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9-09-10姚妮娜刘石祥

种子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种薯马铃薯建设

姚妮娜 刘石祥

摘   要:在国际马铃薯贸易中,种薯质量竞争是第一位的。建设权威的种薯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实现种薯的标准化生产,提高我国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加快主粮化进程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针对我国种薯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马铃薯既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使得马铃薯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占比越来越重,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已经启动,马铃薯深加工兴起,但我国马铃薯整体生产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种薯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我国马铃薯的产量。研究表明,使用优质种薯能提高30%以上的产量,品质也会有所提高。因此,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对加快我国马铃薯产业化、主粮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1   影响种薯质量的因素

影响种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非生物的环境影响,如炎热、干旱、洪涝、霜冻等,以及有害生物的影响、病害等,影响种薯质量最重要的是病毒和细菌病害。其中马铃薯病毒感染情况直接影响种薯的质量,研究表明,病毒侵染并通过块茎无性繁殖逐代增殖,导致马铃薯种性退化,每年因此造成的减产达10%~30%。为害马铃薯的病毒有30多种,主要的有马铃薯PVX、PVY、PLRV、PVA、PVS、PVM等。细菌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黑胫病、褐腐病、环腐病、疮痂病等。为害马铃薯的主要真菌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干腐病等。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如果在种薯生产经营中不加以控制,种薯质量将无法保证。

2   国内外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对比

2.1   荷兰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

荷兰马铃薯种薯质量居国际领先地位,拥有完善的马铃薯生产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其种薯繁育由生产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组成,已实现了种薯生产标准化;种薯生产采用现代脱毒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前需提交种薯生产许可申请,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田间检测、收获后检测、种薯出库前检测,种薯所携带病毒、细菌和真菌含量达标后,荷兰农作物种子及马铃薯种薯检测机构(NAK)才会对种薯进行认证,相应级别种薯合格证是种薯的唯一质量标准,有唯一编码[1]。

2.2   美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

美国种薯质量管理相当严格,有权威的种薯质量检测体系,农业部对马铃薯主产地的检验以法律形式强制执行。美国农业部在每个州都有检测机构,检测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检测员根据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AD)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和认证马铃薯的所有操作。此外,还建有马铃薯质检过程和结果的档案库,以供客户查询。

2.3   日本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

日本马铃薯生产水平在亚洲居领先地位,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标准化的种薯生产体系和较完善的质量检测监督体系。除了有完善的研发、生产、检验、认证体系外,还注重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提升种薯生产经营者对种薯质量检测的认知,达到积极配合种薯质量监控的目的。同时,这些体系的贯彻实施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4   中国马铃薯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中国马铃薯脱毒种薯发展十分迅速,马铃薯种薯质量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优质种薯的覆盖率仍然很低,仅为25%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统一的种薯生产操作规程和完善的种薯生产、良种繁育体系,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供能力还很低;虽然我国有强制性国家标准“马铃薯种薯 GB18133”,规定了种薯质量分级指标、种薯检测程序和方法,但马铃薯产业的标准化程度极低,我国各地的质量标准不统一、检测手段落后、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种薯质量参差不齐;再就是标准的宣传力度不够,普及率很低。总的来说,我国缺乏完善的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相关配套法律保障措施,导致现有标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加快马铃薯主粮化进程,完善我国种薯质量控制体系是首要任务。

3   我国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完善种薯生产体系

种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薯繁育体系是否适合本国国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薯的生产技术和环境还很落后,因此,不能完全仿照国外的种薯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必须根据我国马铃薯生产实际情况创新繁育技术和体系,通过缩短繁殖周期、减少再退化概率来提高我国种薯质量。

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屈冬玉博士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三代(3G)繁育技术推广体系,该体系主要从减少退化和加快脱毒种薯繁育速度两方面提高种薯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华中农业大学攻克了由试管苗繁殖试管薯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利用试管薯周年生产、储运方便、成活率高等特点,结合微型薯高倍繁殖,建立了適合南方平原地区的“一年制”种薯生产体系和适合山区的“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这些缩短繁育周期的种薯生产体系,使得种薯质量全程控制变成可能。因此,推广适合我国的种薯生产体系,有利于实现种薯生产标准化,完善种薯生产体系[2]。

3.2   完善种薯质量监控体系

我国虽然已经有多个种薯质量标准,但与生产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为了使优质种薯的生产和市场管理有据可依,建立完善的种薯质量监控体系尤为迫切。种薯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种薯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种薯生产过程中检测认证体系的建立是重要内容之一,我国马铃薯的很多主产地已经建立了质量检测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正在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但想让科学的标准、规程和制度在生产与市场监督管理中立即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个强大的质量监督体系作保障。

根据我国国情,国内从事种薯质量监管的相关机构有植物检验检疫部门、质量检测部门、种子管理部门、农技推广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各自职能不同,种薯的生产、质检以及市场监督的整个过程无法由任何一个单位独立完成,所以,应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构建、科学布局和明确分工,这样才能完善种薯质量监控体系。

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种薯生产认证制度,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驾护航,保证种薯质量;提高质检部门检测水平,加强质检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种薯质检和认证的培训与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种薯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3.3   建设种薯质量溯源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时代到来,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资讯、农产品销售、农业管理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种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种薯企业众多,竞争越来越大,市场上的种薯来源混乱,一旦出现种薯质量纠纷问题,必将很难处理。因此,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马铃薯种薯质量溯源平台,能实现种薯的质量监测和溯源功能,有效地预防上述問题发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种薯质量控制体系[3]。

4   总结

种薯质量一直影响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开启,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新挑战,提高种薯质量是关键,但我国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建设种薯质量溯源平台,且离不开国家的经济支持和法律保护。

此外,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种子资源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提高种薯普及率,因此,应该鼓励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到马铃薯种薯培育和种子资源创新研究中来,有关组织和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对种薯生产销售的管理,提高种薯普及率。

参考文献:

[ 1 ] 杨波,刘晓兵,吕典秋.荷兰马铃薯种薯生产与质量认证[J].中国马铃薯,2016,30(3):181-185.

[ 2 ] 申宇.马铃薯种薯质量溯源平台的设想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6(9):202-204.

[ 3 ] 牛占东.讷河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登记管理制度现状[J].种子世界,2017(3):7-8.

(收稿日期:2019-07-01)

猜你喜欢

种薯马铃薯建设
马铃薯有功劳
寒露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浅谈定边县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情况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火星马铃薯”计划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马铃薯主粮化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