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10李爱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李爱芳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入选病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共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美敦力712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34-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若血糖控制不达标,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眼、肾、神经、心、脑血管等多系统损害。胰岛素泵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是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的持续基础分泌和餐时释放,因此,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胰岛素泵治疗具有以下优势:①胰岛素泵属于模拟胰腺生理性分泌,有效的降低并延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血糖控制的也比较平稳;②有效的增加了患者生活的自由度;③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且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好,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的次数;④避免多次反复皮下注射产生的痛苦。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人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收治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將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纳入标准:①本研究征得患者与其家属同意;②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脑、肾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进行沟通的患者。其中62例患者为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30例、32例,年龄47~60岁,均值(53.5±6.3)岁,病程1~15年,均值(8.0±2.3)年;62例患者为实验组,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33例、29例,年龄48-58岁,均值(53.0±6.1)岁,病程2~13年,均值(7.5±2.1)年。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间患者的样本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提示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经美敦力712胰岛素泵予以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输注材料均采用MininedMMT-396输注管道,药物均选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笔芯,部位选择腹部脐周5cm以外,避开腰带部位。操作前用温肥皂水洗净双手并擦干,使用75%乙醇对皮肤进行消毒,紧绷皮肤,按下开关,借助针器置入皮下组织,将引导针拔出来,然后将软管置于皮下,使用胶贴固定好,再将输注导管盘两个弯之后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好,并标明置泵的日期、时间及操作者姓名。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期间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教育的重要性,关注患者的血糖及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实验组则应用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泵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患者缺乏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会有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将胰岛素泵降糖的原理、优势、安全性等告知患者,使患者理解并同意接受胰岛素泵治疗。(2)置泵前干预:置泵前叮嘱患者清洁皮肤,避免出现感染;护理人员仔细检查胰岛素泵电量是否充足,泵系统时间是否正确,管道是否在有效期内,输注管道是否通畅、各管连接是否紧密等,以保证胰岛素泵的正常使用;护理人员应掌握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常见报警原因、基本故障的处理、计算每日总基础率等,确保胰岛素可以顺利地进行输注;对储液管与输注装置进行安装时应注意储液管上的刻度,使其位于泵窗口,便于观察,若胰岛素储液管及输注软管内有气体时,应将其排出;胰岛素泵的输注部位首选腹部脐周5cm以外皮肤,拔出9mm针芯后,应充盈0.5单位门冬胰岛素注射液。(3)置泵后干预:①血糖监测:针对第一次安装胰岛素泵的患者,在3天内每天会用罗康全快速血糖仪监测全天7次血糖,在3天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天监测4次,同时将测量结果详细地记录在血糖监测本上,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对胰岛素剂量进行调整;②预防低血糖:在安装胰岛素泵之后患者的血糖明显改善,每天需要胰岛素的剂量减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大,除了定期监测血糖外,还要求患者按时按量进食;活动量加大后要及时加餐,随身携带糖块和急救卡片等。③皮肤护理:安装胰岛素泵之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置管处皮肤,有无红肿等症状,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拔除软针,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植入;④定期更换输注装置:在连续注射3~7天之后,应及时更换输注管道和部位。(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量及生活习惯为其制定一周食谱,并打印交给患者,使患者有具体的饮食方案,提高其依从性。嘱患者注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食物组成总的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5)运动干预:置泵后患者担心运动会引起软针疼痛与导管脱出,以致不敢进行运动锻炼,护士向患者讲解运动的重要性和胰岛素泵的安全性,使患者解除顾虑,放心运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运动方案,如散步,慢跑、快走和骑自行车,做健身操等有氧运动。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在出院前由患者填写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服务态度、专业水平与健康教育,满分为100分,很满意得分在80分以上,基本满意得分在60-79分之间,不满意得分在59分以下。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l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x±s)来代表计量资料,进行x和t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4讨论

在此研究中,将我院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具有以下特点:①大部分患者对胰岛素泵不了解,因此对其治疗效果有疑虑,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不仅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泵的认知程度,也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②在置泵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使胰岛素泵治疗顺利地实施;③在置泵后做好护理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也保证了治疗的效果;④制定一周食谱并发放,使患者有具体的饮食方案,提高其营养治疗依从性,避免了营养失调;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切实可行的个体化运动方案,提高了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平稳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发展,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猪的血糖与健康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