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学习中培养回译思维的重要性及途径

2019-09-10武雨婷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摘要:回译作为近年翻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为传统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翻译批评鉴赏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就学生学习层面而言,由于译者特别是初期的翻译学习者能力不足,过度倾向于机械式单向吸收甚至全盘灌输翻译词汇和文本,缺少在翻译中的动态思考过程,忽略了自身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导致这一重要思维方式在翻译实践中也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回译思维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技巧,努力提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而提升译文质量。

关键词:回译思维;译者主体性;提升译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5-0000-00

1 概论

回译(back-translation)经历了从单一向多元的发展历程。笔者将“回译”作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后发现,从1791-2019年,关于回译的期刊论文共计1255篇,其中2010年及之后发表的就有721篇,在2017年和18年发表数量更是超过了100篇。这些期刊论文涉及了翻译领域的诸多方面如文化、教学、医学等等。

在回译的理论研究方面,王正良在其专著《回译研究》中进行了系统论述。王正良认为,“将他人的译语文本再翻译回归原语文本的过程”称为“回译”,也称“解译、反译、逆译、还原”(王正良 2007:20-21)。维基百科(Wikipedia)也对回译作出了如下定义:A back-translation is a translation of a translated work back into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text, made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original text. 简单来说,回译的过程就是将翻译成特定目标语言的文本重新翻译成源语的过程。

当前英语学习者特别是翻译专业学生,在不同语言资料学习或是翻译过程中,往往首先选择被动地按照以往学过的中英差异接收语言,机械式地“找不同”,过多强调源语到译语的单向转换,却忽略了双语甚至多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翻出的译文不够地道。因此,译者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培养回译思维不仅能够帮助自身更好地提升译文质量,还能够形成主动的学习模式,将日常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翻译实践过程中,从而改善译文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情况。

2 回译策略的重要性

首先,由于回译策略发生在译者进行翻译的动态过程中,因此相对于大部分人经常采用的“先写译文再对标准答案”的阶段性模式而言,回译可以帮助译者更快更好地把握语言间的差异,用主动的回译代替死板的背诵也可以加强记忆长度,帮助处理其他类似情况。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处理英语中的长句子翻译,如下例1:

Rather than spending heavily on marketing, building a factory and losing money“like hell”, Mr. Picat says,PSA will start car-sharing services to reintroduce the marques gradually as part of a ten-year project that will “make money at every step”.

将该句处理为中文是:毕高诚表示,PSA不会砸大钱来营销和建厂,然后亏得“血本无归”,而是要实施一个“每一步都盈利”的十年期项目,先从汽车共享业务,逐步把品牌再次引入美国市场。

笔者接着将该译文回译成英语如下:

Mr. Picat says that PSA will not lavish heavily on marketing and building factories which will make it operate at a huge loss. Instead, it will implement a ten-year project with profits at every step, which will start from car-sharing service and the gradually reintroduce the brand into the American market.

对比回译后的英文和原文就会很清楚地看到,虽然两种译文字数相差不多,但是笔者将句子切分成两个单句,各自还包含了伴随结构和从句,看起来结构松散,而原文仅用了一个句子就把意思完整表达出来,体现出英文的树状结构特点。通过回译也可以看到,英文中“as part of a ten-year project”在处理为中文时并没有逐字译成“作为……的一部分”,而是基于中文语言意合的特点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了英文长句,使中文读起来也流畅易懂。通过回译,译者不仅可以很快发现自己在翻译过程的不足之处,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语言差异并且能熟练运用于其他翻译过程中。

其次,通过回译译者可以吸收学习许多语言间的地道用法,逐渐积累后可以让译文更加出彩。这种方式比起单纯的公式化背诵更加轻松,通过增加联系点也能使记忆更加持久,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The results are often poor,with high illiteracy rates,and the schools,in spite of their intentions,produce students with a poor command of English.

在對划线成分进行处理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参考译文知道可以翻译成“事与愿违”,但是如果回译的话,大概就不会想到用“in spite of+n.”这一句式了。因此有意地培养自己的回译思维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译者在遇到相似情况时做到举一反三。

除此之外,一些特定的翻译类型如文学翻译或政论文翻译对译者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译也对这类翻译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对于文学翻译而言,译者可以借助回译思维在完成“信”、“达”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努力提升译文“雅”的水平;而政论文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有一定撰写规范和标准的翻译类型,在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在译者思考如何将中国理念更好地传播出去的过程中,回译思维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译者用更加地道的他国语言阐述我国的思想理念,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走出去”。

3 译者如何更好借助回译手段提升译文质量

译者要想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首先需要时刻牢记语言間的差异性。翻译实践总是离不开翻译理论,因此在着手进行翻译之前,首先要学会先积累大量的材料。译者应当将功夫花在平时,通过对原文进行翻译再回译的方式,提取对自身有帮助的翻译表达和文本,积累精彩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些权威版本的翻译要经常进行双向的翻译回顾,同时不能盲目相信书本和权威就是唯一的事实,而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其次,翻译始终是一种社会性的交际活动,这也要求译者不论是在翻译、回译还是译后编辑等阶段,都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容纳新的翻译方式,提高译文水平。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译者要积极合理利用强大的信息媒体工具辅助翻译实践,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学习吸收新词汇、新思想,不断打磨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翻译版本,更好地融入现代翻译市场。同时译者也要培养自己甄别纷繁复杂的多媒体形式的能力,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各种手段为翻译实践服务。

4 结语

回译虽然只是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一小部分,但是通过有别于以往传统的新型学习方式,可以更大地调动译者学习翻译的积极性,因此回译应当受到研究者、教学者特别是翻译学习者的更多重视,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当通过努力把握这种学习手段,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翻译过程的其他环节,从而增强译者主体性,提高翻译研究和实践效率,提升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正良.回译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7.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黄焰结.回译:英语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J].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125-127.

[4]洪玉婷.回译——自主学习之友[J].海外英语,2012(15):140-141.

[5]贺显斌.回译的类型、特点与运用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2(4):45-47/54.

作者简介:武雨婷(1996—),女,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商务口译。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