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新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机结合

2019-09-10魏艳秋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时事新闻政治教育社会主义

魏艳秋

摘  要:时事新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思政课新形势和新方法。提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重要问题,思政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对思政课建设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时事新闻;政治教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 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6-0066-01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统编三科教材随之而来顺应形势,应时而出。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统编三本教材之一来讲,它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初中生将借助这门课程来学习关于道德、法治、政治的基本理论。道德与法治教材重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性思维、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政治分析能力,并能基本了解国内外的热点政治事件以及发展趋势等等。基于以上原因,将时事新闻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势在必行,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时政热点问题是从根本上来强化初中生的政治意识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时政教学,能全面激发学生分析与思考政治问题的兴趣。

现阶段时事政治教学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效果不太理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有效的时事政治教学方法并且不善于用所学知识分析来当今时事热点新闻,造成时事政治学习观念淡化,枯燥无味。时事政治的被动式教与学从根本上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就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给学生造成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时事学习就是背和考,把时事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这样枯燥的学习学生对这些原本就不感兴趣的东西产生厌恶感,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学生原因学习被动。从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心理上并不成熟,三观并没有完成形成,又因为绝大多数时间在学校生活难以接触到时事政治新闻从而学生对时事既陌生又害怕。就我校来讲对于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全部住校。在校期间接触时事政治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了解新闻的渠道通过学校听广播信息获取国内外大事,还有农村初中学生也同样面临时事新闻学习不到位的情况,主要原因没有时事政治学习氛围。

第三,时事新闻自身原因。内容零散,时效性又极强,并且搜集难、整理难,系统化、完善化更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很难引起本学科教师的重视。

时事新闻教学正处于“三无状态”(无教材、无教参、无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结构的单一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往往只局限于课堂讲授,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当作一种“口号”地“注”给学生;教学内容和广度保守,往往停留在报刊或电视里的一般性内容。

时事新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机结合是大势所趋,针对以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精心设计时政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思政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从更加成熟且全面的角度来理解时事政治新闻,让学生对政治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引入国内外时政,让学生逐渐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要引入时政,教师就必须要对课堂的导入环节进行更加贴近实际的设计,找到时政内容的精准切入点,更要谨慎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特点。这样不仅保证了时政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成功提升了初中生对时政教学内容的关注度。

第二,借助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时政意识。时政,就是当下最聚焦的时事政治,所以,時政的时代气息是非常浓厚的,与时政相关的知识自然也会更具实践性和动态性。教师在引用时政来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紧密结合初中生的特点以及时政内容来设计教学方式。比如,当前最有效的探索式教学法就是课堂讨论,教师应保证初中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权利去评论时事政治。

第三,做好时事政治的归纳与整理工作。初中阶段,教师所引用的时政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要事、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热点等方面,同时还会适当穿插当前的国际格局和国家关系等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做好时事政治的归纳与整理工作,将各类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清晰的划分,这样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也会更具针对性。

第四,开发时事政治校本课。怎样才能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事物认识的辩证性不足。时事政治校本课要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让学生理解并内化于心。积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是大势所趋,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有机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二实验人更要牢记以祖国之需育英才的初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牢记五种精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牢记使命,专研教学,将时事新闻与本学科有机结合为祖国培养坚定信念的接班人,走上教育改革新征程。

猜你喜欢

时事新闻政治教育社会主义
这一年,你所关心的大事
高校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策略
那些读新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