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9-09-10孙德明
孙德明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小学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综合成长将产生直接影响,但传统知识体系和教学框架的有效性不足,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模式融入其中。而定向运动体育课程的建设,则成为小学校园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的新方向。本文则以此为核心,提出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的建设意义及建设途径,为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定向运动;体育课程;课程建设
校园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型的体育项目,特色鲜明,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推崇与喜爱。从定向运动的基本特征出发,其展现出的游戏性、运动性、竞技性以及实用性得到广泛认可。但现阶段,各教育阶段对于定向运动的探索尚处于一种初期的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研究则是将关注焦点放在小学阶段,提出定向运动体育课程的建设途径。
一、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的建设,所展现出的价值表现在多个层面,下面主要是从学校体育资源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两个要素进行详细阐述,除此之外还包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教学理念的革新作用等等。
(一)整合学校体育教学资源
小学校园作为小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其中涉及到的体育教学资源较多,包括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等,这些都是体育课堂的核心所在。但从现阶段小学校园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情况来看,很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学习平台,场地和资源相对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校园定向体育课程的建设,则完成了对体育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这其中不单单包括校内资源,同样也涵盖了校外资源,能够为定向运动开展提供服务的场地都成为体育教学的主阵地。可以说,定向运动全面整合了学校体育教学资源[1]。
(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限制了体育魅力的发挥。这就需要依托校园定向运动带来的便捷性,增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定向运动课程的参与积极性更高,在参与定向活动中则能够达到身体锻炼的目标。同样,定向运动的开展需要学生个体和团队发挥出作用,根据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来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2]。
二、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建设途径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确保定向运动体育课程建设的根本所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支持,所展现出的教学效果必将事半功倍。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的体育課堂教学目标,多是围绕学生的技能掌握、体育成绩提升等固定的指标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指标重视程度不足。基于此,在小学校园定向体育课程建设之前,确定教学目标如下:①使得学生具备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②获得有助于体质健康的相关知识;③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树立安全意识;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这种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对定向运动的应用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3]。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保证定向体育课程建设的根本所在。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整个定向运动开展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能够将校园定向运动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基于此,在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工作。在教学设计层面,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优化。对于7-10岁的学生,由于其大脑发育日益成熟,且认知能力、识图以及方向感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这一群体,在定向运动的开展目标层面,主要是提高兴趣及其对地形平面图的理解能力为主。地图准备阶段,主要是以班级桌椅分布图、教室和教学楼的平面图、操场地图等地图内容,并引导学生掌握地图当中的物体,实现对持图技术、折叠地图、拇指技术、打卡技术等内容的教学,为后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该阶段学生的评价侧重点主要放在竞赛游戏、卷面作业以及简单的定向任务方面。对于9-12岁的学生,这些有关于定向运动的基本能力均已有所掌握,要拓展和延伸教学目标,了解野外定向并培养其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地图准备方面倾向于难度较高的地图,最好将比例控制在1:3000或1:50000。并检查初期教学中的技能掌握情况,以定向运动的路线任务为衡量指标,对小学生进行考核[4]。与此同时,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完成之后,要协调好课时安排,确保定向运动的实施有效性。如开展“爬山涉水寻宝藏”的定向运动活动,教师设置好寻宝路线,并通过黑板或者多媒体辅助设备,将行进路线等进行具体介绍,使得学生初步的掌握地图当中的标志物,从而让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合作和讨论行进路线,激发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校园定向运动体育课程建设,从定向运动的应用情况来看,所展现出的效果十分理想。但由于定向运动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并未完全的融入到小学校园当中,需要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为两者的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华丽,陈胜龙.定向运动对小学生速度与耐力素质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 (04):86-89.
[2]吴国梅.利用校园定向游戏发展学生耐久素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24):207+209.
[3]李宏福,沈伟如.中小学校园定向运动教学设计的创新性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 (12):86-87.
[4]张晓臣.校园定向运动对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影响的实证性研究[J].运动,2015 (02):61-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