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金融人才培养探讨

2019-09-10谷政卢亚娟

高教学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国际化

谷政 卢亚娟

摘  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较好的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意识,具备能把国情特点和国际通行规则结合起来的金融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文章以美国著名常青藤高校——康奈尔大学为例,介绍其应用经济学金融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明确金融学科人才定位,突出金融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适当增加金融定量分析的内容,合理布局金融知识点,推进金融课程体系重构以及充分发挥课程组织者的能动作用,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金融教育;国际化;课程模块

中图分类號: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9-0011-03

Abstract: Since 1980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well. Cultivating financial talents with global vision and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rules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alents. The article takes Cornell University, a famous American Ivy Leagu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its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direction of applied economics. The passage proposes to ensure the financial talents positioning, highlights the difference of financi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creases the financi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ntents properly, distributes the financial knowledge points rationally, promot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course system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dynamic role of course organizers and improves the suggestions of course learning efficiency in order to play the definite reference fun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hina.

Keywords: financi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ourse module

一、概述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自此,我国经济全面步入全球化的轨道。我国高等教育顺应经济全球的要求,实时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节奏。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国际化得到较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1983年首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其中面向世界为教育国际化指明了方向。随后,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大学要积极借鉴国外大学的办学规律和经验,促进了我国大学国际化步伐加快进行。2010年7月20日,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前沿,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我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省教育厅设立留学项目,鼓励大学教师跨国研修、学习。同年9月,教育部出台《留学中国计划》。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每年向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中国大学每年吸引不少的留学生,拟于2020年,让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达到15万人。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当前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金融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不同金融市场风险相互传染,金融国际化已经成为未来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趋势。金融国际化具有世界范围内金融融合的特征,指不同国家(或经济体)的金融活动的主体跨越国界(或行政区划)参与到另一国(或经济体)的金融活动中去的状态和过程。

金融业的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特征要求国内外高等教育相互交流,尤其是我国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经验。金融人才是金融国际化的主导因素,国际化过程中其涉及的金融风险监管需要人才参与,不同国家的金融合作需要人才推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意识,具备能把国情特点和国际通行规则结合起来的金融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美国著名常青藤高校——康奈尔大学为例,介绍其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以期对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康奈尔大学以及金融学科简况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于1865年建立,校训为:“这是一所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知识的学校”。主校区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Ithaca) ,另有两所分校位于纽约市和卡塔尔教育城,历史悠久,学术氛围浓厚,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名校成员,一所位于的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康奈尔大学办学理念曾影响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规模为当时全美高校之最。

截止2017年,共有56位康奈尔大学的校友或教研人员曾荣获诺贝尔奖,在全球高校中列第12位,居全美第十位,目前有在校生12904人,有教授1648人,教工共2718人。康奈尔大学名列2017-18年US News全美大学本科排名第14。2017年世界大学排名机构CWUR排名世界第12;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13;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9、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6。

康奈尔大学正式开学的第三年,亦即1870-1871学年,学校即开设了中文课,曾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有卓越贡献的人才,包括中国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中科院奠基人赵元任,近代外交家施肇基等,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康奈尔大学是中国问题的科研重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居世界前列。经济领域的研究覆盖广泛,包括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和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行为和市场改革、国际金融和贸易、以及环境和能源问题。

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科属于商学院,后者是全美最佳商学院之一。学院建立于1946年,随后于1984年更名为约翰逊管理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康奈尔大学校董会投票通过,合并酒店管理学院(School of Hotel Administration,SHA)、查尔斯·戴森应用经济和管理学院(Charles H. Dyson School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yson)和塞缪尔·柯蒂斯约翰逊管理研究生院(Samuel Curtis Johnso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Johnson)院,成立全新的“康奈尔商学院”(College of Business),提供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阶段各种人才培养服务。商学院已经成为美国学科最全面的超级商学院。康奈尔商学院有145研究教师以及近29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18年美国US News商学院排名第16名。

三、应用经济学课程设置概况

国内大学一般的专业较为细化,如金融学院一般会设有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信用管理、金融工程等专业。在大学入学招生时,学生已经确定专业方向。美国的大学招生专业是宽口径,金融學只是应用经济学的方向之一。

课程包括三个大模块。第一部分类似我国的通识课程,康奈尔大学培养方案称为艺术和科学,需要修满47-55学分。第二部分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核心课程,至少需修满27学分。第三部分方向性选修课,至少需修满15学分。本科毕业至少需要修满120个学分。

第一部分课程有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需要选修至少18学分)、社会和人文(文化分析、外国语言、历史学等,需选修至少12学分)、写作和口语表述(写作表达、管理交流等,需选修至少9学分)。

第二部分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核心课程有四个部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数量方法和应用经济学。

管理学模块可供选择的课程有:商业管理与组织、金融会计、金融学、市场学、商业法律、管理会计。

经济学模块可供选择的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1、管理经济学2。

数量分析方法和工具课程有:统计学初步、微积分、微积分2、分析建模方法、电子表格建模、可持续计算、商业统计、国际发展研究方法、组织分析、风险模拟优化、农业发展中的高级金融分析、计量经济学初步、管理经济学的计算方法、战略分析、概率模型和推断、Python软件和计算、MATLAB软件和计算、统计与概率、计量经济学、博弈理论、社会科学的统计方法、社会科学的概率模型和推断。

应用经济学模块包括环境、能源和资源经济学(A类),经济分析(B),国际贸易和发展(C)以及食品和农业经济学(D)。需从2个不同方向中选修6个学分。

第三部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Dyson应用经济和管理学院本科专业设有11个方向,包括会计、农业企业管理、应用经济学、商业分析、创业精神、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金融学、食品行业管理、国际贸易与发展、市场学、战略管理。学生需从这11个方向选择1-2个方向学习。

四、我国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借鉴启示

(一)明确金融学科人才定位,突出金融人才培养的差异性

学科人才定位决定金融学科体系重构准则,提供整合金融学科的内容方案。本文以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学科人才定位为例,探讨我国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秉承北大“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培养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和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从大学三年级选择专业开始,专业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投资学与资本市场等领域。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培养目标:应掌握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法律、政策和国际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专业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培养目标是在“健康人格、创新精神、知识精英、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相关数理理论和经典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熟悉金融学学科演进,熟悉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理论和金融产业发展未来方向的重要的经济学、金融学问题专家和金融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从以上所列举的培养目标来看,我国三所一流高校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宽口径,厚基础,毕业学生具有金融学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从事金融实践的业务能力。

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淡化专业分类,在大学的三、四年级设立金融、会计等11个专业方向,真正实现弱化专业方向的目的。其中金融学的学生需要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有宏观把握,具有分析金融问题的数据处理能力。

学科人才定位就其本质问题,是关于大学究竟是博雅教育,还是专才教育(职业教育),博雅教育与专才教育是“求道”与“求术”的区别。博雅教育本质上是精英教育。顶级高校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精英教育,是因为不以工作技能培训作为目标,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学者。

直到今天,很多英美的大学依然坚持认为高等教育不是为了传授职业技能。美国最好的大学哈佛、斯坦福等及规模不大的学校通常都采用博雅教育的办学精神。芝加哥大学宣布不再考虑本科开设商科专业的提议。这一点值得我国国内教育部门和高校借鉴。

(二)适当增加金融定量分析的内容,推进金融课程体系重构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部分,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课等四个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课程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等。纵观我国金融人才培养,还需要在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金融学课程中的定性内容偏多,定量分析内容偏少,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方向有风险模拟和蒙特卡洛方法、高级金融分析、高级金融建模与分析、资产定价和管理以及期货、期权以及金融衍生品等课程,充分培养学生数量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三)充分发挥课程组织者的能动作用,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

教师在传统教育中是组织者,设计者。在美国大学的第一节课上,每位同学会拿到一份该课程的教学计划表,表单中详细描述了课程的教學目标、考核方式与评分细则、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阅读书目或参考网站,老师还会在课上做详细说明。学生一旦确认选修这门课程,就得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表中的规定执行。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的频率不高,听由教师教导其未来进入社会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规范和价值,“聆听教诲”成为校园课堂中的主要授课模式。但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壁垒与信息不对称逐渐被消解,源于专业知识优势的教师权威性基础也随之逐渐坍塌。

在康奈尔大学,教师在课堂中更像是一位主持人或教练,他们基于“平等”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海量阅读、文献查证、小组讨论、个人演讲、课堂答辩等一系列艰辛的努力来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辨,让他们自己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以海量阅读、文献查证为例,金融教授可以在一次课上通过Cornell Blackboard系统上传5篇左右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论文,这些论文都涉及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较好地做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

课堂突破“概念-分类-历史-属性-未来”等类似线性内容的教师独白式授课模式,而是采用“观察-移情-发现问题-调研-查找文献-寻找答案-验证答案”等类似螺旋式课程模式来探索本课程的知识脉络、学术规律以及背后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课堂中呈现出的是一种相互对话与反复质询的交互机制。

康奈尔大学这种生动有效的互动课堂模式,一方面需要依赖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课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以“小班”教学作为基础支撑。在美国,全球排名靠前的20所左右的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学费较贵,而且每年有上涨的趋势,今年大多数私立学校学费上涨了2%左右,雄厚的财力为“小班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大部分大学仍然坚定地捍卫着“小班”原则。

参考文献:

[1]https://gradschool.cornell.edu/academics[EB/OL].2018-3-14.

[2]https://www.cornell.edu/about/facts.cfm[EB/OL].2018-4-12.

[3]https://www.eeo.com.cn/2018/0420/326958.shtml[EB/OL].2018-4-20.

[4]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等.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吴婷婷.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回顾与展望[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90-96.

[6]危慧惠,朱新蓉.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1):91-95.

猜你喜欢

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增强仲裁国际化水平 提升中国仲裁影响力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真正的国际化
国际化教育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
杨元庆: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