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概况

2019-09-10蒋小南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程防控

摘要:我国各地先后出现多起非洲猪瘟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从感染对象分析,猪瘟虽然只能感染猪,但是由于其传播速度快、病程短、致死率高的特点,导致大批量被感染的猪迅速死亡,给整个养猪业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首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點进行阐述,然后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病理陛特征和临床表现,最后提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程;病理性特征;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5.013

作者简介:蒋小南,女,湖南祁东人,大专,助理(初级工),研究方向:畜牧兽医、防疫、检疫。

0引言

目前非洲猪瘟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动物报告疾病,且成为我国重点防护的一种动物类疾病。尽管非洲猪瘟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研制出能有效治疗及预防非洲猪瘟的药物和疫苗,一旦非洲猪瘟开始大面积爆发,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料。因此,提高对非洲猪瘟的认识水平,并不断提出新的防护措施,对于防范非洲猪瘟,保卫动物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流行现状与流行特点

1.1流行现状

2018年8月3日,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的沈北新区发现了第1起非洲猪瘟疫情后,其他地区也开始相继爆发非洲猪瘟疫情。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80多个市区相继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包含106起家猪疫情,2起野猪疫情。直到2019年2月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的莱芜区才首次实现对非洲猪瘟的有效控制,当地的疫情已经得到妥善的处置。

自该起非洲猪瘟爆发至今,共有99个疫区的封锁状态得到解除,大部分省份的疫区得到完全解除,就目前发展形势分析,非洲猪瘟的爆发状况已趋向于平稳可控。但是在非洲猪瘟爆发期间,全国共杀害了90多万头猪,累计经济损失高达16亿元,此外,不少食品企业的猪肉供应链发生断裂,进而严重影响自身的发展。

1.2流行特点

早期阶段,由于非洲猪瘟和普通猪瘟表现出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没有对非洲猪瘟和普通猪瘟做出有效区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可发现非洲猪瘟和普通猪瘟的病原体不同。引发普通猪瘟的病原体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而非洲猪瘟的病原体是双链DNA病毒。

非洲猪瘟最容易感染家猪和野猪,但在品种、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该病主要有2种传染源,一是病猪,二是携带病毒的猪。病毒广泛的分布在猪的脏器、组织以及体液中,其中含量最高的3个部位分别是淋巴结、脾脏以及肾脏。由于受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在病毒潜伏阶段就开始出现排毒反应,因此从外地引进猪的手段经常会导致大面积的猪瘟爆发。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猪的消化道或者呼吸道受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二是媒介昆虫叮咬,三是病猪与健康猪发生了直接的接触。第3种方式引发的非洲猪瘟爆发现象最为常见。即使有些病猪已经康复,但是病毒并没有完全被清理干净,因此同样存在向外排毒的可能性。

2病理性特征与临床表现

2.1病理性特征

非洲猪瘟的致病因子被称为非洲猪瘟病毒,可存在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质中,以2种细胞最为常见:一是网状内皮细胞,二是单核巨噬细胞。此外,该病毒还能寄生于钝缘蜱中,跟随这种节肢动物进行活动也就成为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从治疗药物的角度分析,目前和非洲猪瘟相匹配的血清只有1种,但是病毒株的毒性差异十分巨大,目前可分为强、中、弱3种。通常毒性处于中强度的毒株通常可引发大面积急性死亡。

非洲猪瘟病毒对低温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但无法忍耐高温环境,只需55 ~ 60℃的高温环境就能将病毒杀死。对pH值的耐受范围较大,可活跃在pH值为4~ 13的环境下。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消灭该病毒的活性,该病毒易存活于粪便、血液等环境中。

2.2临床表现

由于毒株、宿主以及传播方式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也不确定。通常被病毒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5~9d,有时会出现更短的情况。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可以将非洲猪瘟划分为以下4种。

(1)最急性型。在这种情况下,猪都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就已经死亡。

(2)急性型。猪的精力开始逐渐减退,无法保证每天的运动量,精神萎靡不振且处于厌食状态,体温明显升高,面部及腹部等区域的皮肤会形成出血点或出血斑,可视粘膜会出现潮红、发绀等症状;呼吸道不通畅,导致呼吸和咳嗽都十分困难,进而引发不同性质的结膜炎;部分猪会出现呕吐、腹泻以及便秘等情况,粪便中时常带血;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猪在中后期阶段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精神异常行为,如果是母猪在妊娠状态下被感染,不仅会导致流产,而且有很大的概率直接死亡。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的表现症状与急性型相同,但是亚急性型的发病情况较为缓和,远没有急性型那么强烈。

(4)慢性型。病猪会呈现出体态消瘦,发育迟滞等状态,同样伴有呼吸和咳嗽困难的症状,关节会逐渐肿胀,皮肤会出现破裂和溃烂,该类型的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3防控手段

3.1 加强非洲猪瘟疫情监测

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研制出可以对非洲猪瘟进行治疗与预防的药物和疫苗,因此,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对非洲猪瘟进行动态监测十分必要。通过加强非洲猪瘟的监测力度,有关部门可在短时间内查明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以及传播途径,防止疫情继续蔓延。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建立起防治非洲猪瘟的应急方案,只要监测到疫情的发生,则应迅速开展应急方案,争取实现对疫情的有效控制,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非洲猪瘟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同时,还要对发生疫情的周边地区以及邻近省市进行大规模的排查,并要求排查人员每日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当地的一些养殖场、屠宰场以及交易市场等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也要进行注意排查,并不断加强卫生护理工作。如果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病死猪,且暂时无法查明准确原因,则应对其加以限制,并立即向上级进行汇报。对于其他省市,尽管目前不存在爆发非洲猪瘟的情况,但也要学习和了解非洲猪瘟的相关特点,以便在遭遇疫情时能及时应对。

3.2加强引进猪疫情检测

由于从外地引进病猪是导致疫情大规模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引进猪的疫情检测工作。在猪的进口追踪和入境隔離这2个方面做好检疫丁:作。如果需要引进一些生物材料,如胚胎或者冷冻的精子等,都要先进行风险评估。一是要保证生物材料的活性和安全性,二是要保证引入区域的低风险性。此外,要加强对产地检疫和引种隔离的控制力度。引入活体动物后,需要先进行至少1月的隔离观察,在确保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展开下一步工作,该举措可以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和扩散。确保引种动物的手续和资料齐全,便于之后的管理工作。如果手续和资料不齐全或者不合法,则应该做到坚决抵制,任何来历不明的动物都不应该被引入。如果发现有人利用非法引进的猪制作添加剂等物品,不仅要迅速进行排查,销毁所有物品,而且要追究相关责任。

3.3各部门之间联合行动

由于各省市均爆发过非洲猪瘟疫情,而且爆发后的破坏效果十分显著,因此要做到全面控制和预防,必须在多个部门之间展开联合行动。在没有爆发疫情的地区,非洲猪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因此,与生猪饲养、贩卖以及相关产品的制作、运输等流程有关的部门都应该采取合作,共同展开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只有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生率,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才能实现对非洲猪瘟的预防工作。如果非洲猪瘟疫情再次爆发,相关部门更要鼎力合作,共同采取监管和治理措施。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入境检疫工作,如果发现任何违法行为,都要进行严厉的打击。为切断泔水饲养生猪这一传播途径,还要对地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统一的垃圾回收和管理。交通、林业以及畜牧等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加强管理工作的力度,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和扩散。

3.4加强饲养场防控能力

饲养场是非洲猪瘟最容易发生和传播的地方,因此,在防治非洲猪瘟时,生猪的饲养场必须要先做好综合防控工作。进行日常消毒,由于普通的消毒剂就能消灭非洲猪瘟的活性,因此,确保消毒的有效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饲养场应该处于封闭状态,不允许随意的进出,要专门设置隔离防护区域,以便在爆发疫情时能开展隔离工作,防止非洲猪瘟向外扩散,同时也能降低各种损失;加强对野猪以及作为传播媒介的昆虫的治理工作,禁止与生猪有任何接触;在对生猪进行饲养时,泔水或者残留的饭菜都应该进行消毒;如果要进口种猪、野猪或者其他相关产品时,一定要做检疫工作;如果饲养场内爆发了疫情或者出现异常,都应迅速上报有关部门,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封锁、隔离、大面积消毒等手段;如果发现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应立即扑杀,防止疫情蔓延。

4结束语

作为一种对猪极具杀伤性的传播性疾病,非洲猪瘟还存在诸多防控难点。为在最大程度上阻断非洲猪瘟的发生和蔓延,相关从业人员和有关部门应提高对非洲猪瘟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生物安全意识,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的检测工作,并不断加强对引进猪的检疫和隔离工作。此外,与生猪饲养、贩卖、运输以及成品加工有关的部门应开展联合行动,共同采取监管和治理措施。对生猪饲养场进行综合防控工作,争取从源头上防止非洲猪瘟的发生,并切断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博.非洲猪瘟研究现状[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12):185-188.

[2]扈荣良,于婉琪,陈腾.非洲猪瘟及防控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兽医学报,2019,39( 2):167-179.

[3]欧云文,马小元,王俊,等.非洲猪瘟分子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8,38 (2):416-420.

[4]金李保,夏晓辉,王璋.浅谈非洲猪瘟概况[J].农民致富之友,2016 (2):257.

[5]窦国芳,窦广跃.非洲猪瘟传人风险与防控对策[J].乡村科技,2018,192( 24):104-105.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病程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