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2019-09-10叶莲肖
叶莲肖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7年,中国的离婚率不断上升,2015年为2.79‰,2016年上涨为3.02‰,2017年高达3.15‰。面对父母的离异,原有家庭结构的崩塌,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将受到巨大的重创,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关注离异家庭的儿童心理问题,保护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成为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
本文以一位正在学校接受心理辅导的离异家庭儿童作为个案研究,提出离异家庭儿童的教育策略。
一、个案背景介绍
小A是一位五年级的女生,有两个弟弟。爸爸和妈妈于本学期初离婚,小A和大弟弟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生活,小弟弟跟着妈妈生活。小A的爸爸是本地人,长期在外地工作,只在周末和节假曰回家,小A平时主要是奶奶负责管教。小A的妈妈是外省人,离婚后带着小弟弟在其它地方租房子住。
二、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表狈
Reifma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通过比较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儿童心理状况,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在学习成绩、行为、心理调节、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结合本研究的个案的具体行为表现,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表现:
(一)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课堂学习状态差
离异家庭的儿童在经历家庭巨变后,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学习成绩。小A的成绩原本是属于中等水平,父母离婚后,成绩急剧下降,两个月后变成了只考10多分。具体表现是上课不听讲,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作业不交,老师经常投诉家长。
(二)人际关系差,封闭自我
有关研究显示,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缺乏自信,自我评价偏低。在小A接受心理辅导时,只要提及班里是否有好朋友这个话题时,她就闭口不谈。经过多次的信任建立后,她说她以前在班上有几个好朋友,可现在那两个好朋友不和她说话了,而她也没有主动找她们说话。
(三)情绪波动大、出现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
离异家庭子女消极的情绪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为抑郁、暴躁、孤独、易怒、发呆、焦虑、冷漠、过分胆小等。小A第一次来接受心理辅导时,就哭了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一句话都没有说。第二次、第三次、每次辅导时只要提到家庭和学习都会哭。她说父母离婚后,她经常一个人半夜在被窝里哭。班主任也反映孩子在课堂上总是闷闷不乐,只要问她,她就会低头流泪。
三、影响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
王萍(2009)的研究显示,父母自身的消极情绪情感、亲子间的关系不和谐、社会支持减少、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社会评价压力和个体自身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心理状况。基于此,笔者提出影响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离异的方式
维果斯基认为,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产生更多是受到父母离异过程中产生的冲突所影响。而父母能否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是离异家庭儿童能否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小A的父母离异前感情不错,离婚的原因是妈妈被奶奶怀疑有外遇,妈妈一气之下选择了离婚。离婚后,奶奶经常在孩子面前辱骂妈妈,说妈妈人品不好。而妈妈则跟孩子说她是被奶奶赶走的。因此,孩子内心对奶奶充满了怨恨,经常不理睬奶奶。
(二)亲子关系的质量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的质量是影响离异家庭儿童是否能顺利发展的中介。小A的父母离婚后依然非常关心孩子,爸爸虽然不在身边,但平时都会和孩子视频电话,周末也会抽空带孩子出去玩。而妈妈也会经常接送孩子,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带孩子出去吃饭和玩耍。因而,小A接受了父母离异的事实后,慢慢就从创伤中恢复过来,现在的小A能坦然地谈父母离异的事情,并提到爸爸带新的女朋友回家,而她表示和那个阿姨相处得还可以。
(三)离异后主要抚养人的教养方式
父母离异后,拥有抚养权的一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将对孩子的心理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A现在的主要抚养者是奶奶,奶奶最初是严厉型和溺爱型的混合。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被老师投诉时,奶奶就辱骂讽刺孩子。另一方面,奶奶非常溺爱孙女,每晚坚持接送孩子去补习班,任由孩子每晚玩手机游戏。经与心理教师详谈后,开始改变教育方式,学会以平和的、民主的方式来关心孙女,经常与孙女谈心。祖孙之间的关系才趋于缓和,并慢慢融洽起来。
四、离异家庭儿童的教育建议
离异家庭的出现是学校无法改变的,作为学生的老师,能做的就是尽力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离异家庭,学校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及时进行家访,对儿童的抚养者进行家庭辅导,改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
成人在经历婚姻破裂时,可能会难以顾及孩子的情绪状态。因此,学校要及时进行家访,对抚养者进行离异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表明,合理的家教方式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培养。因此,让抚养者改善自己的教养方式,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改善亲子沟通,有助于降低孩子的心理创伤,让孩子尽快恢复过来。
(二)根据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并跟踪
当老师知道孩子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后,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孩子对父母离异的感受,评估孩子的创伤程度。当发现孩子有表现出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封闭自我、情绪低落等现象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的心理教师,让心理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小A在接受了心理辅导后,孩子接受了父母离异的事实,学习状态也有所改善,目前正努力提升学习成绩。
(三)加强学业指导,提高学习兴趣
班主任是学校里最了解孩子家庭情况的老师。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及時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小A的班主任一开始对小A采取了多种教育措施,如单独辅导、课后留堂、投诉家长、在家反省等,但效果甚微。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没有的。科任教师要学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然后根据孩子的学业水平与个性特点,捕捉教育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细致的学业指导。
离异家庭的儿童不单单是家庭自身的问题,还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是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社会都应重视起来,一起关注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呵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让离异家庭的儿童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