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加餐教育活动的价值研究

2019-09-10荆新峰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挖掘模式

荆新峰

摘要:幼儿园加餐是为保证幼儿营养量而在一日三餐之间的小加点,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仅保证了幼儿的健康,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作为幼教育工作者,针对每日丰富的幼儿加餐特点,应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探索符合幼儿好奇、好动利于探索的加餐教育模式,满足幼儿自主探索、自由想象的愿望,便于其获取有益的综合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加餐;价值研究;挖掘;模式

幼儿园加餐是根据幼儿营养量而在一日三餐之间的小加点,它种类繁多、有糕点、水果、薯类、奶类、汤汁类等,形式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加餐内容形式不断更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更趋丰富。在“吃中学”既利于幼儿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进行体验、获得直接有益的经验,也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结合。

一、幼儿园加餐教育价值研究的意义

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把幼儿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幼儿的身心发展也决定了幼儿园施行保育教育并重的特点,及寓教育于生活中的基础。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针对丰富的幼儿园加餐,应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探索出符合幼儿好奇、好动利于探索的加餐教育模式,满足幼儿自主探索、自由想象的愿望,便于其获取有益的经验。对于幼儿园教育研究来说,这是一项大胆创新的工作,它对于满足教师对加餐环节指导方法的需求、实现加餐环节教育内容具体化、丰富加餐的相关科学知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了解及再发掘餐饮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挖掘幼儿加餐教育价值方面我园进行的研究

在进行幼儿园加餐教育价值研究之前,我们关注了国内外关于幼儿加餐教育的问题,在研究查阅资料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园每天的加餐虽然都在进行,但研究此方面内容的资料却很少,经验零散,且大多是生成活动,随机性强、没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更缺乏对加餐本身丰富的教育价值进行挖掘,间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使我们更加感到这项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增强了研究的信心和动力。于是针对研究,我园进行了如下几项工作:

1.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我们成立了加餐教育价值及模式课题组,并采用全园参与的方式,搜集与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针对现行的加餐内容与时间,提出研究方向,制定了可行的研究计划,并进行相关人员分工。课题组成员分别为行政管理人员和各年龄段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为研究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2.统一思想认识,制定研究内容方法。

我园日常加餐种类分别有:水果类、面点类、蛋类、奶类、坚果类、豆制品类、薯类、糕点类、地方特色类、祛火类饮品如红梨水类,经典小吃类,每天早午点各一次,每次时间约15分钟左右。

我们先后对家长、老师进行了“幼儿园加餐种类家长问卷调查”、“幼儿园加餐内容教师问卷调查”,以全园各班家长教师为调查对象,收集补充了幼儿园加餐种类如煮花生、毛豆、 糖拌山药、水煮红萝卜、水煮大虾等,丰富了加餐。在系列整理分析后,大家统一了思想,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需求,确定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吃中玩、吃中做、吃中学”的加餐活动教育模式目标,为幼儿开辟了一条“边吃边学、会吃会学”的自我提升的新途径。

三、实践操作研究,构建不同的加餐活动教育目标及操作模式。

为了使研究的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我们多方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如对“蒙氏教育”中加餐文化的吸收、对国内外幼儿园宽松进餐活动方式的借鉴,对中西餐、国内外适宜幼儿的特色餐如牛排、沙拉、吐司等形式的加入或者欣赏,以及对幼儿营养学的资料收集等,初步形成研究特色。

一方面在幼儿园制定带量食谱的前提下,将加餐教育活动分别划分为科学类加餐教育模式、艺术类加餐教育模式、特色文化类加餐教育模式、操作类加餐教育模式,蕴含着数学认知、科学探索、艺术欣赏、语言描述、中西文化等 ,形成了“每日加餐小课堂”,使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小班,因其生活经验少,能力弱,趋向科学领域为主的探索,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中班趋向以于科学领域、艺术领域为主,操作活动增加。大班趋向于领域综合、餐饮文化、动手制作等,便于幼儿经验积累以及对加餐中出现的各类食品的来源知识等产生自主探索兴趣。

另一方面,逐渐形成教育模式,如吃桔子活动,从日常零散感知,提升为整合教育活动《桔子变变变》,幼儿通过看、闻、剥、数、吃系列活动构建桔子相关知识的整体概念。使其在宽松的环境下,充分调动感官自由探索,体验边吃边做边学的乐趣,我园还开展了幼儿园加餐活动教学观摩及加餐教育心得交流,逐步形成一些成熟的加餐教育小课堂教学案例,如《好吃的香蕉》《夹心饼干》《酸酸甜甜的桔子》《分冬枣》《蛋宝宝变变变》《好玩的酸奶袋》《面包上的果酱画》《漂亮的火龙果》《自制沙拉》《地瓜哪里来》《神奇的红梨水》等,实现了加餐活动“吃中玩、吃中做、吃中学”教育目标。

在加餐活动中,不仅体现了吃、学,也渗透了进餐文明和进餐礼仪,加强了卫生习惯的强化练习。如吃水果前后洗手、果皮放入垃圾箱、整理果盘小勺等,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形成的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园形成了研究成果。将加餐教育价值作为了幼儿园的潜课程进行开展。每日上午下午两次加点,老師会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让幼儿看、摸、闻、做系列感知,不仅引导对其外形的进一步认知,也了解了其营养价值。我们还把本研究延伸到了家庭教育之中,使家长和幼儿园同步,使“吃中学”真正的深入到了幼儿的生活中去,丰富了幼儿的进餐文化,改善了幼儿挑食等问题,同时引发了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五、研究成果的思考

研究表明,挖掘幼儿园加餐活动教育价值,是颇具创造性、且很重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加餐活动中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幼儿进行加餐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爱探索、会迁移,促进了幼儿身体、智能和社会性等素质的提高。幼儿园加餐活动教育模式的开展,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高了对教育细节的思考关注能力,克服了加餐目的单一的资源隐性浪费情况。这一研究启发了教师们学充分关注开发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每个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不仅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理念的提升。教师理念的提升,也将也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园将会在后续的工作中将成果不断的进行发展并推广。

参考文献:

[1]《蒙特梭利教育》日常教育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国内外幼儿园加餐相关资料。

[4]赵法伋.《幼儿饮食营养与健康》2009

(河南省安阳市二道街幼儿园)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挖掘模式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