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中地区玉米螟的防治
2019-09-10杨永军
杨永军
摘 要: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蟲之一。根据它们的为害特点、发生过程和生活习性,合理制定防治方法,并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玉米螟;为害;防治
1 分布与为害特点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钻心虫,亚洲玉米螟在各玉米产区都有分布,特别在北方春玉米和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发病最重,欧洲玉米螟在国内分布受局限,一般与亚洲玉米螟混合发生[1]。玉米螟主要以幼虫为害,在玉米出苗期到抽雄期取食叶肉、咬食心叶;在玉米抽雄时咬食玉米没有吐出来的雄穗和蛀茎食害,蛀孔处如果遭遇大风容易折断,对产量影响较大;还蛀食雌穗嫩粒,使其霉变,降低品质[2]。
2 形态特征
亚洲玉米螟成虫体色呈浅黄色或黄褐色。蛾体一般长10~12 mm,雄蛾比雌蛾颜色深,卵呈椭圆形、扁平,初为乳白色,渐变黄;卵粒以鱼鳞状排列成块。幼虫圆筒形,体色黄白色,背体有褐色纵线,腹部1~8节,背面各有2列横排毛片。蛹呈纺锤形,褐色。
3 发生过程和主要习性
玉米螟在甘肃陇中地区1年发生2~3 代。玉米螟成虫卵一般产于玉米植株50 cm 以上叶背,每卵块有卵40粒左右,产卵期8~15 d,卵历期4~6 d,幼虫期25~30 d,蛹期8~10 d,一般每代45~60 d。幼虫在玉米秸秆、根茬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羽化、繁殖。幼虫孵化出来以后在植株幼嫩部分开始为害。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为害。幼虫白天一般不出来活动,在3龄前多以未展开的心叶为食,造成玉米叶片损坏,影响光合作用;在3龄后为害雄穗而影响到授粉;4龄后钻蛀为害,破坏玉米组织,取食花丝和籽粒,造成减产。
4 发生原因
4.1 气候条件
玉米螟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 ℃,相对湿度在60%以上。降水量和田间相对湿度对玉米螟的影响最大,相对湿度越大,产卵量越大;干旱或温差大于12 ℃时,都不利于玉米螟各虫态的成活。
4.2 越冬基数
越冬基数的大小与越冬寄主秸秆和根颈的残存量以及茎秆含有的越冬虫量有很大关系。越冬基数越大,冬后成活率越高,第1代发生为害越严重。玉米螟的主要天敌是赤眼蜂,其数量大,第2代玉米螟就不会严重;若赤眼蜂发生偏晚,数量少,则第2代玉米螟会大发生。
5 防治措施
根据玉米螟的为害特点,采用田内与田外防治相结合、生活习性和为害玉米部位相结合的防治手段。
5.1 农业防治
5.1.1 消灭越冬虫源
在玉米螟越冬时期,要对不同的寄主采取不同的方法。主要把玉米秸秆带出田间对其利用性地焚烧或将其粉碎后封闭性地掩埋,使其充分腐熟;对玉米根颈类,将其挖出,使其多带余土,将其进行封闭处理后掩埋,加腐熟剂使其腐熟,从而杀死越冬的玉米螟。
5.1.2 选用抗虫品种
通过观察,玉米品种间在抗玉米螟方面有差异,选择高抗虫害玉米品种能有效地防治玉米螟的发生和发展。事实证明,种植东单60、玉源7879、锦玉818等抗玉米螟品种,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发生[3]。
5.1.3 科学的种植方式
合理地安排田间混种套种,能显著减少玉米的受害株数,使天敌数量明显增多。如不连片种植,或玉米与豆科植物套种[4]。
5.1.4 人工去雄
在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块,在玉米抽雄期,将玉米雄穗连同2~3片叶抽出带出田间掩埋处理。
5.2 生物防治
采用天敌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是目前主要的生物防治措施。
5.3 化学防治
玉米大喇叭口期在喇叭口内撒施辛硫磷颗粒剂防治[5]。此时可选用传统办法:用植物油(油菜籽油或胡麻油)将小麦麦麸炒熟,撒施到玉米喇叭口内,将玉米螟引诱出来,再选用30%辛硫磷颗粒剂3.75 kg/hm2,加细沙35 kg/hm2;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30 kg/hm2放入玉米心叶内,能有效地杀死部分玉米螟。
5.4 物理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利用螟蛾的趋光性,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对玉米螟成虫进行诱捕,或者在田间合理安装适量玉米螟诱捕器,都能有效地诱捕到玉米螟,隔几天进行清理掩埋[6]。
总之,玉米螟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在防治过程中,只有按照其发生规律,在合适时间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 1 ] 魏照信,陈荣贤.农作物制种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2 ] 柏新娣,范志军,何香竹.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9(9):36-37.
[ 3 ] 焦素环.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7(7).
[ 4 ] 吕国忠,陈捷.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J].植物保护,1997,23(4):20-21.
[ 5 ] 王晓鸣,戴法超.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 6 ] 董子梅.玉米螟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2008(11):9-10.
(收稿日期: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