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2019-09-10张万年
张万年
摘 要:问题导学法教学是在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旨在通过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生,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本文即是针对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中衍生而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颠覆了传统先讲知识,后提问题的教学模式,而是以问题导入,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导学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积极地思考,有利于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导学法教学并不是直接性地提出问题,而是要对问题进行“包装”,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先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常问题的创设情境多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因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够更容易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现在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谁?”学生:“习大大。”老师:“习大大的职位是什么?”学生:“国家主席。”老师:“是的,古代对于最高领导人怎么称呼?”学生:“皇帝。”老师:“对,但是为什么会叫做‘皇帝’呢?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又是由谁开始的,大家知道吗?”学生:“从秦始皇开始的,怎么来的不知道。”老师:“同学们阅读课本,大家找一下答案。”学生寻找之后回答:“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三皇五帝,把这两个神明的称号并在一起,形成‘皇帝’一词。”老师:“很好。同学们在看历史剧的时候一定听过这样的话‘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皇帝的权力是很大的,那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怎么体现的?”学生:“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老师:“皇帝是如何掌管生杀大权的,这种权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生们清楚吗?”学生:“不太清楚。”老师:“同学们再读课本,寻找一下答案。”
二、问题贯穿课堂,引导学生思考
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之后,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将课本知识与问题相衔接,使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通过全程式的问题引导,才能始终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进而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都知道‘鸦片战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英国人通过向中国贩卖鸦片赚取利润,在我国开始禁言之后,英国人便向我国发动侵略战争。”老师:“是的,但是他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怎么得逞的,难道我们就没有抵抗吗?”学生:“我国武器太落后。”老师:“我国的武器确实落后,但也不是纸糊的。英国人的鸦片战争并不是一帆顺利的,同学们阅读鸦片战争一段就能够了解。同学们阅读后想一想,为什么最后还是输了呢?”学生:“清政府的腐败。”老师:“腐败的原因固然存在,但是同学们仔细阅读,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清政府的软弱。”老师:“怎么判断的?”学生:“英国舰队从广东到厦门,再到浙江一路向北,并没有真正的打败清政府,但是刚到天津,清政府就极为恐慌的赶紧与英军谈判。”老师:“是的,从这一节的內容还不能看出清政府的腐败,尽管这是不争的事实。同学们再读下一段,想一想这又说明了什么?”
三、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学生深思
创设问题情境和问题贯穿课堂均属于老师开展课堂问题导学,但是老师不能仅将问题导学展现在课堂之上,还要将问题导学延伸至课下思考,这既是对问题导学的应用延伸,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此处依旧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在内容教学完成之后,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今天同学们对‘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同学们不仅要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更主要的是通过对这段事件过程的了解有所发现和体会,要学会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当然这种本质并不是‘腐败就要挨打’等老掉牙的经验教训。”学生:“还有什么?”老师:“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止是武力的战争,而且也是文明的战争,大家课下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自诩为西方文明国家的军队会将东方文明的精华焚毁?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问题导学法教学是将历史知识、问题、引导和学习四位贯穿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前提是根据历史知识设定问题,而后是老师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知识与问题的引导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进而吸收和掌握知识。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在于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与学习知识的过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思考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刘京.关注问题导学彰显历史课堂魅力探研[J].成才之路,2018(33):33.
[2]马莹.“问题式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