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的重要性
2019-09-10李志洋
李志洋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时代发展方向也会朝着网络信息化发展,本人主要分析了图书资料网络化信息化的重要性,另外对其建设方面提出了科学可行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资料,信息化,重要性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带给人们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形式,另外还能够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要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合,就需要调整图书馆当前的管理模式,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调整当前人们的阅读习惯,使读书的形式更加便捷化发展,图书馆还应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来及时更新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如此菜可以使图书管理网络信息化的进程加快。
1 传统图书资料管理不足之处
过去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程序十分繁琐,且具有很大的管理工作量,一般可以划分为收藏和保管两个方面,以往图书管理不含有图书需求管理内容,此管理形式能够积极推动我国图书发展,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该管理模式的缺陷也逐渐明显,已经不能适应读者资料管理的要求,导致此情况出现关键是工作形式不先进且图书资料不完整以及管理模式繁琐并缺乏人才培养模式,这几个方面问题是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最常见的问题,读者服务的形式太过被动,读者更愿意主动的服务形式,另外传统管理模式还有较大的一个问题,体现在图书资料过于单一,不少资料已经很难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过去的管理形式在管理流程上也十分复杂,那么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对资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不但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另外还会浪费掉管理人员的时间,这种管理模式并不注重培养管理人才,使得我国不少地区的图书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从而阻碍了我国图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图书资料信息化目的
从当前来说,我国不少图书馆图书资料仍是以纸质的形式来进行储存的,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资料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那么储存空间也就越来越少,同时造成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更加繁琐。比如资料馆中的资料通常使用借阅的形式,而大量的纸质资料库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那么就需要有关人员注重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建设。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可以使管理工作效率明显地提升,给读者点来更加便捷的服务,不仅能够使读者对图书资料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改善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更高地传递知识。
3图书资料信息化重要性
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好信息化技术,按照目前社会发展趋势来优化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模式并调整管理模式,目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建设完整的网络信息化体系与建立平台,给读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同时要将图书采购工作落实到位,使图书种类增加,确保图书馆中图书资料的丰富性,在进行采购时,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降低采购经费的支出,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共享信息资源,使馆中特色文献建设提升,同时还能够使图书馆不拘泥于空间限制,使储藏空间扩大。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图书资料的数量以及种类,另外使图书馆检索的形式得以优化,使其能够在短时间中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资料。使读者的查阅效率得以提升,并提高读者满意度,时代发展离不开网络信息化技术,下面分析了其重要作用。
3.1指导生活
网络信息化图书资料使其不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不用出门就能够获取很多知识,便于读者随时掌握自己需求的知识,进而能够获取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更好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生活过程中把正确思想内容以及技术内容当做科学指导,网络信息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可以使读者对不同知识的需求更加方便的满足,图书资料信息化把各种地域、学科和国家文化知识聚集起来,让读者可以以全局的视角面对问题,多元化学科角度下展开创造性的思维发散,这种模式的节约形式对比传统形式来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时能够更快地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不仅使借阅程序得到简化,同时还是借阅效率得到提升,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与开发图书资源。
3.2图书资料管理效率提升
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能够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给读者带来更加便捷的图书资料检索服务,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使管理模式调整的重要表现。通过网络信息化图书馆,图书资料能够变成数字化数据资源来储存,使空间更多地节约了,网络信息化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人们的要求。
3.3节约时间
网络信息化图书资料能够使读者阅读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以往图书资料的节约应用人工的形式,难以避免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网络信息化能够更加快速地查询图书资料,进而最大化地利用知识。
4 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的措施
4.1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信息技术和图书资源更好结合的技术,对于数量不同、类型不同以及位置不同的图书资料按照对应管理制度展开科学有效的存储分类和管理,进而使读者感受到更加舒适、全面以及便捷的服务,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来共享信息资源。所以数字化图书资料馆的建设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使其阅读需求得以满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读者阅读的积极性。
4.2人性化管理模式
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来展开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先要使有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升。那么就需要将人性化管理制度更加清晰地设置。另外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图书资料和图书文献,从而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拓宽读者视野以及拓展其知识架构。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跟读者之间的交流,利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4.3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不少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及执行能力,但要更加有效地管理图书资料,这就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更高的标准。管理人员不但需要基本的管理能力,同时计算机操作能力也不可或缺,给更好的系统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清楚管理途径,另外还应对其展开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综合技能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顺应时代发展更新观念,聘请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人员来提升管理的综合素质。
4.4拓宽筹资途径
图书馆为非盈利属性,那么就需要将筹资途径进一步拓宽,使资金能够增加。对比发达国家,它们的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这也和经济实力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投入了非常多的硬件辅助。所以就需要我国图书馆拓宽投资路径,加强资金的投入例如,例如购入计算机网络设施等。另外还应加强软件的创新与开发工作。相关人员应重视图书馆发展,正确且整体地了解图书馆信息化的实际意义,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而推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5 结语
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那么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发展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要充分联系当前时代发展变化产生的需求以及在工作中结合具体问题,清楚网络信息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手段完善管理体系,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l]刘彦.当代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改变[J].神州,2012(36).
[2]李海东.试析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的重要性[J].才智,2017(14).
[3]徐钏.探讨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的重要意义[J].大科技,2017(18).
[4]谈雯琼.探讨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的重要性[J].卷宗,2017,7(1).
[5]李原文.试析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区,2017(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