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吴跃银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情感文章

吴跃银

作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却又不能忽视的一个板块,由于学生阅历及思想水平的限制,导致其写作时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作文有明显的缺陷。如今,“读写结合”正逐渐走进教师的视线,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如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重点与难点,作文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与教学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小学阶段,学生不仅刚接触写作,对语文也是刚刚接触。教学过程中,经常因为学生理解能力差而拖慢教学节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通常利用“满分作文辅导”等工具,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文章应该如何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流于形式,没有自己的思考,思想肤浅,毫无深度,难以触动读者。这样的文章,中规中矩,没有太大失误,却也难以获得高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十分不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寻求更高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写作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读写结合的教学理论逐渐被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推动阅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一、提升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的载体是文字,文字是人们表达情感、见解的工具,从古代的诗歌到现今的散文,都是作者思维和情感的结晶。阅读些文章,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因此,在读写结合的模式下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文章中读懂他人的思想感情,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授一定的阅读技巧,如通读与略读等,让学生更高效地阅读,丰富阅历,充实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作文时有东西可写、有感情可抒发,不只是空话、套话、大白话,保证学生的作文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大量阅读之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意识进行培养。写作文,除了要有情感,也需要写作技巧,可以说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而写作手法便是灵魂的载体,若作文只有情感而没有任何写作技巧,情感将无所依托,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通过准确的表达手法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三、读写结合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阅读,然后写读后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提炼文章思想,学会总结,也学会表达自己,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深化,观点在写作中趋于严密,情感在二者结合的培养中不断充沛,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

如今,人們的目光逐渐集中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摒弃了传统的“成绩至上”观念。因此,教师更应当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能力的提升。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反映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必须给予重视,要以更新的教学模式来面对全新的教学需求,读写结合便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读写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情感文章
情感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