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训练在游泳运动员耐力提升中的应用
2019-09-10刘娟
刘娟
摘 要:间歇训练属于游泳训练中的一种,能够有效改善训练效果,切实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通过间歇训练能够改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并且有效改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专项技术。在游泳运动中应用间歇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耐力,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研讨间歇训练对于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间歇训练;游泳运动员;耐力提升
引言
游泳训练必须要接受科学训练,有助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项目技术,这也是提高游泳整体水平的重要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游泳训练过程中,由于受到众多条件的限制,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并不科学。所以提高游泳训练水平,有效完善训练方法是培养游泳运动员几代探究的重点问题,通过选用间歇训练方法,有助于控制训练量,切实调整训练时间,增强运动员的无氧糖酵解功能系统的功能效果。
一、间歇训练对于游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
游泳运动员必须要接受科学合理的训练,通过间歇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间歇训练能够有效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加有效的运动技能,并且提高身体素质。
(一)对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的影响
近几年游泳运动训练科学化逐步加深,运动员可以采用各类方法对身体机能进行科学训练,经过相关调查显示间歇训练能够对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以及运动心率、血尿素和血睾素等各类产生影响。例如在间歇训练条件下,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受到压力以及水的阻力、福利等众多影响,明显提高了呼吸机的运动能力,并且增强了呼吸功能。通过间歇性训练,显著提高了运动员的肺活量,并且能够使运动员的冠状动脉血管变粗,切实增加血管壁的弹性,确保心脏更加健康。在一般情况下,运动员体内的肌酸肌酶含量较低,通过高强度的训练便会产生大量的肌酸激酶,有助于增强运动员肌肉细胞膜的通透性也能够破坏肌肉细胞核,通过血清计算机酶含量能够分析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骨骼肌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在运动之后明显增高了血清肌酸肌酶浓度,分析其他的体育项目而言游游泳运动中时间对于血清肌酶浓度产生的影响明显低于运动强度,所以通过这些训练方法能够引导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恢复血清肌酸激酶浓度。血尿素与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血尿素能够反映出运动员对于运动负荷的生化指标,在大量的训练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够有效提高,例如优秀的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血尿素的恢复速度相对较快,在相同的复合情况下,如果运动员的血尿素含量减少,恢复速度较快,则能够分析判断出运动员能够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所以必须要结合游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针对性的采用间歇训练方法。
(二)对游泳运动员专项技术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能够确保游泳运动员创造优异的成绩,科学的训练方式与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无论是采用间歇训练方法还是传统的训练方式,都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应用这些训练方法,相比较传统的训练方式而言,能够明显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是运动员专项技术的重要基础,所以通过间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专项技术。
(三)对运动员专项技术产生的影响
技术对于游泳运动员而言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游泳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项目比赛也更为激烈,所以必须要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才能够创造优异的成绩。间歇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并且增强有氧耐力,显著提高运动成绩。
二、游泳间歇训练在游泳运动员耐力提升中的具体应用
(一)间歇训练在游泳运动员耐力提升中的作用
游泳运动是较为复杂的运动训练的设计与安排应当具有灵动性,但是在传统的游泳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较少选用间歇训练方法,所以游泳训练效果差强人意。相比较间歇训练的运动员而言,传统游泳训练的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成绩相对较差,通过传统的训练方法以及间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通过间歇训练有效改善运动员的呼吸功能以及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能够为能量提供氧气,并且确保机体在高强度的运动下有充足的能量,所以呼吸系统是当前游泳系统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根据实验探究表明,相比较传统的训练法,间歇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的呼吸系统。
肺活量是运动员进行吸气呼气的气体,如果运动员的换气时间较短,则表明肺活量相对较大,游泳时间便会越长,速度也会更快。在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率会明显提高,通过间歇性训练有助于降低运动员的高强度运动心率,能够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时发挥正常能力。间歇训练有效改善运动员的生化指标,通过生化指标反映出运动员在训练之后的训练效果,根据训练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对比,能够发现间歇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的整体素质。间歇训练能够改善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所以决定着运动员是否能够获取优异的成绩,在间歇训练过程中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以及力量,切实增强运动爆发力,例如在短距离的比赛中能够提高爆发力,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游泳运动员在间歇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游泳训练过程中应用间歇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从而确保运动员在无氧功能的条件下增强游泳技术的稳定性。在游泳间歇训练过程中,应当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以及身体素质为主制定可行性且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正确认识到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形式以及调整适应能力,确保训练讯使多样性与趣味性并且科学合理的搭配。在训练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生理化指标,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负荷,从而帮助运动员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间歇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以在高校游泳运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拓展和延伸。在游泳运动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运动员的生理指标以及运动素质,有针对性的调整间歇训练计划,科学合理的进行引导和帮助,使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从而切实改善训练效果。在此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用间歇训练方法,能够帮助运动员取得优秀的成绩,使运动员积极主动的进行练习。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间歇训练是极为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但是间歇训练方法过程十分严格,在设计训练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效控制训练时间,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切实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与质量。间歇训练较为复杂,在日后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深入探讨,并且要加强在全国高校的应用与推广力度,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游泳技能。
参考文献:
[1]杨炜.间歇训练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4):115-116.
[2]文锦绣,刘绍武,赵歌,蔡卿.我国高水平游泳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质疑——“超负荷”与“低负荷”训练的对立与结合[J].运动,2018(03):18-20.
[3]杨日旭.间歇训练对提高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6(12):156-157.
[4]林瑶瑶.间歇训练在游泳运动员耐力提升中的應用[J].耐力运动技巧,2017(08):141-142.