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年级看图列式教学策略

2019-09-10刘建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5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

刘建英

【摘要】看图列式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一年级看图列式这部分内容时,如何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图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尤为重要,它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一步、两步应用题教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看图列式;多媒体音画效果;数学模型;说图意;图示法

看图列式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开始。由于没有文字的直观表述,图形相对比较抽象,但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相对于他们来说准确地找出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图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还是比较困难。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找出情境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并学会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一、利用多媒体音画效果,引导学生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从情境图中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是看图列式的首要环节。针对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到时间比较短的特点,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音画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学生观察情境图后找信息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应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选择,把关注点从整体画面集中到有用的数学信息上來。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动物乐园》一课时,首先出示动物乐园的主题图,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但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相对直接,往往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大部分都是重复“看到小猴”“看到小兔”等等没用实际作用的信息,他们还不懂得有意识地数出图中出现的动物数量,既费时又使学生短暂的注意力分散,影响下面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看图列式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音画效果,通过一闪一闪的数字,及熟悉的卡通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有意识地观察情境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在找数学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图中有什么,更要数出它们的数量各有多少,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慢慢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信息。通过多媒体的音画效果这样有意识地引导,既可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浪费时间,又可以培养他们准确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数感。

二、创设具体的情境图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想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而且语言表达比较随意,口语化。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读懂情境图,并发现情境图中蕴含的数学问题是看图列式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从具体的情境图中建立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来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有几只小鸟”一课时,当学生准确找出图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6只”时,老师可及时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在7只前面板书“原来”两字,再在6只的前面用红色字突出“又飞来”三个字,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并突出板书“一共”两字。同样的在教学“还剩下几个”一课时,我们也可以在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在黑板上及时板书出“原来5块”“拿走2块”,再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还剩下几块?”,在黑板上突出板书“还剩”两字。通过这种从具体的情境图中提炼出文字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从具体情境图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初步建立起加减法的数学模型,而且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特别对一些学困生来说,能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通过多层次不同方式说图意,加深对图意的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正确的思维方式离不开语言的表达。看图列式比较抽象,如果老师能够通过分析图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图意,把抽象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具体化,即使学生亲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课堂上由教师主宰,“满堂言”,学生听,信号单调容易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表达思考过程和结果,以不同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来刺激全班学生的大脑皮质,加强刺激物的新异性,将会使各类学生大脑皮质得到较长时间的兴奋。这样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不断交替,互相转化,互相促进,使注意力比较稳定持续,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还剩下几个”一课时,当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出“原来”“拿走”“还剩”这些关键词初步构建了减法的数学模型后,再按照优生示范——中等生、学困生学生依次说——同桌互相说——小组比赛说——全班说等不同方式,把抽象的图形转化成了具体的问题“原来有5块奶酪,小老鼠拿走了2块,还剩几块”,这样多层次不同方式的说不仅能引导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而且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正确理解图意,分析数量关系,准确列出算式,为后面学习应用题,准确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图示法,引导学生正确列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量它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示法恰好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形象。因此,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画示意图不失为解决看图列式的重要方法。在教学看图列式时,老师可以把抽象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用画示意图的方法简单明了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而且这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图示法,相对于文字的表达又直接简单多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到解题的思路,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有几只小鸟”一课为例,在学生用文字表达出图意,理解图意后,老师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面的示意图,理解把7只和6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几只就是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再以“还剩下几块”一课为例,同样在学生用文字表述出图意,并理解图意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示意图 :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示意图,理解总数是5块,拿走其中的2块,求还剩下几块就是求部分数用减法列式计算。通过这种把枯燥的文字转化成图形的画示意图的方法既直观地表达了抽象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老师和学生一样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动脑,用心研究总结,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智慧”发生课堂“大效应”。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基于电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简述
孪生支持向量机数学模型与应用综述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LabVIEW仿真分析
两种泵功图量油方法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比较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分析及MPPT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