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探

2019-09-10杨正斌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中学数学教学法

杨正斌

摘  要:数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提问,探究,讨论等方式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通过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理论基础及中学数学自主性学习五环节模式特点的分析,探讨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为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主性学习;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95-01

1.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特点

(1)冲动情绪逐渐降低。自主性作为人的心智因素参与的复杂系统,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结构水平。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反思、批判等理性意识逐渐提高,这时即使认识对象不是主体的兴趣,他也会用理性认知排除掉不良情绪的影响,去主动的付诸认识行动。

(2)稳定程度日益增髙。中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各方面趋向成熟,他们的自主性也趋向稳定,独立性也逐步形成,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都表明他们自治水平的稳定因素正在增长。

(3)调节机制逐步完善。自主性是人的综合心智水平的体现,涵盖了人的认知、情感、道德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当人的各方面心智因素趨于成熟时,这种调节机制也会逐步完善。

2.数学自主学习的五环模式教学方法的内容

实施自主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主动权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实践中,从四个方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即“问题”留给学生思考,“阅读”时间还给学生,“做”的过程给予学生。探索的“五连环模型”是研究前感知导向—定向立标—自学讨论—报告校正—问题评估。

(1)感知导向。预读教材不仅可以为教学做好准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这是发现问题的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我通常在第一课中,花大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感知文本,发现问题,并为下一步做准备。

(2)定向立标。改变教师设计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设计和提问,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任务,探索方向。关注学生问题,以学生问题为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是完整和独立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3)自学讨论。问题的设计和目标的确立只能解决该怎么做的问题。自主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项目中,核心是解决问题,实现自治的关键是将过程交给学生。

将已确定的问题作为学习任务和探究的方向,学生安排学习并尝试解决。其间,老师的任务也在于“导”。教师应该巡逻和指导,并且可以参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的作用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介绍。

(4)报告校正。给学生“说话”的权力,让学生大胆表述,说出结论,并谈谈这些想法。学生的解释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客观的结论。这是“做”的过程的延伸。老师在同学们阐述完以后,要适当地帮助学生校正错误的观点。

(5)问题评估。已经建立的问题虽然来自学生,但已经过筛选,由此产生的问题并未涵盖学生的所有问题。学生可能会遇到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最后一节课将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和回答。评估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

3.五环模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数学自主学习的“五环模式”,从问题的形成到解决,反映了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主体作用最大化。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开放性。1、教学目的要求的开放性。问题的产生、任务的确立来自学生。2、答案、结论的开放性。答案是多样化的,要注意学生结论的“客观”。二是,过程性。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不仅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要更加注重组织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从问题的出现到形成结论。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彻底改变教师只关注结果的教学方法。三是,探究性。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团体互相争论。

4.促进中学数学自主学习五环模式实施的策略

(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活动,而是师生,生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综合教学活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独立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就可以主动阅读和获取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将用于生活。

(3)注重指导,教会学生自学技能。数学自主学习的关键是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答疑能力。面对不明白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表达不同意见。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习惯。例如,在学习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将该单元的知识点编成数学手写报告。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能力差异很大,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文研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学数学自主学习五环模式的特点。探讨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但是由于自身的水平能力有限,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将继续研究并提出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姜葳.中学数学自主性学习探究[J].新校园(阅读),2015(09):77

[2]张健洪.研究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4):19

猜你喜欢

自主性学习中学数学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方法探析
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