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2019-09-10付掌珠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浅析课堂

付掌珠

[关键词:浅析;课堂;过渡语]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浑然天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深入而浅出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少不了精彩的课堂过渡语。那么课堂过渡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一、导入

课前导入语就是在学生与课程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把学生从嬉笑打闹的课余时间中拉回到课堂上。导入语有很多的形式。

1.设置悬念。老师拿出一个礼物盒,请同学们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猜对了就可以得到礼物,同学们一下子产生了兴趣,纷纷举手前来竞猜。——体验式作文课。

2.创设情境。“大自然可神奇啦!她有四个非常漂亮又可爱的孩子,一个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一个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流汗,一个可以让枝头的果实变得香甜,还一个可以让大地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进了奇妙的大自然里。——《四季》

3.趣味猜谜。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劳动。——《青蛙写诗》。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落花生》

4.故事导入。“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教师指点迷津:“那么就让我们从课文里找找答案。”

5.以旧带新。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最喜欢大Y,它见到大y就会擦掉眼泪笑嘻嘻,今天,老师还要把小ü的另外三個朋友请过来和大家见面呢!——《jqx》

二、串联

如果说语文课的各个环节是一颗颗珍珠,那么导入语就是讲珍珠串联起来的那根线。有过渡语的装饰,各个语文活动之间就能无缝对接,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老师的引领,从这个山头爬到那个山头,却不觉得疲惫。

三、转折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转折过渡语的使用能够在紧紧抓住同学们的情感主线,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把情感引入另一个高潮,激起思维的碰撞。例如在欣赏完圆明园的美之后,教师意味深长的说:“但是,这座被雨果称颂的建筑我们都没有见过,而且永远也见不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话锋一转,由喜入悲,引导同学们研读后半部分课文。

四、提升

过渡语不仅能将各个部分神奇的紧密联系到一起,还能梳理思路,提升感情,在师生的共鸣中,将大家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例如,在教学《掌声》一文时,课文到了最后部分,教师过渡:“最后老师还有几句话想送给同学们……让掌声响起来吧!”在老师激昂的话语声中,同学们目光炯炯有神,一堂课的精华化作细雨无声的浸润了他们的心灵,最后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骤雨般的掌声。

五、组织教学

在《比尾巴》一课中,完成了略显枯燥的识字教学后,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开始涣散,于是教师眉头一皱,着急的说:“哎呀,小猴子听到同学的声音,急急忙忙往比赛场地这边赶,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你们能帮帮他吗?”瞬时,学生们又有了动力。

六、评价

评价式的过渡语融入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增加了文本的内涵,间接的将知识融入到评价语中,既拓宽了知识面,也引领着学生往更高处攀爬。如,教学《雾凇》一课时,引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又不能生硬的进行技术指导,于是在指名读完之后教师运用了这样的评价语:“我听出来了,大团大团的白雾滚滚而来,但还没有把树木淹没。谁,再来读一读?”就这样,无痕的赞美了学生,也悄悄地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润物细无声。

七、总结

在《比尾巴》一课中,教师带领大家学完之后,没有平铺直叙的说课文学完了,而是继续以森林运动会为载体,请同学们当小裁判,将比赛结果以汇报的形式,大声读给狮子大王听。不仅在教学上有总分总的结构,而且在情节设计上,始终围绕比赛来展开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整体,学生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涨。

八、拓展

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结束之后,向二年级小朋友介绍寓言这种体裁,并告诉他们:“这篇文章出自两千多年前的一本名叫《庄子·秋水》的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找来读一读。”

总之,灵活的使用课堂过渡语,不仅能够轻松的进行组织教学,还能为语文课堂增添一份别样的魅力。教师语言生硬,孩子们的感情就像紧闭的铁门,难以打开;教师语言优美,充满激情与想象,孩子们的感情就会像涓涓流水不断涌出。

猜你喜欢

浅析课堂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欢乐的课堂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渤海国文化浅析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