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林芳菲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林芳菲

[摘  要:小学阶段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之一,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数学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下文通过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进行分析,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策略,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作为主要学科,要更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之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就是思维的一种运用,数学对培养思维有很大作用,数学中的数字符号和公式较为抽象,将这些抽象的东西转换成易于看懂的形式表达出来,把抽象画为形象,就是数学思维的运用。数学中的公式与定律,促使学生进行逻辑推算,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和总结,把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小学学生思维和各方面都不够成熟,都在快速发育阶段,这使学生的精力难以全部集中到课堂上。小学学生的长处各有不同,也有各自的缺点,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能力进行教学,有利于帮助解决学生上课精力难以集中的问题。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思考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总结和研究,使学生能有较好的推导能力,解决自己的疑惑。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加深理解。在数学学习中利用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增强推导能力,促使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性。在遇到问题时,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思考,运用灵活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能力解决问题,有利于加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1.与图形相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联结在一起,使知识点更加直观,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方便理解记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培养逻辑能力。在讲解数学题时,把问题图形化,借助图形来表达题目,多运用较为直观的图形、图片,把具体和抽象有机结合,提升思维能力。在图形表述后,可以把图形与问题数量对应起来,促进学生对数量和空间图形之间的结合,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思维水平。

如果只是单纯的数字记忆,会比较枯燥乏味,使公式难以理解,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死记硬背不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图形的机械记忆,会使学生的记忆区容易发生混乱,难以灵活地解决问题。而通过画图求解,图形记忆和图形对应数量等方法来帮助解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当题目出现变化时,学生可以较好地进行解决。与图形相结合的数学公式、问题会变得生动形象,平易近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联系生活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数学理论知识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数学和平时生活联结起来。教师在講题时,可以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结合起来,使数学题变得具有生活气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作用,积极思考。教师可以提出生活中困惑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更灵活的使用所学知识,加深掌握,提高逻辑思维水平,锻炼数学敏感性,增强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小学数学教学不要仅局限在课本中,课本中的知识,学生没有真实接触,很难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带一些几何体到课堂中来,让学生通过观摩几何体外形,来理解几何体的具体构造。通过可拼接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自己进行几何体的搭建,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促进对图形知识的深入理解。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线性和非线性思维能力。在完整的实践过程中,促进逻辑能力的训练,综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符合学生的特点

从人的个性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各不相同,想要较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的修改教学方案,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教师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在提示之下逐步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

在学生的解题思路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忙于纠正,要对学生积极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自己回到正确的思维道路上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教师的讲解需要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性,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不能仅局限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还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共同进步,使自身思维始终保持活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好地教书育人。

四、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只有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促进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取得较好成绩。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把数学题和图形进行结合,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本身的特点,从而提高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久丽.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8(73):70.

[2]韦洪军.浅析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14):197.

[3]黄茗琦.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8(05):139.

[4]韩绪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12):175.

[5]潘桂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81):7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