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019-09-10张亚亚张筱丹莫琴但宗怡
张亚亚 张筱丹 莫琴 但宗怡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基础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而幼儿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被赋予了很多社会的期许以及要求。幼儿老师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本文主要探讨引起心理健康的原因以及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6-0053-02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工作偷走了我们的幸福感。社会进步越来越快,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具体到我们每个家庭以及每个人,我们身上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各种各样的工作类型中,幼儿老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这份职业面对的学生属于学前儿童,需要老师们投入更大和更多的努力。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在这方面投被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等支持。
随着幼儿教师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期待,也伴随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幼儿老师的心理问题也浮出水面,我们有必要对幼儿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及理解。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对幼儿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阐述,也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1 幼儿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以往的有关幼儿老师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幼儿老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的探讨,少部分学者对幼儿老师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总结。以往的研究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如使用郑晓边等人编制的问卷的调查显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呈正态分布,心理问题严重的幼儿老师没有,有轻微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师也只有1/5左右,测试的老师在“人际”与“情绪”两个维度上得分较低[1]。
最近几年针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致都指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例如,针对广西幼儿教师的SCL-90的测试结果说明,幼儿教师生物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幼儿教师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人数占22%[2] ;金芳、王永秋以沈阳地区4所幼儿园的100名幼儿教师为抽查对象,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3.6[3] ;也有学者发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仅为0.38%,但存在的最明显的心理问题仍是强迫症状、敌对、抑郁和焦虑等[4]。在各个研究中大家的结果都不尽相同,可能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测量量表,选用的被试不同。张积家学者对1465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的老师是42位,检出率为29.5%,这个结果基本上和小学教师一样,比高中教师好一些,但是还是说明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不乐观。
2 幼儿老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1 职业倦怠
幼儿老师的内工作容相比于其他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投入,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一名合格的幼儿老师,需要会唱歌、跳舞、乐器等等才艺,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很有耐心、细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老师需要在工作时间内全身心投入。可能刚刚步入工作,老师们都饱含热情、干劲。但是随着日复一日的反复工作,就会觉得工作内容越来越枯燥,老师的积极性也慢慢褪去。除此之外,老师身处学校这個大集体中,由于工作性质或者工作考核相对轻松进取心会越来越弱,也会产生一定的惰性,慢慢的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2.2 人际关系敏感
幼儿老师日常接触与处理的事情都是有小孩子有关,属于比较琐碎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大大会降低教师工作的耐心。除了对学前孩子的教学还要与家长沟通孩子状况。会渐渐造成教师对人际沟通的敏感。具体表现为:在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沉溺在诉说自己的不满,自己的不幸等等中,而且根本不听别人在说什么,也不理会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或者不改变自己,不愿意从其他方面去理解问题甚至会脾气暴躁、体罚孩子等等攻击行为。或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或没有耐心听取他人劝告和建议,或拒绝从另一角度看问题,或表现出攻击行为(经常发脾气,体罚幼儿等)。
2.3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冲突是由于工作和家庭两个方面的不相容导致的压力而产生的冲突。由于幼儿老师在工作中会投入极大情感,这极大的会消耗老师本身很多的资源。情感投入不仅包括在整个教学期间以及面对干扰或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和积极,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严格甚至严厉,以便于课堂管理,还包括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应有的关注和照顾,以建立健全的教师体系。面对繁杂的工作会导致老师有时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部分幼儿教师不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有时会将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可能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影响她们一整天的情绪,不好的情绪不仅会让自己身心受损,也会影响家庭关系从而引发家庭矛盾。
2.4 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体现在对幼儿老师要求的提高上。教育改革以及发展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幼儿老师。幼儿课程体系也逐渐完善以及科学和丰富,这就要求幼儿老师也要掌握这些有关的很多技能,不仅仅在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整体提高,而且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求也很高。高的工作要求使我们在培养老师的时候也会有很高的工作要求,之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要求了。在这样的高要求下会使很多老师有不胜任感,进而增大工作压力。
老师必须充实与提高自己,否则无法胜任教学岗位。这会让很多幼儿教师产生不适应感。
3 解决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提出了很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教师群体的压力也增加了。政府应该给予可见的支持,比如: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多提供幼儿教师学习的机会。当然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大力支持工作的同时也要提升以及宣扬幼儿教师的社会价值。在选拔学生入学前也要发展一套成绩考核标准以及面试要责,通过选拔的孩子入学既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使幼儿教育有更高的起点,给予幼儿老师一个比较好的教育基础。
3.2 幼儿园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幼儿园也应该制定一些幼儿教师的工作制度,一定要基于人性化、合理化。要合理的安排每位老师的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定期的请教育专家来举办讲座等等,一来是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助于帮助幼儿教师确立正确的工作目标。除此之外呢,也应该支持教师多外出学习,毕竟教育改革的速度很快,应该多去学习更好的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
3.3 开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咨询
高感情投入的工作常常会使人角色模糊,对于幼儿老师来说会产生家庭-工作冲突,进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个人不能很好的面对并且处理问题,可能会引发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对于幼儿教师的帮助会很大,会让教师本人具备调节自己情绪以及压力的意识,慢慢的学会自我调节的一些方法,这将会让老师受用一生。最理想的是建立一套关于幼儿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的体系,如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开设心理咨询等;还要尽量创造条件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缓解压力。
3.4 幼儿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效能感
教师不应把这些情绪化的工作要求当作额外的负担或教學障碍,而应学会欣赏这些要求的有益一面,学会处理工作上的压力,不把工作上的压力以及情绪带回家。也要积极的去经营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可以促进教学,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以及同事间的信任是一种有利于教师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的相关工作资源。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意义,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帮助自己获得成就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姚健梅,黄亚萍.必须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J].学前教育研究,1997(1):28-29.
[2]余欣欣,李萍.广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36-138.
[3]金芳,王永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6):163-166.
[4]王玲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564-1567.
(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