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探究

2019-09-10陈庆庆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9期
关键词:声乐教育高等院校

【摘要】声乐教育是高等艺术院校重要学科,以培养歌唱表演人才为方向,具有舞台实践性、歌唱艺术性、审美性等特色。顺应高校改革趋势,声乐教育也应该实现专业性走向综合性的转变。梳理当前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现状及问题,就促进声乐人才的培养,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下,推进多样化教法的应用,提升声乐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等院校;声乐教育;教法创新

声乐教育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声乐教学本身艺术实践性强,对学生艺术素能、舞台实践演唱表演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从高等艺术院校声乐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声乐教学整体水平不高,学生声乐演唱能力不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制约了声乐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反思声乐教学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贴近学生具体实际,激活学生声乐学习热情,增强舞台实践性,并重点改革教学法和创新教学形式,为改革高校声乐教育做出深入探索。

1. 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声乐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当前,各高等艺术院校在推进声乐教育改革中,虽然也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在教学领域,问题依然突出。着重体现在:一是教学模式单一。很多高校,在声乐教学模式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忽视对学生自主性、参与性、实践性、合作性的激发,导致课堂教学沉闷、呆板。缺失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声乐知识的一味灌输,抑制学生声乐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对声乐技巧、方法的掌握。二是课程教学内容偏离理论,弱化歌唱实践。尽管很多高校,在声乐课程规划上,包含钢琴、和声、作品分析、器乐、演奏技能等知识,但在歌唱艺术实践方面,仍显薄弱。三是教学目标模糊。很多高校,在制定声乐教学目标中,以理论、演唱技巧等为主,缺失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情感把握,导致学生综合艺术修养不足。四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技能、音乐素养,直接关系到声乐教学质量。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师资,以综合性音乐专业毕业生为主要师资,这些师资在专业理论、歌唱实践等方面存在不平衡,加之扩招生源数量增加,生源质量偏低,阻碍了声乐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五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偏低。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对声乐知识、演唱技巧往往作为学习重点,而在声乐情感、审美文化、艺术实践等方面往往不足。很多学生懂唱歌、会技巧,但音乐素养和艺术文化知识欠缺;一些学生缺少歌唱舞台实践体验,舞台心理素质差,对歌唱表演调适不到位,面对突发事件,难以做到收放自如。如因紧张忘词、跑调、动作僵硬等。

2. 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创新策略

2.1 明确声乐教学目标,转变教育理念

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育,要重新明确声乐人才培养目标。通常,专业级音乐院校,以培养声乐专门性人才为主。对于普通艺术高校,在教育目标上,要强调声乐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以歌唱应用型人才为主,突出声乐教育的针对性。如一些院校,在课程结构上,重视理论,忽视艺术实践,学生登台歌唱能力不足。在教法上,多采用教师讲授模式,学生被动学习,难以激活学习自主性,也降低了歌唱信心。所以说,重新明确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育目标,以顺应时代、顺应市场为改革方向,对声乐教学内容、教法等进行变革和创新。在声乐教育理念上,教师要转变思路,要注重实践创新,积极走上社会、了解声乐人才真实的需求。在声乐人才定位上,要以发展的眼光、市场化思维,关注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如积极引入、借鉴、吸收国外声乐教法及教学实践活动,对传统教学中滞后于时代的内容进行摈弃;加强对自身声乐教材、教学内容的筛选与优化,融入更接社会、更接地气的声乐内容。如在乐理方面,要对音乐文化进行拓深,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结构。另外,在声乐教法上,要突出学生个性化特点、差异化教法,每个学生的声乐演唱条件具有自身特点,教师要在关注学生个性与共性上,优化不同教法,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2.2 重视教法多样化,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教法的创新,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结合声乐学科特点,变革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入互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创造性和歌唱实践水平。在乐理等基础性知识讲授中,建议引入“大讲堂”模式,整合声乐教育资源,提高声乐教学针对性,以“大讲堂”方式来进行统一技巧示范,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如在呼吸姿势的把握上,在歌唱发音技巧的体会上、在发声器官的运用上,以示范、引导、模仿、练习等手段,来增进学生感知和体会声乐。声乐教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而传统教法上,忽视实践与练习。教师要注重示范与引导,对声乐知识、声乐方法等进行全面示范导学。如应用多媒体,将声乐理论、声乐技巧进行直观化、动态化呈现,让学生能够多次反复观看,慢慢理解和练习,增强声乐教学视听体验效果,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对声乐理论模块的教学,要注重课程结构的整合,要将声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在歌唱教学中,对呼吸方法、音乐读谱理论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并学以致用。尝试和推进一对一教学。声乐教法的创新,要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有效性教法建议。一对一教学,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突破集体课带来的教学阻碍,更好的发挥学生个性条件。如针对不同声乐条件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推进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给予专门性指导,强化学生声乐综合能力的养成。变革课堂教法环境,积极引入分组合作教学。在高等艺术院校,生源质量的整体下滑是客观事实,借助于分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动态、科学的分组,让基础差、学习习惯不正确的学生与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搭配互助学习,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获得全面进步。合作学习,可以综合考虑各组组内学生的个性、共性与差异性,便于教师结合分组展开分类施教。如在练习声乐曲目时,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组,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逐步提升,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長补短,增进合作意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3 注重声乐舞台艺术实践,发展学生舞台演唱综合素养

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要注重应用型、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声乐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领域,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声乐知识的学习、提高演唱技巧和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面对市场、面对就业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能,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艺术实践是发展学生声乐职业能力的最好途径,借助于声乐艺术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理论、方法应用到歌唱实践中,促进声乐素质的内化。长期以来,在声乐教学中,实践环节缺失,实践机会偏少,直接影响声乐教育质量。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艺术实践活动,特别是立足声乐歌唱领域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登台歌唱中收获经验。一要增加学生舞台经验。登台演唱是声乐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舞台上,不仅检验学生的歌唱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表演能力。舞台是考察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最好方式,学生的举手投足,都会引发观众的关注,只有多参与舞台歌唱体验,才能锻炼学生的临场能力。二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声乐活动组织中,如学生音乐会、教学音乐会、社会音乐演出活动等等,要将艺术实践活动制度化,每个月都要有,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并将之作为考评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让学生能够从艺术实践活动中,去感知歌唱、体会歌唱,热爱歌唱。三是借鉴国外声乐教法。在艺术实践领域,要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演唱。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各类声乐比赛活动,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登台机会和演唱空间。通常,在声乐比赛中,学生需要结合自身条件选择歌曲,练唱,要与其他乐队进行配合,学会搭配舞台服装,在初赛、复赛准备上,增强心理承受力,展示自我舞台形象,增强学生舞台控场能力、舞台心理素质。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水平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实践能力不足都是制约教学的“短板”。因此,要加强声乐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声乐教师的演唱及实践素能。一方面,拓宽在校教师学科教研与交流氛围,要积极为声乐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进修、学术考察,与国内外知名声乐院校展开交流学习,提升教师自我专业知識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声乐教师走向社会实践,参与声乐行业活动,拓展学科思维,锻炼声乐教学能力。如参与声乐讲座、讨论会,举办不同类型演出活动,参与声乐活动组织、观摩,提高自身综合实践素质。

3. 结语

声乐教学中要敢于创新与改革,重在创新,要转变理念,面向社会舞台,积极探索和实践,分析解决声乐教育的难题。同时,各院校也要为声乐教学改革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将影视多媒体、微课等资源进行整合,增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导性,加强自我知识、能力的提升,顺应改革需要,优化教学手法,提升学生的声乐综合素养,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多重构想[J].当代音乐,2019(09):56-57.

[2]王卿颖.高校多元化声乐教学探究[J].黄河之声,2018(19):97.

[3]王文汇.关于高校独立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北方音乐,2019,39(16):106-107+140.

作者简介:陈庆庆(1986.08-)男,江苏省盐城市,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声乐教育高等院校
高校对从事声乐教育的学生钢琴伴奏的培养
声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研究
浅谈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个性化声乐教育和实践
利用民间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中国声乐教育大家喻宜萱声乐教材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