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创教学“情景”,提高运用效率

2019-09-10朱玲向华碧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情景数学

朱玲 向华碧

摘要:鉴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数学学科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入情境教学法,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理解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都具有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这一方法有效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数学故事情景;悬念情境;冲突情境;提高效率

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前导入或者进行课堂内容时,教师有目的、有层次地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景,或者基于生动的语言描述将晦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手段,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在逻辑思维以及思考方式上有一定难度,数学内容来说比较枯,偏理性化,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相应的情景,进行请式学是有其重要意义,对此我有以下心得。

一、创设故事情景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在故事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产生疑惑,在疑惑中思考,产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的时候,教师可以编一童话故事,某村发生了盗窃案,小猫储藏在粮仓里的蛋糕被盗了。小猫看可急了,绕着一片树叶的边线走了起来,走完树叶的一圈突然想到:赶快向村长报案,于是小猫就报案了,警察来到粮仓侦察一番后发现一条重要的线索:在门口留下了三种动物的脚印,警察掌握了这一条线索后就去调查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们也可以动手画一画脚印,这就是周长的概念,教师通过学生测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了周长,最后警知道了谁是小偷。教师创设了优秀的教学情境,收获了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都积极参与活跃了教学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课堂成为学生测量和统计竞赛的场所和海洋,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教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高效的故事情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启迪了学生的心智。

二、创设活动情境

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看、说、做、听、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物体的状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此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然后感知每一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加深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三、创设生活情景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一题,而且有利于体验到数学来源手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如买了14元的蛋糕,你准备怎样付钱?如果想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给你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学生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进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如买1元笔记本时,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 “1元=10角”。

四、创设悬念式情境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根据数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教师迅速的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可以被5整除,连续几次后,,学生就会疑问:为什么老师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出来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就会带着追求知识的欲望引下进入对新的探求中。

五、创设冲突式情境

“学生认知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这样一系列矛盾的问题:要求圆柱体容器里的水的体积该怎么办?学生会回答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然后接着问: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学生會说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再求。如果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要求商场门口的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这样学生就被推人更深的疑问中。这种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望。

小学时期是形象思维占据主导的一个年龄阶段,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系尚未建立,判断、推理、演绎、归纳的能力也尚未形成,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集中,这些特点对于数学这样一门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而言,采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明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设置一定的情境,结合小学生日常能接触到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小平. 小议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创设有效性的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43).

[2]许雪荣.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新疆教育 (2012):28-28.

[3]连丽华. "巧设教学情境,打造智慧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课外阅读:中下16(2012):48-48.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408400)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情景数学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楼梯间 要小心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