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2019-09-10吴晓静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批判性高考作文命题

吴晓静

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海量信息。这些信息真假难辨,容易让人丧失判断力。拨开虚假信息的层层迷雾,保持理性,需要我们具備批判性思维。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当今社会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不仅如此,缺乏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也难以发展,没有否定又何来进步?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批判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完善,还是以服从性的记忆为主,高中则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侧重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也能发现,国家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高考作文跳出传统的命题模式,更加注重与现实接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突出理性思考。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良好契机和抓手。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既是形势所需,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一、用贴近现实的命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

纵观高考作文,以往的命题多用诗意的语言,题目大多高高在上,离学生的生活太远。这样的题目美则美矣,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拓,不接地气,容易让学生矫揉造作地去编造文章。如“怀想天空”“行走在消逝中”等文题,这样的命题无疑限制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表达真实感情。教师应该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从命题上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那么,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触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呢?笔者认为,除了题目要有较高的区分度,还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其批判意识。

二、选材贴近生活

除了命题上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之外,作文素材的选择上也要指向现实生活,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选取素材时,一定紧扣时代脉搏,从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出发。而且,写作时,不能就材料而谈材料,要把鲜活的材料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体察和透视,放在历史和现代的坐标中分析和把握,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根源,条分缕析,展示作者的批判性思维。比如针对一则新闻发表看法的命题,新闻内容是孩子举报爸爸酒驾。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思考,情与理的冲突该如何处理,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又应该如何应对,从而使学生在作文内容和现实之间建立链接,切中要害,提高作文深度。

三、在作文的批改阶段,采用逆向思维,挖掘批判意识

完成作文后,还应该对作文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思考,看看能不能挖掘出新的内容,促使学生的批判思维向纵深发展。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即让学生站在所给材料的反面立场上,对材料的观点进行反驳。这样能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但要注意,运用逆向思维写作时,论证一定要合乎逻辑,情节一定要合常理,不能违背事实。

我们应该把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上,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写作训练,激发其批判性思维,然后再在作文材料的选择以及作文内容的评判上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为国家培养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优秀接班人。

猜你喜欢

批判性高考作文命题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