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在实践课程中的教学研究

2019-09-10肖文杰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导研学旅行评价

肖文杰

[摘  要:跟随着我国紧抓素质教育的脚步,研学旅行课程也开始在中学中实行起来。但是,许多学校由于对其的了解程度和定位方向有所偏差,产生了一些误区及盲区。基于此,本文从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定位、主体和标准三方面来简要分析。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观;评价;主导]

一、引言

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因而研学旅行被列入了中学教育实践课程中。这是促进教育改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第一,学生如果只掌握课堂知识,而不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课外活动、班游博物馆等已成为学生除学校、家庭外的又一课堂,因此旅行实践的课外活动已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第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改革促进并融合了研学旅行教学,校外的实践课程已在全国中学里逐渐丰富起来,成为一种全面教育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部分学校没有认真审视,导致出现研学旅行课程的各种问题。对此,有必要在整体上研究此状况。

二、研学旅行是一门独立课程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的教师多把研学旅行的实践活动当做是某一门科目的附属品来拓展知识,这是片面的,虽然在当下研学旅行是根据各校课程实际来开展的,但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一)课程观

在当前的中学教学中,课程观点不是一致的,是相互混杂的。因此,学校就在这种基础上来开展对研学旅行课程属性的研究。大致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将研学旅行的实践当成是某一学科的延伸和发展,在学科原有基础上加上研学旅行;二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有特色意义的研学旅行课程;三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的个性、喜好等来开设实践活动课程;四是抓住当地的名胜古迹等旅行资源来开发特色课程等。综上所述,所定的中心和目标不一样,那么每个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也各有异同,这也恰恰是研学旅行课程“大放异彩”的原因。把强调综合实践能力、基于现实的基础、学生学校学科相结合三点总结起来,加强和深化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让人们意识到研学旅行课程是独立学科。

(二)实践意义

首先研学旅行课程是没有明显界限的,它可以说是各学科的养分,也可说是各学科的新发展。它打破了传统的狭隘课程规定,在新的层次上形成了新的模式。研学旅行课程的理念蕴含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学校课程实现创新改变的重要措施。而后在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是共同进步的,都是学习者。最后研学旅行课程更加强调教师的指引,需要教师做好设计师、评论者的角色,显示教师的重要性。

三、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需要携手同行

在中学中开设研学旅行课程不能只靠学校或者是教育部门的独自研讨,而是需要两者结合,携手共进,这也是课程的主体。

(一)教育部门的宏观指引

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指示,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和教育特点,用文件形式制定一定的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从小学抓起,逐渐发展到初中、高中,以实情来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努力探索有质量、有實践性、有利于学生发展、能有效保证学生安全、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这是宏观上的一个方向,在实际安排中需要细化,需要实事求是,需要根据个性来安排,以形成系统性、层次性的研学课程。

(二)学校的主导开展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主体是学校本身,而其核心体系的建设也是以学校为出发点。因此,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就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开展,结合教室、学生、家长、实际地点等方面来开展;学校担当策划者、协调者,让教师、学生、家长在研学的实际地点合作学习,针对性的开发特色的课程及体系,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家长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师的教学研学方法,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更好开发。

四、研学旅行课程需要系统、多元的评价标准

对于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标准是没有一定的,其主要的标准蕴含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体系评价的系统化。

(一)评价分析

对于各学校不同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也是多元多面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评价层次。首先,在一个研学活动中,研学的目标要多元多样,避免片面性,并且在开展的活动过程里要体现特色、休闲、合作等;其次要抓住此次研学旅行课程开展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积极客观评价其完成的状况;最后是看在研学的过程中,参与者有没有合作探究、互助学习。

对于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评价,是不宜注重功利性,应当结合人文性、创新性等多方面客观鼓励的去评价。因为研学的实际课程是复杂的,实践性较强,教师能掌握的度是比较小的,并且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的表现,这就需要我们用发现的眼光来进行系统的评价。

(二)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体系

从中学的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到,研学旅行课程是需要学生融合实际课程的过程,而不是相互脱离抑或有主次之分。为了避免此情况,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重性的评价体系。首先在评价实际过程之中,禁止功利性、目的性的评价,要把研学旅行融合到课堂目标上来进行评价,这样才可以达到研学旅行课程改革教育,促进学校综合发展的目标;其次,学生是活动主体,对于每个学生的评价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其评价是看学生的实际进步程度,根据其当前水平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得到有意义的进步,那么评价就是优良,这种进步不分大小。这结合了学生实际,并更加科学、合理。

五、结束语

从上面看来,研学旅行课程的问题分两大方面:一是由于对其缺乏深入理解导致活动实施不太理想;二是一个地域的实际情况限制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已逐渐改变我国的教育方法。在以后,研学旅行课程是满足我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人才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任虹燕.研学旅行课程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德育,2017(9):24-26.

[2]朱洪秋.研学旅行课程的政策基础、理论依据与操作模型[J].中小学德育,2017(9):20-23.

[3]李树民,刘丽平.具身学习视角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7(9):29-30.

猜你喜欢

主导研学旅行评价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