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解题“数学化”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解析

2019-09-10魏娟宁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数学化初中物理

魏娟宁

摘  要: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虽然从学科设置上来看,物理与数学是两个分离的独立学科,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应用到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这也使得多数学生往往机械性的运用数学公式来解答物理习题,而不注重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和原理。因此,科学防治初中物理解题“数学化”,全面理清“数学化”的成因,运用科学的矫正策略,能够整体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数学化成因;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6-0114-01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物理中包含着丰富的公式,这使得不少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往往依赖数学知识来协助解答物理习题,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物理解答效率,但过度依赖数学公式,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物理素养以及物理理解能力。因此,结合现阶段初中物理解题“数学化”的成因,运用科学的矫正策略,能够有效防治学生过度依赖数学公式解答物理习题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整体优化学生的物理素养。

1.初中物理解题“数学化”成因分析

在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因存在比较多的物理公式,这就使得多数学生常常依赖数学知识来解答物理习题。因此,初中物理解题中“数学化”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初中物理公式比较繁多

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在物理内容的设计上,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物理公式,对于一些物理定律、定理大部分都是通过比值或者乘积形式的公式来描述的。特别是在一些规律性的公式表示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或者学生主观层面的认知,往往会将物理公式等同于数学概念,或者利用数学概念来进行认知与把握。还有部分学生甚至会将物理公式等同于函数问题来进行分析与记忆。虽然从结果上来看,运用数学公式来解答初中物理习题能够提升解题效率,但过于“数学化”也会影响学生的物理认知与理解能力。

(2)缺乏对物理意义的思考

在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由于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特别是函数方程等特别相似,这就使得多数学生在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缺乏对物理意义的积极思考,而是盲目套用数学公式或者数学方程来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认知,整个物理计算方式并没有错误,为什么教师对于解答过程并不满意,甚至都不给分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在物理解答过程中,缺乏对物理公式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未能够全面掌握公式前后的内涵以及意义。比如,“求其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是常见题型,若学生采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计算,极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因此,在这类物理题型的解答过程中,应该先判断速度停止的具体时间,以此来找到科学的物理公式来进行计算。

2.初中物理解题“数学化”矫正策略

在初中物理解题实践中,“数学化”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物理认知以及理解运用。为引导学生科學掌握物理知识,活学活用物理内容,科学理清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矫正策略。

(1)准确把握物理概念,精准构建物理模型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扭转学生过分依赖数学公式解答物理习题的误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层次、全面化理解与把握物理概念,充分理解和认知物理公式以及相关定义,在此基础上有效建构物理模型。部分初中生之所以会出现物理解答数学化,很大程度在于他们缺乏对物理公式、概念等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巧妙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深入理解与透彻分析物理概念,有效建构物理解答模型,整体优化自身的物理学习成效。

(2)把握物理公式适用性,明确物理条件必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物理公式的确是采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主要是便于人们理解与认知,也便于直观表达。虽然从表象上看是数学公式,但事实上很多物理公式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自身的适用范围以及适用条件,并不是普适性的存在。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引导学生精准认知物理公式,明确每个物理公式的具体适用条件,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要统筹结合各类条件,确保物理知识的解答精准无误。

(3)加强物理解题的训练,全面优化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科学纠正“数学化”问题的倾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强化对物理解题的训练。一方面,教师要做好示范性的工作,尤其是将学生常常混淆的数学公式与物理公式统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规范解答,强化学生物理习题解答过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整体优化学生的物理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着重优化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采用物理视角来分析题干,明确物理公式成立的条件以及使用的原则。

3.结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存在某种关联性,常出现物理解答“数学化”的问题。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矫正策略,整体优化学生的物理认知以及物理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解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昭娟.数学知识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4)

[2]杜云涛.数学知识在高中物理解题中运用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30)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数学化初中物理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