究吴荪甫性格的两重性与形象悲剧性。

2.剖析吴荪甫与赵伯韬间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性。

[教学内容]

一、设疑导入

在后世评论家的笔下,吴荪甫被定义为集性格的进步性与反动性为一体的矛盾型形象。吴荪甫的进步性体现在何处,反动性又体现在何处?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全方位认知吴荪甫这一民族资本家。(1分钟)

二、感知与交流

(一)初识吴荪甫

1.请用最概括的话,简述吴荪甫的生平经历。(3分钟)

参考答案:吴荪甫是丝厂老板,有民族企业,家的头脑和雄才大略,他成立“益中信托公司”吞并七八个小厂。卖掉家乡的土地,投资办厂。起用丝厂职员屠维岳,蒙骗分裂工人,平息工潮。收买赵伯韬的姘头刘玉英,笼络交易所经纪人韩孟翔,决意要在公债市场上同赵伯韬较量,最后.连住宅也押上去,结果倾家荡产,彻底失败。

2.《子夜》中,吴荪甫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故事是什么?为什么最深刻?(5分钟)

[提示]无确定标准,旨在引导学生回忆经典性情节,更好地认知人物形象。

典型情节示例:吴荪甫拿着那“草案”,一面看,一面就憧憬起来: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富有实际经验的他很知道起点不妨小,可是计划中的规模不能不大,这么想着便觉得双桥镇的失陷不算得怎样一回事了,他兴奋得脸上的疤一个一个冒着热气。

3.吴荪甫的性格中存在着很多矛盾之处,请从作品中选取典型事例证明。(5分钟)

[提示]吴荪甫具有鲜明的矛盾性格:精明强干,雄心勃勃地想振兴民族工业,但根本目的则是个人利益;憎恨帝国主义及买办资本家,但他又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残酷地剥削压榨工人;他同官僚买办资本家矛盾重重,也同中小民族资本家结下了许多矛盾;在家里,他和妻子貌合神离,既道貌岸然,同时又奸污女仆、玩弄交际花。

(二)再识吴荪甫

1.撇开性格上的进步或反动,倘若只把吴荪甫视作一个普通的资本家,你认为他具有哪些优点?(5分钟)

学生分析吴荪甫优点的时候可能杂乱无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概括并对应举证。

[提示]吴荪甫是一个具有硬干的气魄、冒险精神和雄厚实力的企业家。他想用自己的铁腕,和意志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在家乡,他有发电厂、米厂等,企图以此为基础建立“双桥王国”。在上海,他有自己的丝厂,并且联络太平洋轮船公司总经理孙吉人、大兴煤矿公司总经理王和甫和金融资本家兼姐夫杜竹斋组成益中公司,他们鲸吞小厂,排挤同业,企图进一步兴办纺织业、长途汽车、矿山、应用化学工业等。这位曾游历欧美的有魄力有手腕的企业家,被称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这评价虽不免过誉,却多少表现出一定的英雄本色,至少在中国的民族工业资本家中来说是如此。

参考答案:①思想方面:眼光长远有雄心;②性格方面:沉着镇静有自信;③能力方面:大刀阔斧有魄力。

2.吴荪甫的缺点有哪些?(5分钟)

探究该问题时,要求学生依照上一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概括举证。

[提示]为了个人利益,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为了个人利益,不顾他人死活,想尽办法也要吞并陈吟秋的丝厂,甚至不惜采用美人计等各种鄙俗的手段从赵伯韬那里套消息以达,到目的。在层层进逼的困境中他常常表现得软弱而颓唐,遇到困难时,他往往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暴跳如雷,在三条战线处处受挫、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时,表现得异常软弱空虚,企图向赵伯韬“投降”。在他强悍的外表下,其实有着十分孤独的心灵,家中宾客盈门,却没有一个可以诚心相托的朋友;妻子、兄弟姐妹,偌大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帮他分忧,关键时刻连姐夫杜竹斋也背叛了他。

参考答案:①思想方面:自私贪婪,妥协投降;②性格方面:刚愎自用,空虚孤独;③能力方面:色厉内茬,手段卑俗。

3.<《子夜》中,吴荪甫最终失败的根源是否在于其性格的矛盾?(4分钟)

[提示]吴荪甫的失败不仅仅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他生,不逢时,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的社会扼杀了他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他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哀歌。

参考答案:直接原因:杜竹斋的倒戈;性格原,因:刚愎自用、倔强不屈、性情暴躁;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十分弱小,抵抗不住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联合进攻。

(三)认识赵伯韬

1.你认为赵伯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具有哪些性格特点?(5分钟)

参考答案:赵伯韬是买办资本家的代表。他是美国某财团的中国买办,和蒋介石政权有很深的关系。他的性格特征是骄横狂妄,阴险狡诈。凭着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他在上海兴风作浪,是公债市场上的魔王。赵伯韬生活糜爛,他扒进各式各样的公债,他扒进各式各样的女人,精神上极为腐朽。

2.赵伯韬为什么能在和吴荪甫的较量中获胜?取胜的原因是性格优势,还是其他?(5分钟)

[提示]由吴荪甫失败的三层原因可知,赵伯韬的取胜固然有抓住吴荪甫性格弱点的因素,但根本原因则在于他所处的买办资本家所代表的地位。

参考答案:赵伯韬凭借美国金融资本和蒋介石反动政权的力量,操纵了交易市场。他施展种种狡诈、毒辣的手段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斥、打击和控制,迫使民族资产阶级投降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变为殖民地经济。他之所以表现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气势,是因为他的身后有强硬的后台。

三、思考与呈现

小说最后一章中,吴荪甫与赵伯韬正面交锋展开决战,最终完败。作者为什么不把吴荪甫设计成胜利者,给读者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5分钟)

[提示]组织交流时,需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组织材料,要能够将本课时学习的内容串联起来。

参考答案:1.人物个性及所处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这样的结局符合事理发展的进程;2.光明的尾巴固然可以满足读者“好人好报”的情感需要,但也必然冲淡作品的现实性和悲剧性。(其他言而有理的观点,只要能在作品中找证据即可。)

四、提炼与巩固

《子夜》是如何塑造吴荪甫这一典型形象的?请结合小说各要素进行综合探究。(2分钟)

[提示]课内的2分钟作思维点拨,提醒学生.分别从社会环境、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典型事件、心理活动等角度作综合分析。课后可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该任务。

教师点拨:《子夜》中的人物塑造,主要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茅盾在人物塑造中,关注的不是人物的性格、命运、精神状态,而是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时代、阶级和政治思想斗争在人物身上所铭刻的烙印,是他们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他笔下的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那个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1.认知作品中的女性群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子夜》中的女性进行归类分析。

2.比较分析林佩瑶、林佩珊、吴蕙芳、玛金的爱情观,结合时代背景剖析其思想成因。

[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组织交流上一课时布置的作业,归结作品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4分钟)

参考答案:①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多侧面多层次地深刻刻画人物性格。②把人物放在各种境遇中描写,特别是逆境困境绝境中的描写,最能暴露人物性格的本质方面。③心理描写十分出色。

二、感知与交流

(一)初识《子夜》中的女性群像

1.《子夜》从本质上而言,是一部男性的戏,但作品中依旧活跃着不少的女性。《子夜》中的女性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每个类型各有什么样的典型特征?(6分钟)

[提示]但凡人物分类,必然涉及到分类标准。《子夜》中的女性分类,最好依照各自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环境归纳。

参考答案:第一类:以林佩瑶、林佩珊、张素素为代表,生活于上流社会,有知识有追求亦有灵魂的虚空;第二类:以徐曼丽、刘玉英为代表的交际花,她们拥有娇嫩的脸蛋、纤细的腰肢,她们以年轻美貌为资本,游走于男性、权利、金钱之间,纵情欢愉,靠出卖色相与肉体,支撑起自己的奢华人生;第三类是以朱桂英为代表的底层劳工,她们有自己的信念,在穷困生活中磨炼出勇敢的品质,虽然她们纤弱的身躯,始终敌不过枪支弹炮的威胁,她们的一腔热血,也斗不赢资本家的狡诈心机和政府的腐败堕落,但她们的觉醒,她们为争取权利和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值得读者尊敬。

2.有研究者将《子夜》中的女性归结为“出走的女性”“回归的女性”“彷徨的女性”三大类,并将“出走的女性”细分为“苦难悲惨的女工群体”和“及时行乐的交际花”两个分类。你认为这样的区分是否也有道理?(4分钟)

[提示]可以认同,也可以反对,重在阐释理由。比如,反对者可以认为,作品中的所有女性,包括所有男性,其实都生活在一种彷徨和幻灭之中。再如,“回归”很难拥有明确的指向,林佩瑶们仅是形式上回归了传统的家庭生活,灵魂上却从未回归。

3.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女性?通过这些女性的成长或毁灭,《子夜》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矛盾冲突?(6分钟)

参考答案:(1)封建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吴蕙芳与张素素的价值观冲突;(2)华美,光环背后的空虚——林佩瑶、林佩珊的追求与幻灭;(3)十里洋场的纵欲人生与自我迷失;(4)生存绝境中的觉醒与毁灭。

(二)走进几个女性的情感世界

1.比较分析林佩瑶、林佩珊、吴蕙芳、玛金的爱情观。(10分钟)

(1)林佩瑶:爱情上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提示]少女时代的林佩瑶,和自已的梦中情人雷鸣相恋。但雷鸣随即南下,开始军旅生涯。林佩瑶苦等无果后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专断无情只顾事业的吴荪甫。婚后的她一直空虚寂寞。和雷鸣的见面更加重了她的痛苦。她就这样在长期抑郁孤独中抱着那本《少年维特之烦恼》与那支枯萎了的白玫瑰维系着和吴荪甫的婚姻。她甚至想让自己的妹妹林佩珊嫁给雷鸣以完成她此生不能完成的心愿,荒谬至极。

(2)林佩珊:爱情上游戏人生,模棱两可。

[提示]作为知识青年的林佩珊,一开始喜欢范博文,但因为姐夫吴荪甫“不同意”,加之姐姐林佩瑶想让她嫁给雷鸣的荒唐想法,便很快放下了;后又喜欢上杜新箨,但杜新箨对与林佩珊的爱情“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又使得林佩珊的爱情无着无落,但她依然能发出爽朗的笑声。

(3)吴蕙芳:爱情上胆怯却执着,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提示]她是吴老太爷从“双桥镇"带过来的“玉女”,她是《子夜》中体现乡村封建文明与都市现代文明对立冲突的典型女性形象。保守的封建意识和开放的现代观念相对抗的矛盾在她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吴老太爷的阴影下,“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道德无形中遥控着吴蕙芳的思想和行动。她犹如一根草,上海的狂风刮过,她被连根拔起,抛进了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新地域。她旧有的价值观遭到冲击,但一时又接受不了新的思想。她羡慕同龄人林佩珊像小鸟一样在恋爱中逍遥,少女心中萌发了情爱和性爱的渴望,但是因为内心受到多年的禁欲主义习性的控制,使得她没有勇气主动追求爱情,唯有学着已故的吴老太爷的样子,捧起了《太上感应篇》,烧香念经潛心修行。最终在张素素面前倾诉衷肠并在张素素的鼓励下离开哥哥吴荪甫,住到学校里。

(4)玛金:爱情上有自己的标准,不苟且。

[提示]她是早期的共产党员,罢工工人领导者之一,一切以革命工作为重,她对黎八动用关系让自己“住机关”感到无聊,她有点喜欢说话不专用“公式”的苏伦,但当苏伦暴露出“性”方面的丑态后,则厉声斥责:哼!什么话!你露出尾巴来了!你和取消派一鼻孔出气!

2.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剖析上述爱情观的成因。(5分钟)

[提示]需结合人物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成年后的人生经历进行分析。答案包含在上述归纳的提示信息中。

三、思考与呈现

《子夜》中的每一位女性,都不构成作家和作品叙述的重心。作者为什么还要花费笔墨塑造如此多的形象?(8分钟)

[提示]该问题既涉及到应试中的配角作用分析的知识点,也对深度挖掘作品主题具有重要价值。探究该问题时,需结合具体的人物和事例剖析,不能把所有女性放在一起笼统地分析。

参考答案:①以女性的生活与情感遭遇,间接展示男性主人公的性格;②以交际花们的行为,既营造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独特环境,又揭露男性社会中所谓上层社会的荒淫无耻;③以工厂女工的挣扎与反抗,既体现压迫与反压迫的对立冲突,又呈现特定时代风云动荡的政治环境。

四、提炼与巩固

有人认为,《子夜》中最丰满、最具悲剧性的女性形象,非林佩瑶莫属。相较于工厂中过着牛马一样生活的女工们,衣食无忧的林佩瑶的“悲剧”体现为什么?为何这样的人生“最具悲剧性”?(2分钟)

[提示]课余完成该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建议阅读网上有关《子夜》中女性形象分析的相关作品,对建立在不同价值诉求之上的不同类型的“悲剧"形成不同的认知。

第四课时

[教学任务]

1.对话名家,探究小说的多元价值。

2.对话作者,探究小说更名的深刻寓意。

3.对话细节,感知《子夜》的史诗品格。

[教学内容]

一、设疑导入

瞿秋白在《<子夜>和国货年》中感叹:“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子夜》不能够不说是很大的成绩。《子夜》的出现是中国文艺界的大事件,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1]瞿秋白的评价是否言过其实?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子夜》的多种价值进行探究。(1分钟)

二、感知与交流

(一)多元感知《子夜》的价值

《子夜》出版后,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立刻引起了轰动,各种评论也应运而生。下面四则评论,都来自1930年代,请比较阅读,从中提炼出《子夜》的多元价值。(阅读用时3分钟)

ppt展示:

在中国,从文学革命后,就没有产生过表现社会的长篇小说,《子夜》可算第一部;它不但描写着企业家、买办阶级、投机分子、土豪、工人、共产党、帝国主义、军阀混战等等,它更提出许多问题,主要的如工业发展问题,工人斗争问题,它都很细心的描写与解决。从“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上看来,《子夜》的确是中国文坛上新的收获,这可说是夸耀的一件事。

——瞿秋白《读<子夜>》[2]

《子夜》一方面是普罗革命文学里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另一方面就是“五四”后的先进的、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之产物与发展。《子夜》似的巨著,不但证明了茅盾个人的努力,不但证明了这个富有中国十几年来的文学战斗经验的作者已为普罗革命文学所获得;《子夜》并且是把鲁迅先驱地英勇地所开辟的中国现代的战斗的文学的路,现实主义的创作的路,接引到普罗革命文学上来的“里程碑”之一。

——冯雪峰《<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3]

《子夜》,这是1930年的一个中国的故事,把握着1930年的时代精神的全部。我们的金融家、企业家、地主、绅士、太太、小姐、少奶奶、女工、军官、保镖、经纪人、工会委员,都在作者写实的手腕中呈现着活跃的旋动,都在作者敏锐的观察中现出了原形。

——余定义《评〈子夜〉》[4]

茅盾写的是体验的传递而不是经验的结晶,其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不会长久,在鲁迅之下。

——门言《从〈子夜)说起》[5]

1.前两则评论重点关注的是《子夜》哪一方面的价值?(3分钟)

[提示]两位评论者都是早期的共产党人,其评论的关注点都在于作品的革命性。

2.第三则评论将《子夜》定性为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你认为这样的定位是否恰当?(2分钟)

[提示]重点关注“写实”二字。在余定义看来,《子夜》是一部接近于莫泊桑的“实证主义”的文学作品。

3.第四则评论和第三则评论关注的角度是否相同?你如何理解“经验的结晶"?(2分钟)

[提示]门言强调茅盾写的是“体验的传递”,依旧是在谈《子夜》的写实风格。“经验的结晶”突出的是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水准。

(二)品味“子夜”的深刻寓意

1.茅盾先生创作《子夜》之初,曾拟定了三个书名:“夕阳”“燎原”“野火”,后来决定采用“夕阳”。拟写出全书的大纲后,通过对大纲的反复斟酌,最终决定把题目由“夕阳"改为“子夜”。请比较这四个书名的差异。(6分钟)

[提示]“野火”侧重于展示一种破坏力,既可以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野火,也可以是人物内心中难以克制的欲望的野火。“燎原”是“野火”的产物,突出的是野火带来的结果。当然,“燎原”的可以是革命形势,也可以是私欲或灾难。“夕阳”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一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现存的《子夜》手稿上,就竖写着中文“夕阳”二字,还横写着一排英文,其大意是:“黄昏,太阳落山的时候,1930年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子夜即夜半子時,正当深夜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既是最黑暗的时刻,又是黎明的前奏。

2.书名变化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信息?请探究。(6分钟)

[提示]《子夜》被后来的评论家认定为“主题先行”之作,代表着20世纪30年代初期左翼作家创作的鲜明特征。书名的变化,预示着作品主题的变化。“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定信心。

[佐证]“《子夜》原来的计划是打算通过农村(那里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与城市(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是比较强大的)两者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加强作品的革命乐观主义。小说的第四章就是伏笔。但这样大的计划,非当时作者的能力所能胜任,写到后来,只好放弃。而又舍不得已写的第四章,以致它在全书中成为游离部分。同时,单写城市工人运动,已不能表现当时的革命主流,而当时的城市工人运动在李立三路线的错误指导下,虽然声势浩大,敌人惊惶失措,而革命力量也蒙受了不少的损失,这就使小说的气氛,虽有悲壮之处,而大体仍然暗淡,显不出中国革命进行的伟大气魄与最后的必然胜利的前景。”[6](摘自茅盾《再来补充几句》)

三、思考与呈现

1.后世评论家认为,《子夜》在内容上具有“史诗品质”。对此,你怎么看?(8分钟)

[提示]教师需先对“史诗”作简要介绍,然后组织学习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再抽样呈现交流成果。

参考答案:史诗品质一般匹配的是宏阔的时空跨度与规模,重大历史事件对虚构的直接参与。具有史诗品质的作品背后都有潜在的揭示历史本质,把握时代精神的诉求。《子夜》将情节镶嵌在1930年这一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小说中描写的一些情景,如公债交易、蒋冯阎大战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史实。小说把非虚构性的人物故事融汇在一起,“诗”与“史”两种语言巧妙调适与组合,再加上小说在整体布局上具有史诗般的宏阔,使小说具有“史诗品格”。

2.任何一种宏大叙事,都离不开具体细节的支撑。《子夜》采用了什么样的叙事结构支撑其“史诗品质”?(10分钟)

[提示]该问题难度较大,涉及到整部作品的宏观架构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先从作品的叙事线索人手,抓纲带目,一步步梳理。不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参考答案:《子夜》有五条线索贯穿始终:①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空头”的投机活动;②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因素影响下的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③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④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使得吴老太爷仓皇出逃、曾沧海暴死街头、吴荪甫“双桥王国”的美梦彻底破灭;⑤依附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小姐阔太、随风飘摇的交际花等“新儒林外史”式人物的空虚庸俗的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抑郁的精神状态。这五条线索,又始终围绕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而展开。在进行大规模地全景式描写时,注意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虚实结合、远近结合。作者以城市为近景,以农村为远景的布局,以光怪陆离的城市为主要的生活舞台,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谈论或政治形势的变化,起伏不断地引出农村这一条线索。在引出各种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安排线索,形成虚实结合,疏密相间的布局。

四、提炼与巩固

《子夜》中,还活跃着一群独特的生命一知识分子。这些人具有什么样的共性化性格特征,又各自体现出什么样的个性差异?茅盾为什么要在商战中插人这些“闲人”?请围绕该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4分钟)

[提示]该问题作为《子夜》整本书阅读的重要补充而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呈现。教师可利用课堂上的4分钟时间略作点拨,对李玉亭突出其.在现代学术系统中的独立身份和灵魂深处的依.附意识的矛盾,对杜新箨突出其传统士人情怀和西洋绅士风度的冲突,对张素素突出其思想丰富与行动缺失的矛盾,对范博文突出其在自我与时代冲突中的选择的矛盾。

注释:

[1]乐雯(瞿秋白):《<子夜>与国货年》,《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12日。

[2]施蒂而(瞿秋白):《读<子夜>》,《中华日报》副刊《小贡献》,1933年8月13日。

[3]何丹仁(冯雪峰):《<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木屑文丛》第1辑,1935年4月20日。

[4]余定义:《评<子夜〉》,《戈壁》第1卷第3期,1933年3月1日。

[5]门言:《从<子夜)说起》,《清华周刊》第39卷第5、6期合刊,1933年4月19日。

[6]茅盾:《再来补充几句》,《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529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编辑:木槿

責任编辑:李家安

猜你喜欢

子夜参考答案
《子夜》主要人物关系图
浣溪沙·己亥十月十六子夜吟
段学俭(一首)
认识子夜
参考答案
子夜秋歌
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