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结构优化设计初探

2019-09-10冯小翠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导先学优化

冯小翠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就必须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而且清楚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核心就是高效课堂。教师设计教案和做精美的课件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达到更好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课堂结构 课堂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58-01

0

一、课堂结构的定义

1. 课堂结构的三要素

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是课堂结构的三大要素,其稳定的组合模式就形成了课堂教学结构。其包含了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2. 课堂情境结构

所谓“课堂情境结构”则要关注几个小方面,比如班级规模、课堂纪律、学上座位安排等等。

3. 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

二、课堂结构存在共性问题

1. 课堂结构存在的共性问题归纳

①以教师为中心,即以“教”为中心。

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即重知识传授,忽略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没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

③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教师讲得太多,不利于学生得自学能力培养。

④学生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负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⑤学生中后进面太大,尖子生不突出。

⑥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很多老师还沿用凯洛夫得“五步教学法”。

2. 课堂结构存在的共性问题成因分析

纵观以上课堂结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①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我们总觉得“教师走在前头,学生要一路尾随”是最好的、最省力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甚至有的老师还不惜力气“背着”学生走得飞快,令人无奈的是这一做法还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赞誉。

所以,要改良课堂教学结构,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带路走”,尽管会耽误时间,尽管会走弯路。

②备课不到位

部分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教”的方面,如对教材的整合和处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等,而没有花大力气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缺少对学生学习层次和学习情绪的正确把握。

③学校的管理缺少激励机制

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在一個缺乏激励机制的环境教学,因此会惰性地认为一成不变地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只要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根本从来没想过要进行高效课堂改革。

三、“两先两后”模式的课堂结构剖析

1. 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先学后教,先练后导,即“两先两后”教学模式

“两先”——先学;先练

“两后”——后教;后导

“先学、先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设计好的学导设计(即把教案和学案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上讨论、总结。

“后教、后导”,在学生先学先练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再进行适当点拨、解疑和归纳总结。

2. “两先两后”教学模式的原则

“把教师要传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探究学练的问题和习题”是“两先两后”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和出发点;其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键,最终目的是建设和完善“学本课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

3. “两先两后”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①先学;先练:揭示教学目标,明确自学预习要求,发现问题。

②后教;后导:首先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质疑并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发言,归纳总结。

③拓展创新:教师大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设计具有迁移能力训练因素的课外练习“拓展创新题”和“链接考试题”,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再行探究,举一反三,求异创新。升华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应试水平。

4. “两先两后”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①编写两先两后模式的学导设计。

学导基本框架如下:

学导目标——学导过程(包括课前激活、反馈互动、拓展创新)——学导反思。

②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与探究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做”中学,从讨论和质疑中提高,从总结归纳中锻炼,最终形成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高效课堂结构。

四、课堂结构优化设计思路及做法

①优化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进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能力。

②优化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如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③优化教学内容熟悉教材,深入挖掘与利用现行的教材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教学目标相应的问题,编写有质量的习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总结归纳能力。

④优化教学时间压缩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时间,精讲精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写作业的时间。课堂时间一般安排如下: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学生讨论和质疑、总结时间在15-20分钟;巩固新知控制在15-20分钟。

⑤优化教学评价以学论教,以“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依据,对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教学评价机制的积极导向作用。

结束语

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曾宝春教授说过:我们改变不了教育,但可以改变对教育的理解!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是的,只要我们不遗余力地尝试课堂结构的改革,那么,不管是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是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不管是邱小华老师的”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还是”两先两后教学模式“,我们就能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结构,培养学生,成就教师!

[ 参 考 文 献 ]

[1]孙维吉.结构优化设计课程“教与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51).

猜你喜欢

学导先学优化
学导课堂:让素养生长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课改掠影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生物教学中实施“学导为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