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2019-09-10周大清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周大清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各项教学目标,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诸多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就要积极应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素材;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同时初中物理中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学生对知识内容没有理解透彻,那么其知识水平就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将生活素材和初中物理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合理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化的案例、素材,皆是学生眼中的“新奇物品”,将其和课堂导入结合起来,不仅能快速集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分散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举个例子,教师在教授《汽化和液化》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一改此前死板的教学作风,用生动、风趣且贴近生活的语调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夏天的时候有没有游泳的习惯?”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被教师别开生面的问题所吸引,然后进行相应的回答。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则可继续通过问题,引出这节课即将教授的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当在炎热的夏天,从游泳池走出的时候,身上是否会有‘冒烟’的现象?”这样一来,课堂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充分联系起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视频、图片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出来。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不仅仅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应用生活案例,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尽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活化的案例进行自主探究。举个例子,在教授《运动和力》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用双手相互摩擦,让学生理解摩擦生热的现象;在教授《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学生容易混淆汽化、液化的知识概念,教师则可利用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雪糕”举例,让学生自行对案例中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问题进行引导,不过教师要注意,切勿将传统的“满堂灌”转变成了“满堂问”,而是要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促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就感,这样才能让其在教学中保有积极性。

三、复习过程生活化

初中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精确性等特点,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能够逐步获得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但是初中物理知识内容较为广泛,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为提高学生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就可用生活化的案例,唤醒沉睡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内容。比如,在初三的物理复习课堂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作为生活化复习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矿泉水瓶吧,你对矿泉水瓶有了解吗,平日在手中的矿泉水瓶有着什么样的物理学设计?”学生的思维这个时候就会被教师所引导,教师在这时可不等学生回答,直接进行下一步教学“同学们现在仔细观察我手中的矿泉水瓶,然后从上到下描述矿泉水瓶的外观。”学生这时就会回答“矿泉水瓶盖为圆形,瓶盖四周有竖着的细条纹,瓶身有不规则的花纹。”学习水平高的同学这时候就能自然发现矿泉水瓶瓶盖上的细条纹,是为了增加拧瓶盖时的摩擦力,而瓶身的不规则花纹是为了防止在喝水的时候瓶子会掉落。教师则只需要简单的引导,所有学生就能发现矿泉水瓶上的物理设计。同时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化,教师还可用礦泉水瓶引出“省力轮轴、质量、密度”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复习方式,物理知识中的质量、密度、摩擦力、轮轴等知识内容被一个简单的“矿泉水瓶”联系了起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在其日后的学习中,看到摩擦力、密度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可通过脑内的联想,回忆起轮轴、质量等知识,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四、实验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知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就好比“源头活水”,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应用道具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再现出来,初中物理教学也就能够“活”过来。举个例子,在教授《压强》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应用、飞机机翼模型、简易风洞模型、吹风机、喷雾器、圆桶、PPT课件为学生展示飞机升力是怎么产生的。许多学生都会对“飞机”有着好奇心理,在生活中虽然能够经常看见飞机,但是对其飞行原理却一知半解。教师就可利用简易风洞实验,让学生理解生活中飞机依靠气压、流速起飞的原理。同时,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使得知识内容在学生脑海中深化,比如“火车经过时,周围的气流流速会发生变化,所以周围的物体会向前倾”,通过案例的描述以及PPT课件的展示,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同时学习到了更多的安全常识,体会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特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中的现象、案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源头活水,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生活化的知识渗透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生活案例进行探索、分析,使得“教”和“学”能够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戴静.源头活水,渠清如许——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探析[J].新课程(中),2016(8):65-65.

[2]邹长茂.结合生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0).

[3]陈鲁闽.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8):146-147.

[4]张良峰.浅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8).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