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

2019-09-10肖潇王书珍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6期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肖潇 王书珍

【摘  要】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的误操作会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人身伤亡或电网瓦解的严重事故。作为输配电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智能变电站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所以研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对变电站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

主动式综合防误即综合变电站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建立设备操作综合防误规则,变电站内任一设备的控制操作必须经过综合防误逻辑判断后才能出口,强制闭锁不满足综合防误规则的控制操作,从源头上杜绝可能引起系统风险的误操作,实现涵盖变电站运行、操作和检修等各个环节的主动安全防误。

1.1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实现

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原理是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各种状态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规则。变电站内的工作人员如果想对某一个设备进行操作,则操作不会被立即执行,操作要被综合防误逻辑进行判断正确以后才能被执行,如果操作不满足防误规则,就会被强制关闭,这个规则有效地避免了错误操作引起危害的发生。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规律来看,其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防护处理措施:第一,在进行操作防护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将装置在一体化配置技术控制实施下,进行操作实施;第二,将继电保护装置实施范围内的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等都做出及时的建设和评估;第三,应该逐渐加大防误设备的检查力度,保障在防误技术的处理和实施过程中,能够明确整体的电力传输运行信息以及电力传输中的二次设备工程概况,便于相关的施工人员运行施工工序时,减少失误性因素的出现。

1.2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应用

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继电器保护实施中的母线控制而言,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为了能提升装置应用的效果,在进行防误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对于继电器保护中的间隔SV接收板做出了整改,按照电压接收效果,相关的人员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实施的因素去控制相应的电力继电传输因素,例如借助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落实,实施母线装置继电保护措施工序,相关的继电保护措施管理者,应该针对主动综合防误技术的实施进行控制,将原有的SV接收板转换,降低在接收板转换中的电力损耗,保障电力的运行和输送安全。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应用如图1所示。线路1停电检修,线路2与线路3正常运行,运维人员在退出母线保护中线路1SV接收压板时,误退出线路2SV接收压板。应用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经综合防误规则判断,由于线路2间隔合位有流且母线保护装置正常运行,不具备“退出线路2SV接收压板”的操作条件,故主动闭锁此操作,实现退出母线保护运行间隔SV接收软压板误操作的有效闭锁,避免因此引起的母线保护误动作。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装置检修防误操作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中,为了确保二次回路的安全,通常弃用了电缆,转而选择光导纤维来代替。光导纤维不是物理线路,是一种虚拟化的线路,每个设备之间通过光纤来传递信息,这就形成了虚拟二次回路,其中的装置设备有包括SV接收软压板在内的多种多样的软压板。如果变电站处于正常状态,各个设备正常工作,那么此时二次回路的软压板的状态是投入。在对装置设备进行检查修理的时候,需要将虚回路软压板清退出来,换成检修压板,此时一定要严格遵照规则来操作,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装置就地操作防误技术

3.1装置就地误操作分析

在装置的控制运行过程中,注重对检测区域内的装置就地操作效果分析,通常情况下,装置就地误操作一般有以下原因:第一,相似间隔的装置具有相同的面板,导致运维人员误入其他间隔;第二,装置内同类型的操作对象一般具有相似的名称,导致误操作装置内相似对象;第三,装置采集数据有限,就地防误规则不完善,导致误操作不具备操作条件的对象。

3.2装置就地操作防误技术

该体系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操作人员在进行运维操作之前,要先选中待操作装置,通过监控系统对待操作装置发送命令,使其显示屏亮,是其他装置的屏幕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只操作亮屏的装置,可以防止错误的发生;第二,操作人员在就地进行运维操作之前,先通过监控系统遥控按钮对待操作对象进行解锁,把其他不操作的对象闭锁起来,就可以在运维过程中减少错误的发生;第三,操作人员在就地对某个对象进行运维操作的时候,该对象会自动的发送一个信号给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接收到这个信号后会对这个信号进行检验,如果是安全的,监控系统就会允许这个操作的进行,如果是不安全的,就强制关闭该对象。

4结语

总之,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其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误操作是主要的风险方面之一。因此,在实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应针对其继电保护误操作,采取适当的防误措施。相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护人员应结合实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情况,综合采取各项技术,从而保证整体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5):306.

[2]温瑜玲.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24(29):82.

[3]李旻,石玉琦.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8,(6):133-134.

[4]王彩霞,张毅明,王嘉辉,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一次设备监视方案设

计及應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09(15):07~12.

[5]孙梦圆,杨蒙,白天宇,等.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的保护措施研究[J].国家电网,2014,12(03):01~10.

[6]洪浪,吴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3):165-166.

[7]郭法安,易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12):147-148.

[8]马涛,武万才,冯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气技术,2015,(6).

[9]梁海超,许晓峰,贾弘德,等.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148-148

[10]杨玉娜,谢丽霞.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系统的技术应用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6(23):238-239

(作者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

猜你喜欢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110kV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