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019-09-10何晓亮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小学措施

何晓亮

[摘  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各界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简单研究和分析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同时还要开展小组教学、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術教材有很多种,这些教材内容和难度都有所不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授教材上的内容,就有可能会导致有些学生学习的难度极大,甚至出现学不到知识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班级内的学生都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教师可以设置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可以先利用一些简单的知识来引导学生,之后再逐步深入。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稍有点难度的任务,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进而实现教学课堂的高效性。例如,教师在教学Word软件时,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学习:第一,修改Word文档中的字体、颜色和字号;第二,进行段落的编辑,调整行距和字间距;第三,编辑整篇文章,例如设置页眉、页脚、页码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任务,例如设计文章的目录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动手实践和操作,在讲解完知识点点,要带领学生实际操作,为学生制定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二、开展小组学习活动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这对于学生掌握和记忆信息技术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要保证每个小组内的成员水平层次不齐,既有学习较好的学生,也要有学生一般和较差的学生,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取其之长、去己之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上和课下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有关Excel的知识点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消化和理解知识,遇到问题时可以现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如果还是无法解决,就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在下课后,教师也要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例如,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编辑文档的任务,学生要将寒暑假发生的事情用文档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在返回学校后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在编辑的过程中,可以跟小组成员交流,获得更多的编辑灵感,有的学生就会在文档中加入出去游玩的照片。

三、利用游戏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入游戏,以此来增加课堂氛围的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有些知识点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勾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所学知识、练习所学技能。游戏能够勾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练习打字时,很多学生都觉得这一教学内容非常的无聊和枯燥,不仅没能完成任务,还养成了很多不规范的打字习惯,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会规范的打字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金山打字法”这一软件,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练习打字。经过长时间的游戏与学习,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键盘的键位,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和质量。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要想保证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重视教师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的提高。首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来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学习到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呢能力;其次,学校也格外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将考核的成绩与教师的评优相挂钩,以此来实现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师要足够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公开课的比赛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让教师发现自己缺点的同时,能够学习到他人的有点,从而弥补自己教学的缺陷,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五、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足够重视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利用评价体系来鼓励学生。在建立评价体系时,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加入到评价体系中,例如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学习的积极性、考试成绩、作业情况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进行作品创作,再由教师来进行作品的考核。在确定指标比例时,考试成绩需要占据较为重要的部分,其他内容也需要占有一定比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只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家长的评价,从多个角度和主体给学生一个公平的评价。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和学校都要足够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侯淑萍.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68.

[2]陈兰昕.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模式的落实策略[J].学周刊,2018(28):37-38.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小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