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快乐和重负下前行

2019-09-10刘芬

科教新报 2019年17期
关键词:少年宫社团舞蹈

刘芬

  湖南省2018年度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近年通过中央、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近2000所。越来越多的少年宫在农村学校扎根。

  少年宫作为一种集公益性、艺术性于一身的课外教育形式,也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深入多所学校调研发现,乡村孩子对少年宫的渴求,非常迫切。少年宫带来的德育、文艺、体育、科普、心理辅导等课程确实为农村孩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本领”,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增添了快乐。然而,在少年宫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场地有限、经费不足、专业辅导员缺乏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快乐和重负下执着前行。

老师一走,社团就没法持续

  在长沙市开福区中领小学,记者了解到,该校少年宫目前有腰鼓、湘绣、轮滑、龙狮等10多种不同特色的社团,其中龙狮是最具特色的社团。该校校长钟凯介绍:“龙狮社团教孩子们舞龙弄狮,是最具本土特色的活动,已有十来年历史,每遇重大活动,社团都会出去表演,也获了不少奖。”

  龙狮社团需要专业的老师,只能从专业龙狮培训机构外聘,并且龙狮装备比较贵,一两年就必须更换。目前,钟凯最大的困扰就是经费问题。“每年上级拨付的少年宫建设经费近四分之三花在龙狮社团。”钟凯说,“学校还有轮滑、湘绣、腰鼓、舞蹈等其他社团,学生们喜欢出去表演,但每次参演,我们都需额外开课训练,加上服装、道具等各类开销,每笔支出都要三思后行。”

  邵阳市北塔区茶元头小学校长余亮也有类似的困惑,少年宫很多课程在实验室、阅览室等功能室进行,当前少年宫的课程主要由各科任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设计,“少年宫没有专门的老师,各科任老师中爱好书法的开书法社团,会做手工的开手工社团,能歌善舞的负责音乐社团,都是兼任的。”余亮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农村学校老师流动性大,老师一走,有些社团就没办法持续发展,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

  邵阳县岩口铺镇中学少年宫是湖南省青少年宫协会会员单位,但学校的操场还是黄土地,很多社团活动仍然是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态下进行。该校校长高程军也表示,目前学校少年宫深受学生们喜欢,但场地、经费、师资三方面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因地制宜,打好“特色牌”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好是基础,用好是目的,师资是关键。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面对师资缺乏等问题,不少学校因地制宜,打出了“特色牌”。

  “我想当一名舞蹈家。”浏阳市沿溪中学初二学生罗雪妤特别喜欢跳舞,然而受限于家庭条件,身材高挑的她空有一个好身材,并没有机会接受专业训练。得知有专业舞蹈老师到学校的舞蹈社团来指导,罗雪妤早早就在舞蹈室等候。罗雪妤等待的专业老师,就是文化志愿者、拥有16年舞蹈从业经验的武辛老师。

  据悉,通过长沙市文明办、浏阳市文明办引荐,经常会有文化志愿者走进乡村少年宫,为浏阳学子送去专业的指导。70多岁的剪纸爱好者谭小兰是这批志愿者中最年长的一位,她告诉记者:“能将剪纸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传授给学生们是我最大的心愿。”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小学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辣椒社团推出的“辣椒的旅行”实践活动,翻整校园周边的土地,种下辣椒苗,呵护小苗长大,直至收获辣椒,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孩子们还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辣椒酱,并进行分组展示,共同研讨。该校校长周应文介绍:“在有限的条件下,因地制宜,不仅打造了学校的特色,也符合农村特点,让孩子动手体验了不一样的快乐。”

  会同县第三中学利用中国科学院设在当地的会同森林生态试验站,组织学生开展森林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跟随试验站的老师一起巡山,在学习和了解草木知识的同时,把文学、摄影、科普、地方文化、美术以及生活劳作整合起来,开设森林实践课堂。

  文化志愿者、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等活跃在乡村的课堂,成为陪伴当地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结合本地特色,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特色课堂,有效缓解了资源不足对乡村学校少年宫發展的束缚。

猜你喜欢

少年宫社团舞蹈
中国少年宫兴衰往事
舞蹈课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免费“染发”
社团少年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神奇的彩虹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