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9-09-10苏秀蓉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符合当前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更好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口语教学目标还不明确,缺乏对提高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因此,需要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引言
通过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前新课改所倡导并要求的。只有不断挖掘与口语交际有关的教学资源,才可更好的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并通过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教师遵循基础性原则,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意识和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交际活动,充分与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口语交际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口语交际能力,并学会采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场合进行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口语交际情景,从而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个性化原则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积极和帮助学生充分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也可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对课文当中的相关口语交际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令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口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培养基础,注重对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忽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中所包含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培养。此外,部分教师对于口语教学概念了解的不够充分,过于注重口语教学的表面化,未充分将口语教学的正确意义和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是否将语文知识更好的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缺乏对学生语文知识表达过程中,神情变化和参与态度等方面的注意和培养。不仅使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也会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教师通常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展开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未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很多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缺乏积极性。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充分引入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口语交际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才能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令学生在生活当中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运用很少的时间对学生口语交际教学和培养,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还存在相应的问题。部分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会对学生采用看图说话和日常绘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对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学生,会采用自编故事或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口语交际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仅采用看图说话为主,忽视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在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以后,教师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往往采用问答形式,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有关口语交际理论知识和技巧,缺少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和共同探讨的过程,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过于单一和落后。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
为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教师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基础性和交际性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将所想表达的知识和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表达出对知识的看法和相关建议。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过程中,要明确口语交际主题,根据口语交际的主题展开对学生口语教学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燕子》这篇文章时,要明确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引入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最后一段,让学生进行口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一个同学扮演燕子妈妈,另一个同学扮演小燕子。并通过想象充分表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的美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可充分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二)挖掘口语交际教材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对语文教学内容和资源进行挖掘,充分发挥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主觀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练文本当中的内容,不断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和兴趣。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课文当中的景物特点,并将学生分为“游客”,“小导游”等角色。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说一说?作者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教师采用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在交际情境中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乱扔垃圾和随意践踏花草等行为的视频,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充分讨论,如果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相应的行为会怎么做?令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一学生扮演乱扔垃圾的人,引导另一位学生上前进行劝说,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说话技巧,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明雅.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4):39.
[2] 严红.让学生说起来——试谈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142.
[3] 徐淑.如何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72.
作者简介
苏秀蓉(1973年6月—)女,汉族,四川广元市人,四川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实验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作者单位: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