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2019-09-10梁鹏达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预防控制风险评估

摘要:动物疫情流行快,易导致牲畜死亡,降低养殖户经济收益,严重威胁当地的畜牧养殖产业。动物疫病监测可以动态化掌握当地动物疫病状况,确保疫病预防工作可防、可控、有效。该文将从动物疫病监测定义、作用、现状、建议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深入阐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应用动物疫病监测的作用与建议,旨在促进动物疫病防治单位工作水平提升。

关键词: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94

0 引言

近年,动物疫病新闻频发,总结山西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可以发现,疫病种类繁多,地区分布相对较广,偏远地区都受到疫病侵害。畜牧产业涉及多个环节,其产品易滋生细菌,在长途运输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传播疫病,甚至使一些“老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卷土重来。再加上国际畜牧产业交易频繁,部分地区引进了国外种畜,导致动物疫情日益复杂化。动物疫病导致大量牲畜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我国畜牧产业每年增长约8.9%,但由于疫情预防不到位,养殖牲畜疫病死亡率高达37%。因此,应该结合当地动物疫情变化,掌握流行疫病发病规律、病症特征,做好动物疫病监测预防工作。

1 概述

1.1 定义

动物疫病监测是指周期内对监测动物疫病变化,主要包括疫病流行情况、分布状况、流行趋势等几个方面[1]。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需要参考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执行标准,并在疫情流行区域范围内采集样本,明确疫病种类,分析疫病流行情况,以此为后续的动物疫病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1.2 作用

1.2.1 预先防控

动物疫病监测能预测动物疫病流行趋势、流行范围以及流行规模。监测过程中涉及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分析动物疫病流行致病原,以便及早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尤其对于感染能力强、致死率极高的动物疫病,需要动态监测疫情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疫情扩大化。

1.2.2 评估作用

动物疫病流行范围、趋势以及后果对于防控措施有直接影响。动物疫病监测能获取多方面的动物疫情数据,并将此作为疫病风险评估的主要信息来源。动物疫病防治单拉可以根据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确定动物防疫方案等级,对于重大疫情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联动多个部门共同开展防治工作。

1.2.3 明确重点

动物疫病种类较多,致病因素相对比较复杂,部分“老病”随着致病原变异引发了新的疫情,动物疫病防治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出有效治疗方案,增加了动物疫情防治难度。动物疫病监测可以追踪疫情变化,筛查出较大疫情隐患病种,明确工作重点,将传染危害较大的病畜妥善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

1.2.4 食品安全

畜牧业养殖状况直接关系肉类食品供应安全。动物疫区畜牧产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部分病畜处于患病初期,并未显现症状,但其本身已携带病原体,如果流通于肉类市场将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甚至可能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此外,动物疫区病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监测,将会导致疫区病畜流通于区域外,扩大疫情,对周边地区畜牧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2 现状

畜牧产业属于农业的一部分,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省畜牧产业稳步发展,相关单位给予大量的技术支持,尤其在动物疫病监测上取得较为突出成就,成立联动工作小组,将各个级别动物疫病防治单位纳入其中,并结合基层疫病防疫现状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目前,山西省基层防疫工作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足

动物疫病监测需要确定病症,并明确致病原,以此确定防治措施。但在县级以下基层防疫工作中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经费投入有限,缺乏专业化验设备,部分单位甚至缺乏血样采集、血清分离等基础性的实验条件。工作人员只能依靠传统的“看、摸、听”等传统工作方式确定疫病种类以及病情程度,方式较为落后,甚至可能会出现误诊等现象,无法得出精确的检验结果[2]。

2.2 知识储备不足

动物疫病病种多,甚至部分致病原会发生变异,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涉及动物疾病知识、病例学知识、设备维护知识以及生物化验等相关知识。近年山西省加大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单位人才投入,但存在职业综合素质不全面、在岗培训不到位等问题,老员工缺乏相关知识学习机会,基层工作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无法积极应对新的动物疫病防治形式。

2.3 群众配合性差

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需要养殖户提取牲畜养殖信息,由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对其检测,对于高传染性病畜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疫病程度较轻的病畜也需要接受疫苗注射等治疗手段,加大养殖户投入成本。部分养殖户缺乏疫病预防知识,没有认识到及时治疗、处理致病原的重要性,拒绝配合疫病监测工作,甚至阻挠疫病监测工作人员采样、化验、视察等常规工作内容。

3 建议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基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因此动物疫病防治单位应该加强宣传,对于当地的养殖户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引导养殖户配合疫病监测工作。与此同时,应该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增长其疫病知识,使其能够根据病畜病症进行初步的判断,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如:山西省岚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秋季开展动物防疫培训,增加养殖户的防疫知识,完成区域内“抓培训,抓防疫”工作内容,农户普遍反映培训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难题。

3.2 完善制度,细化责任

基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不容有失,需要明确工作制度,完善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责任。工作人员应该做到“依章”“依法”,公平公正的开展疫病监测工作。动物疫病防治单位应该加强与上级单位联系,并联动村级防疫员做好防疫工作,明确疫病监测分工[3]。相关单位应该制定年度疾病监测工作任务表,定期检查完成进度,并将奖惩机制引入日常工作中,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任务落实度。

3.3 加大投入,提升素质

基层动物疫病防疫工作需要一定物质、技术以及人才支持。物质:积极申请动物疫病监测项目经费,取得当地政府支持,分批采购化验、检测设备。技术:对现有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培训,如动物疫情动态监测技术、诊疗基础、无害化处理技术、兽药使用技术等。基层工作单位可以与山西省农业大学进行技术项目合作,引入技术支持。人才:继续大力引进专业人才,鼓励现有工作人员在岗学习,并定期对村级防疫员进行技术培训,进而实现“引进人才,自培人才”,构建一支高水平疫病监测工作队伍,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4 结束语

动物疫病监测是疫病防疫工作开展的基础,确保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有的放矢,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动物疫病防治单位在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时,应该结合基层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取得当地群众支持,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宣传,提升民众意识,完善单位工作机制,引进技术与人才,构建高水平的动物疫病监测队伍。真正地做好动物疫病监測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权微微.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4):32-33.

[2]李德宝.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4):137-138.

[3]姜晓娟.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23):37,39.

作者简介:梁鹏达(1989-),汉族,山西岚县人,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兽医师。

猜你喜欢

预防控制风险评估
悬臂斗轮堆取料机的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控制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对策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不同血清学方法对调查现场包虫病患者血清的检测及评价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
铅锑冶炼污染场地周边土壤铅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管理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