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影像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升探讨

2019-09-10孔瑞华马瑞雪杨树利赵轶敏孔春艳

大东方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孔瑞华 马瑞雪 杨树利 赵轶敏 孔春艳

摘 要: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愈发重要,影像诊断课程作为一门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则颇为重要,为了培养出具备较高影像诊断水平的临床医学生,在此,笔者总结了高职临床医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一步探讨改进,以期为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教师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质量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借助各种影像设备使人体内部组织器官与结构成像,通过图像,清楚地观察人体内部组织器官和结构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状态及其发生的病理变化,最终以诊断疾病为目的的学科,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及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对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制为三年,总的开设课程科目多,因此各课程授课课时均少,特别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再加上其内容多,难度大,那么如何使临床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医学影像诊断的知识和方法,顺应未来的临床工作需求,本文探讨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1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影像诊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第7版第五篇第一章的内容,包含总论与各系统影像学诊断共9节。它涉及多种影像学成像技术,如 X 线、CT与MRI等,内容多且复杂,授课时间少。熟悉掌握以上内容学生还需要了解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等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较多,因此在学时分配上,将医学影像诊断学课时分配为34学时。内容多且复杂,学时少,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是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最为显著的问题。

1.2 教学进度协调不当 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不仅要清楚懂得医学影像报告的内容,正确理解影像报告结论,还必须具备系统全面的临床知识,以便正确的对疾病作出诊断,并最终指导治疗。该课程是在大二上学期开设,此时学生部分临床知识还没有学习,如果单从影像学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比较大,因为有些疾病存在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容易混淆。

1.3 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教学模式常采用的是“两步法”教学方式,即先由教师大班讲授,学生再见习。实训课常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先复述一下理论课上相关的重点内容,再逐张讲述示教片,整个授课过程中,师生间缺乏互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难以被调动,最终导致学生独立阅片能力差,即便遇到相同病例,但只要和教学片稍有不同,也不能准确诊断。

1.4 教学保障措施不足 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形态学学科,理论教学的同时必然要结合形象直观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很好地将知识消化吸收,因此运用相应的教学片进行示教必不可少,目前,我校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是:①教学胶片现有病例与临床实践脱轨,缺乏典型病例,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②传统阅片教学效果不佳,观片灯阅片教学是将胶片插于观片灯上,学生围坐观看,后排学生看片比较费力,不适用于大班实践教学。

2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初探

2.1 明确教学目标与重点 顺应临床未来的岗位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与重点,教学目标是:了解X 线、CT与MRI等各种影像成像手段的原理;掌握各成像方法的检查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掌握各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通过实现这些教学目标,临床专业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疾病选择最佳的影像检查方法,正确开取影像检查申请单,并能正确读懂检查报告内容,理解报告结论,最终指导治疗。

2.2 授课内容优化重组  教学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应详细讲解临床上见到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所涉及的病例,在具体疾病的讲解中,教材只是着重介绍了影像学表现内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授课中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临床表现内容,同时也添加了相关的解剖与病理等内容,以便强化对以上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而临床上的不常见疾病,可不予讲授。例如,在介绍“骨的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诊断时,重点部分是化脓性骨髓炎,并结合着该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特点着重讲解该病的X 线表现,此外,讲解过程中可穿插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抗生素的滥用对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响等。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易于理解记忆疾病。关于骨的感染性疾病里少见的疾病,可简单提及一下典型征象,或者在学生自学后,老师最终归纳总结。

2.3 丰富教学方法 针对临床专业学生,本门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内、外科,因此对于疾病还未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应只拿出一张片子给学生进行讲解,而是可以引用案例式教学,可为学生准备一个病例,给出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图片等,结合着疾病的临床特征,老师重点讲解该病的影像学表现与构成以上影像学表现的解剖和病理基础。经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在掌握了疾病的影像表现的基础上,又回顾了相关解剖与病理等基础知识,同时对疾病的临床特征也有所熟悉,为后期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基础,一举几得。案例式教学方法与临床工作流程也相符合,首先接诊患者,根据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及体征,然后建议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最后将临床特征与相关检查综合分析,对疾病作出诊断并治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就是影像诊断与临床不可分隔、一定不能脱离临床。如诊断肺结核时,必须将肺部 X 线表现与临床表现及痰菌检查等综合考虑,来判定肺结核的活动性及其转归,单凭 X 线检查来诊断肺结核是不可行的。

2.4 改进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随着现有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必然是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一个趋势,PACS系统作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产物之一,是由现代化通讯、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图像技术结合而产生的,其内储存着大量临床资料与影像学信息。采用PACS 系统教学将彻底改革现有的教学与思维模式,提升医学影像教学水平。首先可逐渐建立一个包含各个系统与各种检查手段的内容齐全的影像资源库,包含有X线(包括乳腺、胃肠及各种造影)、CT、MR I、B 超与介入等,并存储患者的临床信息,如病程、实验室检查单、手术记录与图像。在教学过程中,将影像图片与各种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病例讲解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诊断能力。同一个疾病,可以调用多组图片,老师对典型图片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对其它相同病例自主诊断,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课后还可借助微信、对分易等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习题作业或在线测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5 改革考核方法,实行全面考核  原有的考核方式单一,只有理论笔试考核,现已将考核成绩分为四个部分成绩的整合,主要包括:一是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性、听课情况、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来判定,占总成绩的比例约为10%;二是实训报告成绩,主要从学生对实训课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实训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来判定,占总成绩的比例约为20%;三是实践技能评估成绩,主要是评估学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即学生对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占总成绩的比例约为30%;四是理论笔试成绩,主要是评估学生对医学影像诊断学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比例约为40%。

总之,考虑到当今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临床医学生的影像诊断技能,最终培养出适应临床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瑞明,劉林祥.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孔瑞华(1990-),女,汉族,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