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LC技术应用课程“赛、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2019-09-10武可庚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教学模式

武可庚

摘 要:近年来,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如何落实技能竞赛的常态化,使大赛的理念、大赛的培训方式引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好大赛对教学的引领作用,我们在PLC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能竞赛;教学模式;PLC;赛教结合

《PLC技术与实训》是中职机电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岗位技能的课程。目前中职《PLC技术与实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主要有:理论偏深,中职与高职以及大学教学内容差别不大;编程偏多,中职生就业后岗位上很少接触编程;教学过程“讲多练少”,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干活;课程教学缺少PLC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工作现场的要求等等。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三提二降”的课程改革思路。“三提”是指提升课程实践性,采用“做中教,做中学”为主体教学方式,力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当中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课程的综合性,把 PLC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变频器技术、触摸屏技术和气动控制技术紧密结合,注重PLC在机电控制技术中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推进“赛、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降”是指降低理论教学深度,以够用为度;降低编程要求,以掌握基本指令、会编写简单的工业控制程序为目标。

一、以工作项目为引领,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重构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7个工作项目为引领,通过30个典型工作任务,将所有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串接在一起,倡导学生边做边学,学做合一,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举措:(1)淡化编程。原教学主要以编程为主,新教学以安装、排故、调试为主,编程为辅。(2)强化PLC技术综合应用。原教学只讲PLC,新教学把PLC技术与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电动机技术相结合。(3)突出以学生为主。 以“学得会,用得着”重构教学内容。(4)突出以技能为主。 将知识、技能分解到各个工作任务之中,课程教学以实训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达到4:1,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编写理实一体的教材,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任务的选取紧密结合生产岗位实际,以企业典型案例作为素材;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战性,任务功能的呈现集动作、声、光于一体,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内容层次性,各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梯度,编排顺序从基础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变以“PLC编程为主”的教学为“PLC技术综合应用”的教学。教材中把 PLC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变频器技术、触摸屏技术和气动控制技术紧密结合,注重PLC在机电控制技术中的综合应用,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以“赛、教、学一体,教、学、做结合”构建课程特色。

(1)以现实岗位扮演,创建真实工作情境。在课程设计上认真落实“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岗位能力为依据”的职教理念。教学中给学生创建真实的岗位情境(电气设备、元器件采购岗位;电气产品装配岗位;维修电工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调试或产品质量管理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与开发岗位),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

(2)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处理问题的能力。全班分为3大组,25个小组,每2人一小组。培养学生骨干,协助教师做好实训辅导。在教学中,教师对个别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出现问题进行辅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演示。教学以学生为主,实现“课堂还学生”。

(3)以软件仿真作为教学辅助,丰富和补充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PLC仿真平台”开发的虚拟设备具有成本低廉、免维护,实验消耗小、不怕损坏、安全性高等特点。仿真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使技能训练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教学更生动、更便捷,也改变了“实训操作不能布置作业”的尴尬局面。

教学过程施行“做中学、做中教”方式,极力推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技能竞赛引入教学全过程,实现技能竞赛常态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都设计有相应的比赛,每年要组织校内“机电一体化组装与调试技能竞赛”,成绩优秀学生可推荐参加全省、全国职业院校该项目的技能竞赛。

三、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践操作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教学工作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的基本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養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我校重视实训室的建设。我校拥有一流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共有实习台位42个,可供84人同时实训。学校成立了由具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教师名字命名的“教师工作室”,其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本课程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经过几年的努力,本课程拥有一支品德过硬,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本课程专任教师6名,研究生学历3人,5名为高级技师。近几年6名教师均在全国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中获奖。

PLC技术应用的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实现“教、学、做结合”,并在每一个工作任务中都设计有相应的比赛,将技能竞赛引入教学全过程,实现技能竞赛常态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过程中,由于需要师生双边互动,一般耗时较多。如果授课内容较多而课时受限,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建议精选案例,精心策划,并加大教师辅导力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凡华.职业教育有大赛:继续探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58- 52.

[2] 杨静.展示技能.以赛促教—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专家访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7):12- 13.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