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高一三科启用全国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更重要

2019-09-10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三科整本书新教材

新學期开学,上海高一年级的语文、历史和思想政治三科,全部采用全国统编教材。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首批参与使用新教材的,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辽宁等6个省(市)。

其中,语文教材的每一次改动,最为引发学生和家长关注。这套教材给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语文不再只是“掰开了揉碎了”的字词句学习,学好语文,跳出课本多读书,多行走,格外重要。

鲁迅文章共5篇,袁隆平、钟扬入课本

据悉,本套教材由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担任语文教材总主编。教育部介绍,三科教材编写过程中,都强调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劳动教育。根据这三大要求,新编的语文教材精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体裁的覆盖面,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136 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与此同时,语文教材也选取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作品,包含毛泽东文章5篇(首),鲁迅文章5篇。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美丽的观念,语文教材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在高一第一学期,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以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主角,与之相伴的自读课文则为《“探界者”钟扬》。

首次设立“学习活动”和“整本书阅读”单元

在高一第一学期,学生要“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完成“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则要求学生阅读费孝通著作——《乡土中国》。虽然语文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以前也有,但是单独编列成一个单元,尚属首次,“让语文课堂更加灵动了”。一位资深语文教师认为。

多名一线语文教师坦言,新教材对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大挑战。很明显的一个信号是,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满足于一篇一篇地讲。”以往的教材中,除了古诗词,每一课通常只有一篇课文,新教材中,每一课可能对应相关好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在写作主题、手法上都有内在联系。例如,高一第一学期第14课为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10课为《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这也提醒老师和学生打开视野,走出课本,扩大阅读量,感受文字和文化的魅力。

一名语文老师分析,2018年初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语文学习分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经典作家作品研习”等18个学习任务群,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组织单元,以学习任务群为驱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三科整本书新教材
《论语》整本书阅读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立德树人,培育时代之花
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707新疆棉花施用效果试验
以科技为帆 创行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