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与生活的关联
2019-09-10柴琛琛
柴琛琛
【摘要】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由于实际经历而使得文章行文思路通顺合理,使得文章情真意切,更能够焕发个性之思。本文旨在探讨以生活实际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初中生 生活 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85-01
0
写作成为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老大难的问题,首先,常见的是学生写作时总是感觉没有东西可写,有的学生来来回回就是一个方面的内容,遇到不同的写作主题也生搬硬套,导致偏离了中心。其次有的学生甚至凭空捏造,看似内容精彩,却华而不实,背离了写作写真情而感人的真谛。再有,就是学生想到什么就捡什么来写,没有经过仔细筛选,没有重点,文章令人费解。如何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好内容的作文成为了教师一大艰难的任务,深挖生活的素材,是有效充实学生作文内容的途径之一。
一、基础篇
1.观察生活,丰实写作内容
当前学生常常感觉没有内容可写,其一是由于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其二是由于学生审美所限,对生活观察力并不高,因而也导致学生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在进行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生活,以眼睛所见,以真充实文章的内容。
比如笔者在学生日常作文训练中,作文指导学生写实际生活,在作文评价中也突出对生活内容评价,开启学生审美的眼睛。以“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为习作的主题,有一位学生在写作中文章花大幅文字细致地描写一个杯子,杯子的形状,独有的刻字以及改良的盖子,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亲人的关爱,却因杯子的这些独特特点强烈传达了亲人的关爱。以此为契机,笔者启发学生要留意细致观察生活,生活中一叶一花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在如此引导下,学生甚至在说明文中,亲自近距离观察事物,使得作文内容充实起来。
2.聆听生活,真化写作情感
聆听生活,让学生感受来自于生活奇妙的声音,由入耳而更加聪慧,由入心而更加明智,从而让学生行文体现更多的哲思,
笔者常常倡导学生聆听来自于周围人的语言,感受其语言特征,在写作中运用,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体现人物的情感特色。比如,在“为母亲写一篇小传”的写作主题中,学生将日常母亲的语言为主要的内容,母亲的每一个性格特点都在其独特的语言上有了充分法体现,体现了生活中真实的母亲“语言有点简单粗暴,正如其简单直接的慈爱”。比如有的学生在面对被砍伐的树木时,其感受到树木无声对人类的控诉,以独特的语言为绿化发声,体现了强烈的爱护环境的情感。初中生聆听生活语言的过程是感受生活的过程,也由于语言而体现真挚的情感色彩。
3.触碰生活,感知写作灵性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要让学生多维接触生活,丰富写作触点,使得作文变活,具有生命灵性。即使在校园环境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伸手触及生活,感知生活的温度,解决学生写作缺乏灵性的問题。
如对于以“我心中目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单元写作中,学生在春游中接触了大自然,并在这一次春游中感受到生命奇迹,那些青草,那些柳枝,那些幼虫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生长着,学生可以伸手触摸,感受生命的温暖,并由自然联系到人顽强的生命,由此学生写作时就将内容表现得更有意义,具有生命的灵性。学生由于接触自然不仅丰富了人生阅历,也使得作文有了更多可写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实际生活,感知作文灵性。
二、进阶篇
1.勤于质疑,换发智慧
引导学生多多思考,在写作时能以事实为基础,提出自己的疑问,使作文换发个性之思,使得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引导学生写出好作文。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之后,引导学生往更高一层思考,让学生在选择生活实例时能够以思考有所突破,以巧妙的构思与语言表达优化作文。比如同样是叙事,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也可以采用倒叙的形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结构顺序带来的良好的作用。
2.善于对比,突出主题
学生善于将生活素材进行对比,可以让作文的主题鲜明。也就是在平常的作文练习中,让学生懂得将生活中的素材有效地对比运用,以优化作文。
比如笔者就常常训练学生,表达一个观点时,可以运用一个正面的生活例子,同时列出一个反面的例子,以此在鲜明更加突出中心的主题。
比在“假如我是你......”的一篇主题作文,笔者创造了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体验生活以获得写作的灵感。将学生眼睛蒙上,让学生体验盲人的日常生活,这时,学生走路都出现了苦难,当同学给与小小的帮助,都能对“盲人”生活做出极大的改善,学生也更加能够感受到光明的重要性。因此,要开放学生慧眼,让学生体验生活,并以亲身的感受运用对比的方法体现出来,从而使作文
3.勇于想象,发人深思
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出色。不难发现,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想象也将获得更多触点,使得作文具有启思的效果。
如为了给学生想象的灵感,不仅让学生以自身实际生活为基点,同时以网路技术将一些科技成果、社会热点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日益变化,并以之为基础充分想象,感悟生活,高于生活,
以实际生活为想象启发点可以让学生作文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比如,生活在城市中学生很难想象生活在大山里的学生的生活,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这些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基于此写一篇想象作文,学生能够以围绕该生活主题出发,想象有了足够的财力、物力、技术时,改善这些大山里的学生的生活,引发深深的思考,而作文也升华了情感意义。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发动各方的力量,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能够以丰富的生活作为作文的内容。
让学生悟生活、写生活,让学生以生活充实作文内容,丰富作文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以夯实作文基础,优化作文。这也需要教师对初中生作文训练中做出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谢红.引导学生感悟生活[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5(7):42-42.
[2]陈婉.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提高写作能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