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钻井工赵恩生:钻塔上献青春
2019-09-10李舒亚
李舒亚
《人民画报》1972年11期的封面上,那个在钻塔上戴着安全帽、向远方呼唤的女孩,曾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叫赵恩生,是名女子钻井工。
赵恩生出生在北京一个教师家庭,1969年4月,17岁的她即将初中毕业。作为“知识青年”,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她和同学们一起踏上北上的列车到吉林省扶余县工棚子公社振山大队当了一名普通农民。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在松辽盆地发现了石油。1970年,油田“上马”,一场轰轰烈烈的“七零大会战”在吉林省扶余地区开始了。
就在这时,传来了吉林油田大批招工的消息,要从各公社抽调优秀“知识青年”。由于在学校一贯表现良好,赵恩生在下乡之初就被任命为集体户的“户主”,也正是这个原因,她成为工棚子公社200多个人里“幸运”地被抽调到油田的11人之一。
她是在1970年10月20日来到吉林油田的,那一天是她人生中一段全新生活的开始。
那时,石油单位属军事编制,赵恩生被分到钻井指挥部第二十一连。在从事了2个多月挖坑、埋管、包线等管道铺设工作后,她被正式分配到一个最特别的队伍——“女子钻井队”。
钻井,是油田上的先遣队,其任务是钻透千米以上的岩石,以取出地下的原油,属高强度、高风险工作,一般都由男同志担任。之所以出现“女钻队”,一方面固然跟当时大力提倡“男女平等”有关,另一方面,实际上指挥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来安排当时的27个姑娘,就索性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后来,女知青不断加入,队伍逐渐壮大,从一台钻机发展到2台钻机,人数稳定在100人以上。
第一天钻井的情景,赵恩生刻骨铭心。那是在1971年1月,东北最冷的时候。老钻工都戴着厚厚的皮帽子,穿着 “垄沟垄台”工作服(为的是便于工作,不易划破),满身是泥浆。他们的脸被四周点燃的原油熏得黑亮黑亮,只有牙是白的,已全然分不出男女。再看看24米高的钻塔,这些绝大多數连家里的屋顶都没上过的姑娘慌了神!一些在农村时无论怎么苦也从未落泪的女知青,此时不禁哭出声来。
既来之,则安之。见同来的几个战友已爬上了井架,赵恩生也一咬牙跟了上去。“别向下看,一直往上爬”,战友们鼓励她。勇气战胜了胆怯,她终于也爬到了18米高的二层井架台。从那一刻起,她开始了作为一名女钻工的非凡体验和生活。
“钻井隆隆响,井架刺破天。银盔头上戴,红日照心间。”很快地,赵恩生和新来的女钻工已经可以在钻塔上迅速自如地上上下下了。“飒爽英姿钻井塔,不涂胭脂涂泥浆”。
当时,整个吉林油田钻井指挥部一共有30多个钻井队。会战期间,女子钻井队几乎所有考核都是第一。一年打100多口千米以上的深井,那都是这群20岁左右的女孩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后来,知青陆续返城,赵恩生也回到了北京,在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