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前半个月,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

2019-09-10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做题错题中考

“怎样才能保证孩子不紧张?”“今年中考难度会怎么样?”“我们父母该做些什么?”“马上要填志愿了,怎么报最稳妥?”……最近,焦虑的家长们频频刷屏,也许,考生没那么紧张,紧张的反而是家长吧!家长一焦虑,多多少少会波及家里的考生。如何在最后阶段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看看专家给出怎样的见解和建议。

精神饱满保持斗志,轻松但不放松

近几个月较高强度和密度的复习、测试,不少孩子确实感到比较疲惫,有的可能会有些厌倦、埋怨甚至放弃的思想。这时,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精神支柱和思想领袖!家长一定要想办法,多角度传递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和信念:坚持就是胜利!

适度的紧张和焦虑,对中考不是坏事。还有十多天时间,要把备考的过度紧迫感降低一些,总体感觉不要过于压抑或急躁。请家长跟孩子这样说:“我们都已尽力,正常发挥就没什么问题啦。即使达不到目标,我们也无怨无悔。”

重点突出查漏补缺

时间不多了,面面俱到显然已不现实。所以家長要帮助孩子分清主次,统筹兼顾。

对于识记的内容,“临时抱佛脚”效果会更佳。孩子感觉比较有把握的学科,可不能把它搁置在一边,熟悉的内容在最后十天“过一遍”,以唤起记忆,让稳拿的分数不要丢掉。

最后半个月,在跟老师节奏的同时,需强化自主整理。做了那么多题目,用了那么多书本、辅导资料,是到了收网的时候了,把错题看一看,把所有的考点逐个在脑海中过一遍。家长能做的是,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马上帮其重点突破掉,以避免其带着问题进考场,心中忐忑不安:“万一那个题(知识点)考到怎么办?”考试一定会受影响的。

让孩子有侧重地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做几道题目,无需去钻难题了,否则会越做越没信心。做题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有“手感”,让思维有连续性,考试不也就是做几道题嘛,所以,手不能生疏掉!

思想重视,行为自然,关心但不过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分数=80%的平时积累知识技能+20%的临场心理状态。这说明考前、考中的心态对孩子考试潜能的发挥起着很大的作用。

中考是全家的一件大事。无论孩子成绩如何,都要避免这样想:“反正到了这个时候了,考不考得好只能听天由命了。”因为这种消极态度会使孩子缺乏斗志。“我们家人分工合作,一起来完成中考任务!”才是鼓舞士气夺取胜利的积极心理暗示。

而在具体行为上,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常态化”:把中考当回事但不可太把它当回事。对孩子表现出与平时完全不一样的过度关注,如说话异常轻声细语,做事特别小心翼翼,一会冲杯牛奶,一会送块西瓜。这些动作看起来是关心,实际上却使孩子感到不自在,无形中给他增加压力甚至反感。

环境安静,氛围温馨,喜乐但不放纵

家长尽量减少外出,尽量不在家中接待来客。接打电话注意控制一下音量、频率,看电视等时候以不影响孩子的复习和休息为前提,不管什么情况,务必请家长保持稳定、镇定的情绪状态,家人间态度温和、心情愉悦,和睦温馨的氛围有利于缓解孩子的焦虑程度,促进其开开心心地奔赴考场。

多给积极心理暗示,叮嘱但不唠叨

适当提醒下孩子:“再静下心来把要点、错题看一下。”“题目的关键词用笔圈起来,想清楚了再落笔。字可一定记得写端正、清晰。”“做完了仔细检查,但没有充分的理由切勿轻易改答案,因为第一感觉的正确率更高。”“考试时,要抬高自己,充分相信自己,而不要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必去关心其他同学做题的速度”等就足够了,说话时留意孩子的表情、眼神,如果其已表现出抵触情绪,家长就不要再说下去了。

家长的脸上要多挂一点自然的笑容,态度温和一点,带着孩子走走路、聊聊天。聊天时,尽可能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听孩子滔滔不绝地讲出心里话,特别是担心、烦恼,比吃什么营养品都管用。

猜你喜欢

做题错题中考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做题做恶心
高考《不等式选讲》考什么
中考“三数”大扫描
注重积累,大胆探究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一次函数”易错题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