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与施策效率研究
2019-09-10杨斌
摘 要:教育是国家发展大计,教育扶贫是脱贫之根本,所以精准扶贫的根本在于教育扶贫。教育扶贫要做到精准,脱离粗放型模式,获取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做到定点、定位的持续性跟踪,才能达到教育精准扶贫的效果。因此掌握教育精准扶贫的情况离不开大数据平台与互联网,更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才能建立完善的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关键词:信息技术;精准扶贫;教育扶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8-0195-03
Abstract:Education is a major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so the essence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s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get rid of extensive model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it is necessary to keep track of fixed-point and positioning so as to grasp the effect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Therefore,mastering the situation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duc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ig data platform and the Internet,but also need the help of 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ound mechanism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duca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0 引 言
扶贫攻坚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任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写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些指示都为甘肃民族地区完成脱贫任务,实现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
1 教育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国家发展及民族未来之根本,同时教育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让贫困地区与贫困学生都可以获得受教育机会,是彰显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精准扶贫更是提高教育扶贫工作施策效率与效益的前提。
教育精准扶贫首先要建立精准化的教育扶贫治理体系,一是要做到对教育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二是教育扶贫措施要精准实施,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精准就是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扶贫细则,明确政府、市场、社会群体的参与方式及职责,将专项扶贫、教育扶贫与社会扶贫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统筹协调,并进行动态化的跟踪与分析,不断改进教育帮扶措施。最后,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还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增加教育资金使用与帮扶对象的透明化与公开化,才能确保在教育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做到教育脱真贫、真脱贫。
2 甘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状况
甘肃省位于西部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任务艰巨,近年来甘肃省逐渐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打出一整套教育扶贫的“组合拳”,虽然存在一定不足,但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2.1 建立贫困学生精准识别档案
为把教育精准扶贫落实精准到位,甘肃省开展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建档,采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狠抓控辍保学,对民族地区的辍学率实现有效控制。同时大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设施,通过实施“深度贫困县农村边远地区温暖工程”和“深度贫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改善当地教学设施落后的面貌。
2.2 引进教师,发展农村教育
教育精准扶贫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贫困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条件艰苦并且薪金报酬不高,导致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不愿意去农村。为改善农村地區青年教师少且流失率高的情况,甘肃为近17万乡村教师发放各项补助,改善当地教师经济状况,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学前教育师资紧缺问题。
2.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就业技能和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方面,甘肃民族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培训。为有需求的贫困人口建档立户,实现职业技能学校精准对接承训任务,发挥职业教育脱贫攻坚的能力。但职业教育也面临困境,民族地区与外界缺乏联系信息闭塞,对职业教育认同感不高,对新观念新技术认知度不够,同时因某些培训项目没有与当地优势产业相结合,脱离实际情况,导致参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有些职业教育培训只是表面化、指标化的,并未达到改善当地就业情况,进而增加收入的效果。
3 信息技术在甘肃民族地区为教育精准扶贫发挥的作用
甘肃民族地区实施的“九大精准工程”,分别是:义务教育“兜底保障”工程、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工程、职业教育“技能脱贫”工程、乡村教师“配优提质”工程、民族教育“聚焦优先”工程、招生扶贫“求学圆梦”工程、高等教育“定点帮扶”工程、首次就业“帮助保障”工程、结对帮扶“协作助力”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善贫困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让受过教育的人员可以走出去也可以回得来,在当下依托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如何让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更能发挥施策效率与效益,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3.1 大数据与学前、义务、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大数据技术利用其数据化、动态化等优势和精准有效的技术理念可以为教育精准扶贫发挥积极的作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将收集到的落后地区的贫困人口信息,按照区域、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阶段教育的人口密度分布状况,进行定位定点地分析,发现潜在的规律,做好预测,更好地实现教育精准识别与帮扶。由简单粗放型管理到精细精准化管理,可以使教育资金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扶贫资源,对于数据分析呈现的薄弱地区,也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针对性的帮扶,缺少教师资源,就引进优势教师;缺少信息化设施建设,就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缺少职业教育培训,就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产业情况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3.2 互联网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
依托互联网,做好远程教育与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连接,特别是职业教育培训和民族特色学习资源。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课程体系,与各大高校与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构建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根据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知识结构,开发具有实用性、易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远程教育课程。微课、短视频短小精悍,易于传播观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群众通过手机、电脑进行学习。因此要普及远程教育概念,建立移动学习资源库和应用程序,让贫困群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询和学习,及时获取外部信息,改善信息闭塞的环境,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
3.3 实现多部门数据互通共享,动态综合分析监测
教育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教育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还涉及就业、人社、民政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依赖信息技术,实现多个部门数据互通共享,进行动态综合分析,形成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分布图,动态监测教育资源分布配置情况。与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可以进行互动分析,明确当地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确定合适的职业教育培训,并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为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向提供精确指导,同时也可以提高当地的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留住优秀的人才,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循环体系。多部门数据融合与汇集,有利于进行数据模型分析,进行动态分析和合理预测,提前规划,在甘肃民族地区实现合理的跨区域教师资源调配。
3.4 增强教育精准扶贫施策效率与效益
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需要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进行监管,确保教育资金用到刀刃上,信息技术为建立教育精准扶贫长效监督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工具,不仅可节约监管成本,更可以增加监管效果。甘肃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缺少资金支持,任何一笔教育资金的用途,都应专款专用。大数据全程监管教育资金的流向,并通过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图,对比分析教育精准扶贫效果,及时发现返贫预警,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与各级政府部门相关责任人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绩效考核,让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教育精准扶贫的原始数据,做出正确的指导。
4 结 论
教育精准扶贫更多应侧重于精神扶贫,物质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精神扶贫才是生生不息的。目前甘肃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虽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对各个行业带来的冲击挑战,信息技术在教育精准扶贫中作用愈加明显,因此未来需要不断引入大数据和统计分析理念,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促进远程教育发展,为甘肃民族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提供预测与决策方案,实现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 刘方林,乔莉莉.精准扶贫战略下教育扶贫精准识别机制研究 [J].课程教学研究,2018(12):31-34+47.
[2] 刘彦萍.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基础和源泉 [J].山西教育(管理),2019(2):59-60.
[3] 吕俐敏.教育扶贫中学校的专业优势探索 [J].中国教育学刊,2019(1):70-73.
[4] 柏桦.教育扶贫:研究述评与前瞻 [J].克拉玛依学刊,2018,8(5):21-27.
[5] 马巍.我国教育扶贫的政策沿革、问题及其应对 [J].教学与管理,2019(1):8-11.
[6] 王建利.突出“四个精准”举措 全力推进教育扶贫 [J].西部大开发,2017(Z1):55-57.
[7] 任文贵.对大力推进教育扶贫的思考 [J].甘肃教育,2018(16):16-17.
[8] 陈富祥,李春燕.瞄准发力点 扶在关键处——教育扶贫的白银实践 [J].甘肃教育,2018(16):8-11.
作者简介:杨斌(1979-),男,汉族,江苏靖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