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低段古诗教学的轻松与沉重
2019-09-10曹敏
曹敏
引言:
小学低段古诗教学的古诗教学,往往都是选取名家名篇。按照课程标准,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耀眼、最光辉的明珠之一,古诗教学是要培养下一代的审美情操,培养他们的祖国自豪感,让他们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璀璨。
一、低段古诗教学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1.诗歌字数少,易学易记易背诵。低段的诗歌选材往往字数较少,很符合几岁孩子唱读背诵、短时记忆的特点。如二年级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十八个字把春天垂柳的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绿绿的丝绦,细细的叶子,如碧玉般屹立于街边、河岸,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再如《咏鹅》、《望洞庭》等,都是绝句字少易记。
2.有音韵特点,读诗满满是享受。虽然小孩子并不懂什么是押韵,也不知道押韵的作用、来历,为什么要押韵,但并不妨碍他们读押韵诗歌时的享受。因为诗歌押韵,他们能感觉到的是读来更加轻松。如杨万里《小池》,如果让孩子感受杨万里于初夏时节愉快欢悦的心情,所以写出了那么俏皮的画面,孩子们百分之百无法理解,但如果让孩子说一说读诗的感觉的话,很多孩子都张口即来,“好像很通顺。”“能一口气读完,不拗口。”......这其实就是孩子们对于韵律的感悟,虽然不能准确表达意思,但他们找到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读诗时很轻松、很享受。
3.具有语言美,能够发挥想象力。诗歌语言优美,能够开发小孩子的想象力。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语言妍美,孩子们读来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荷花、蜻蜓,同自己去公园或者风景区看到的小池塘联系起来。类似的句子在低段教材的诗歌选文中比比皆是,孩子们学习古诗也确实轻松无比,前提是别把一些成年人的思想强加于他们的身上。
二、低段古诗教学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1.感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古诗的语言优美,语境优美,诗句充满韵律,故而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小学低段的古诗简短,多以五言绝句为主,如《所见》,为了表现牧童活泼可爱,诗人用上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十个字就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孩子写得活灵活现,小孩子为了捉知了,笛子不吹了,闭住了嘴,好像连出一口大气都要把知了吓跑一样,读来有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如《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仅仅十四个字就展现了几个可爱的读书郎在读书之余于春光中放风筝的情形,诗歌不仅描写了明媚的春光、美丽的田园,更于其上点缀了活泼的孩子,整首诗如图画一般浮现在人的眼前,除了风景很美,淳朴的民风更美。然而,这些诗都是六、七岁的小孩子要学习的,虽然学来并不吃力,课后的作业让孩子画一画诗中描绘的图画也很符合孩子们心理、智力特点,但有一些地方居然要求孩子们领会诗中所表现的美,不知道是话题太大,可以浮光掠影;还是为了优生优教,为了培养真正的“智力”新人,所以狠抓深挖。这种要求太过于厚重,令人特别是令老师们不敢随意下结论。
2.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毋庸置疑,古诗质朴的语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学习古诗、于生活中的适当场景运用古诗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学习是为了运用或者说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但对于小学低段(即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却是比蜀道还难的事,虽然练习、检测上都以情景创设的方式来让孩子们填写诗句,如“小明来到黄果树瀑布旅游,看到那飞流的瀑布,他不禁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再如给出一幅儿童在杨柳荫里放风筝的画面,让孩子们猜测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题目浑然天成,虽然绝大部分孩子在训练一两次之后都能做出题,但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为了考试出题罢了,如果让几岁的孩子说一说为什么会这样,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只能唱哑剧。这样子是否能做到承载古诗文化的传承,恐怕天知地知。
3.设身处地领会诗人的喜怒哀乐
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针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要能领会诗人的情感,而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一条最普遍也最普通的要求,当然,要求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却特不容易,特别是低段孩子的年龄、心理、智力不及的前提下,這一要求就显得更难。何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其实就是要让孩子们站在诗人的角度,感悟诗人的情怀,体会诗人的喜悦、悲伤、哀怨……但不同时代的孩子,特别现在的孩子,山川、乡村的记忆基本没有,即便农村出生的孩子也没有什么概念,如“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人李绅的本意是要表达对辛苦农人的同情与赞美,但几岁的孩子却没有什么感觉,当老师问孩子们,“大家想一想,太阳挂在天空,中午一点了,真热呀!农民伯伯正戴着草帽、弯着腰、流着汗,一丝不苟地给秧苗除草,这粮食来得可真不容易呀!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一颗饭。”“老师,您不是说中午不能出门吗?太阳太大了会中暑的。”一个小男孩马上大声说道。另一个接着,“为什么要除禾呀?他傻呀?我爷爷说只需要用除草济就行了。”“咱们家的田都抛荒呢!种田那么累,为什么还要种呢?”又一个嘴巴接着。“禾苗是什么东西?能吃吗?”好吧,我承认,这是一个连“米树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孩子。“天那么热,他干嘛不在家休息,早上却除草不好吗?”“他为什么要大太阳才除草,下雨天不可以除草吗?那样凉快。”“他为什么不春天去除草,春天又暖和,不会流那么多汗。”一年级的孩子七嘴八舌问老师,但体会诗人对农民的同情,早就隔了十万八千里。我们不能苛责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样更不能奢求他们必须领会老师或者家长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对于诗人的喜怒哀乐的感同身受,因为没有经历过柴米油盐的社会洗礼,别说几岁的孩子,即便是二十岁的大学生,一样充满也许是童真,但在成人世界看来却是“幼稚”的幻想,他们不可能同诗人那样具有刻骨铭心的感悟。
结语:
其实,不论古诗教学的难或易,最终都是任课老师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虽然很难把握,甚至其中还会跟社会、专家、家长之间存在深浅度的理念冲突,但孩子的古诗教学还得搞,至于如何做,就只能是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