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2019-09-10李艳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5期
关键词:探索性西瓜趣味性

李艳红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参与学习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创设教学情境,让教学情境具有趣味性、真实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让教学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创设具有趣味性、真实性、探索性的教学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有效情境;教学效率

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参与学习全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或课堂中间插入情境,有的教师甚至用教学情境贯穿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具有趣味性、真实性和探索性。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调动学生思维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情境应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学情境感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巧妙创设生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具有现实意义和浓厚情趣的教学情境中。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编出了淘气吃西瓜的故事,并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淘气、笑笑、奇思和琼思去郊游,她们经过风景迷人的旅游区,来到西瓜种植基地,又大又圆的西瓜十分惹人喜爱,周围到处都是游客。瓜农卖力地向游客介绍:“又红又甜的西瓜,不甜不要钱……”场景十分热闹。淘气他们本来已经口渴了,听了瓜农的介绍,更加想吃西瓜了。于是,他们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四人分吃。突然,淘气眼睛一转,诡异地说:“笑笑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奇思和琼思各吃西瓜的八分之二,我吃西瓜的十六分之四”。笑笑一听到立刻反对:“奇思和琼思分得两块,你分得四块,我才一块,大家觉得这样公平吗?”笔者趁机问道:“同学们,淘气的决定公平吗?”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很想知道结果。

二、教学情境应具有现实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要凭空捏造;要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尽量不要超越时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富有时代信息的、真实存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增强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创设情境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而有所区别,对低年级学生,要创设他们看得见、摸得到的情境;对高年级学生,要创设他们直接或间接看得见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笔者请两位同学互相交换座位,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位同学原来座位号是7号,现在变成了8号,第二同学原来座位号是8号,现在变成了7号,在这个现象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位置顺序变了,结果还是这两位同学没有变”。接着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这样的,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你能不能举出例子来?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很快,学生举出:“7+8=8+7。”这样利用“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生活现象,引出了“加法交换律”的学习内容。这样,把生活中的现象和创设教学情境相结合,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现象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又使学生得到了一种成功快乐的体验。

三、教学情境应具有探索性

教学情境应具有操作性、探索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习实践活动,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思考数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三边关系时,笔者首先给出8厘米、5厘米、2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围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了5分钟,发现怎么围也围不成三角形。他们都很困惑: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是什么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给出9厘米、6厘米、5厘米,学生很快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讨论:(1)能围成三解形三边的关系:6厘米+5厘米>9厘米,6厘米+9厘米>5厘米,9厘米+5厘米>3厘米;(2)不能围成三解形三边的关系:8厘米+5厘米>2厘米,5厘米+2厘米<8厘米,8厘米+2厘米>5厘米;同学们经过分析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轻而易举得出了结论。

四、教学情境应具有适度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要简单,不要繁杂;要浅显,不要深奥;要渐进,不要无序。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在乎多,而在乎精。一节课40分钟不要创设太多教学情境,如果教学情境太多,那么学生只会关注有趣的活动,而忽略了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来设计教学过程,切忌情境过多、过泛,导致适得其反,达不到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富有趣味性、有效性和探索性的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数学思维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运用数学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小梅.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师),2018(09).

[2]罗永浩.谈谈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J].江西教育,2017(09).

[3]李小艳.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有效性的策略[J].福建教育,2018(8).

[4]周红婷.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质量[J].新课程,2018(10).

[5]胡小强.提高数学情境有效性的途径[J].新课程学习,2018(12).

猜你喜欢

探索性西瓜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大小西瓜
趣味几何
当夏天遇上西瓜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巧切西瓜
探索数列中不定方程的解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
探索性问题的几种类型及其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