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9-09-10王乃亮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蟋蟀目标教学模式

王乃亮

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课堂要集知识与乐趣为一体,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用兴趣引领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是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但高效课堂不仅追求课程进度,更注重学习效果。本文针对高效课堂创设,对小学语文课堂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瓶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字面意思就是高效率的课堂,但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不仅要高效率,还要高质量。因此,新课改不断赋予高效课堂以新的内涵,新时期高效课堂的内涵变为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一种课堂形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当贯彻落实面向全体、注重个性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二、现状和问题

1.教学目标混乱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不断提出新要求,但部分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主,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传统教学观念僵化、死板,过于注重教学成绩的提升,忽略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固化、混乱的教学目标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2.课堂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多为教学经验丰富、教龄长但教学方式传统以及缺乏教学经验、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教师队伍存在断层。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师虽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课堂缺乏趣味性;年輕教师观念和方式新颖但缺乏经验难以控制课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实现高效课堂。

3.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抱着“在其位谋其政”的思想,工作恪尽其守,但在学生课下学习以及与家长沟通方面有待改进;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方案,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高效课堂的构建受到限制。

三、有效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目标混乱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不失为有效对策。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的个性,力争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将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和把握“坐井观天会目光短浅,眼界要长远”的人生哲理作为教学目标,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认识生字、诵读课文。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结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故事和“井底之蛙,所见甚少”进行对比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明白人生哲理。因此,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对构建高效课堂非常重要。

2.改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灌输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单独运用教师口授和黑板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益于课堂氛围和课堂质量的提升,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内容繁杂,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并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改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将故事、游戏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比如,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课时,许多学生对蟋蟀没有认知,单凭简单的讲述教学,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蟋蟀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蟋蟀的真实面貌,再找一些科普视频,让学生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等特点,甚至可以带蟋蟀到课堂上,让学生观摩,还可以做一些蟋蟀面具,让学生结合情境扮演蟋蟀。如此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还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蟋蟀目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蟋蟀的决心
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捉蟋蟀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