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常见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19-09-10王树森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常见疾病

摘要: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纵观目前牛养殖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诸多牛病的产生,不仅会影响牛的健康生长发育,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通过对牛病流行特点的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防治措施,促进牛养殖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牛病;常见疾病;流行特点;防治路径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8.044

0 引言

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牛病产生和流行不仅制约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无论哪种牛病,都存在相应的流行特点,因此针对牛病的防治,需要通过对牛病流行特点的深入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牛病产生几率,最大化抑制牛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正因此,对牛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长远发展意义。

1 流行特点

1.1 种类繁多,存在疾病共存现象

目前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繁殖障碍疾病、肢蹄疾病等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进而对我国牛养殖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相关统计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牛肢蹄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提升至30%左右,而肢蹄疾病的发病症状表现在牛繁殖率降低、运动功能障碍及泌乳量下降等,而繁殖障碍疾病则表现为牛繁殖性能大幅度降低等。此外,受到饲养管理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牛养殖中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发率呈现出不断增高的趋势。

1.2 人畜共患疾病增多

受到防治手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牛源性人畜共患疾病种类增多,并且其发病率也表现出不断增加的状态。导致目前牛肉食品安全受到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的威胁[1]。而目前已知的人畜共患疾病,包括牛结核病、沙门氏病菌以及布氏杆菌等。据相关调查统计表明,全世界罹患结核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为中国,而其中受到牛源分枝杆菌所致结核病的人数超过13%。

1.3 混合感染疾病

牛疫病呈现多病原混合感染的趋势,主要以病菌、真菌以及细菌的混合感染多见,常见病有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牛腹泻等。而据相关研究报答表明,子宫内膜炎与乳房炎疾病病原涵盖20多种,并且牛发病因素通常是多种病原共同作用下,导致牛病的产生[2]。此外,随着牛病防治不断深入开展,牛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增加,导致牛的多重耐药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对疾病的防治产生严重阻碍。

2 常见病防治措施

2.1 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产生因素为病毒性传染,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中犊牛发病率最高,如若其治疗不及时,对犊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犊牛的死亡。因此,需要结合以下措施进行病毒性腹泻的防治:①强化日常饲养管理,注重对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牛舍的空气流通。②如若出现牛腹泻,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性腹泻在牛群中大肆传染。③犊牛应尽可能保持母乳喂养,进而提高犊牛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④注重对日常护理工作的加强。同时,养殖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犊牛的严格检疫,定期进行疫苗注射。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针对不同阶段牛种的弱毒冻干苗,通过对疫苗的接种,实现对犊牛抵抗能力的提高[3]

2.2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一旦牛罹患结核病,不仅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甚至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结核病的传染途径较多,可以通过呼吸道、生殖道、食道等途径进行大肆传播,所以针对牛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存在较大难度。在结核病患病初期,牛的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通常很难被发现。针对牛结核病的防治,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①养殖场应进行引入牛群的严格检查,禁止出现带菌牛的引进。定期开展疫情监测,结合对日常饲养管理的强化,进而降低牛结核病的出现几率。②一旦发现牛患上结核病,需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并针对饲养牛舍进行全面的消毒护理,同时进行牛群的监测强化。③强化病牛的建议,如若在检疫中病牛连续3次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并且在治疗期间不存在临床症状,可以取消对病牛的隔离。④虽然目前我国针对牛结核病的控制与预防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受到结合杆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因素的影响,所以养殖场仍需重视对预防措施的开展,结合对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来降低牛结核病的出现几率。

2.3 传染性鼻气管炎

传染性鼻气管炎常伴随牛乳腺炎、结膜炎等症状的出现,如若不及时开展治疗,会增大牛脑炎的产生几率。而该疾病的主要产生因素包括患病牛的传播以及带毒牛的传染。而主要传播途径为牛群紧密接触,并且在冬季和春季为多发性季节。针对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治,养殖场需要做到:①牛群的引进,切勿从疫源地进行引进。②若发现病牛,需第一时间进行病牛的隔离治疗,并且对牛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③依据养殖场具体情况,进行检疫制度的科学制定,要求养殖人员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开展工作。

2.4 消化不良疾病

牛养殖中,产生消化不良疾病的主要因素在于牛的胃动力不足,使牛在进食中小肠蠕动较为缓慢,无法进行食物的有效消化,其次是牛长期进行坚硬食物的进食,进而导致胃负担加。而牛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表现牛食下降、腹泻便秘。针对消化不良疾病的防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养殖人员需进行饲养食物的严格检查,避免饲料中存在石块、碎石等坚硬物质。同时,禁止對牛群进行刺激性较强食物的喂养。在牛进食后,养殖人员需进行水的喂养,进而促进牛的消化。②如若牛养殖中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食物治疗的结合应用,可以在饲料中进行助消化药物的混合,进而提升牛的消化能力。

2.5 牛感冒

作为常见性疾病,牛感冒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秋冬季节为牛感冒的多发季节,而症状表现为牛食欲降低、牛鼻、牛耳位置温度较低,并且身体温度呈现出增高的趋势。针对此疾病,主要防治措施包括:①进行牛棚保温的强化,避免寒冷空气对牛造成威胁。②在牛感冒发病初期阶段,养殖人员可以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射,具体注射量需要控制在1000mL内,然后进行病牛状态的细致观察。

3 结束语

牛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不仅起到促进养殖产业发展的作用,亦可以保障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创造,并为人们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因此,要进一步提升牛病防治效果,需侧重对牛病流行特点深入研究,结合对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大幅度提升牛病防治效果,进而为牛群的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才格加.牛病的流行特点及常见病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8):51.

[2]高哈尔·阿里提别克,刘淑雁.牛病的流行特点及常见病的防治探究[J].兽医导刊,2018(6):67.

[3]樊计东.浅谈牛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21):69.

作者简介:王树森(1964-),男,山东阳信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常见疾病
动物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控措施
论猪的疾病预防控制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犊牛疾病的临床检查思路探讨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牛羊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